(二)建立、巩固和发展基层民主政权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429
颗粒名称: (二)建立、巩固和发展基层民主政权
分类号: D033
页数: 4
页码: 173-176
摘要: 本段介绍了基层政权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都要通过它贯彻到群众中去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基层政权的建立、巩同,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而且关系到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
关键词: 兰州 政治 制度

内容

基层政权是党和国家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的法律、法令,都要通过它贯彻到群众中去变为群众的自觉行动。基层政权的建立、巩同,不仅关系到国家政权的巩固,而且关系到人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兰州市接管政权工作基本结束后,在充分发动群众的基础上,按照党的政策和群众的要求,彻底推翻了压在人民头上的保甲制度,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建立了基层民主政权工作。
  摧毁保甲制度,建立基层民主政权是同时进行的。在撤换保甲长的同时,即选派街、乡长和组长、村长。过去不论城乡,一律实行保甲制。建立人民民主政权时,在城关区将原保改为街,设街政府、选配街长、副街长和文书,下设若干行政组,组设组长,副组长,—般是改甲为组,有的打乱原来的甲,按30户左右编一个组。在农村或农民较多的郊区,则改保为乡,设乡政府,选配乡长、副乡长和文书,将甲改为村,村设村长、副村长。街乡政权建立后,全市9个区共辖53个街政府,685个行政组;28个乡政府238个行政村。
  街乡干部,有的是选举产生的有的是委派的。街乡干部的选举,首先由居民院落推选代表,然后从院代表或村代表中选举组长,再从组长中选举街长、副街长,乡长、副乡长。在民族杂居的街乡、正副街长、乡长中有一个是汉族,有一个是少数民族,票数多的为正,票数少的为副。选不出合适的街乡长时,则由区公署委派,文书均由区公署选派。
  担任街长、乡长的条件,市委、市政府有明确的规定,要求政治上可靠,思想进步,作风正派,工作积极负责,能为大家办事,群众拥护。街乡干部的来源有三:一是群众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符合规定的条件,经群众选举产生的,这是当时选派干部的主要来源;二是从1949年11月起,市委举办了两期培训班,吸收了 100余名青年学生和积极分子,经过每期一个月的训练,大部分分配到街乡政府工作;三是一部分地下党员和其他先进分子被分配到街乡政权中。在建立街乡政权的同时,还相应地建立了妇女、青年、治安、民兵、农会等组织,各种组织密切配合,使基层政权得到了健康地发展。整个建政的过程,也是对广大群众进行民主政治教育的过程。
  经过严格挑选和培训出的街乡干部,多数是好的,工作积极肯干,思想进步,作风正派,能联系群众,但政策水平一般不高,工作方法简单粗暴,有少数干部沾染了旧保甲人员的不良习气,甚至打骂、欺压群众,极个别干部对我民主政权能否巩固持怀疑态度,抽签算卦,问卜吉凶。同时,有的积极肯干,争取党和政府的信任;有的摇摇摆摆,脚踩两只船;有的则躺倒不干,等待“变天”。针对这种情况,各区都把干部的学习和培训问题放在极其重要的位置。
  在接管、建政过程中,对新老干部的学习都抓得很紧。区级机关坚持每天两小时的学习制度,主要学习(共同纲领〉、《论群众运动》、《论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人民服务》、《反对自由主义》、《群众路线》、《在中国共产党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报告》、《论人民民主专政》以及时事政策等内容。对街乡干部每月集中三、四次进行形势和方针政策以及工作方法的教育。采取领导宣讲,辅导与阅读文件,总结工作、进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通过学习和检査总结工作,提高了干部政策水平,改进了工作作风,密切了党和群众的联系,对搞好工作,巩固和发展民主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通过学习教育,大批新干部参加了基层民主政权工作,这是一件大好事,但也带来了不少新问题。区委和区公署的领导采取既善于使用他们,发挥其工作积极性,又关心爱护他们,帮助解决实际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组织学习了毛泽东的(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和《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等文章,并学习了《干部政策》一书。通过指导、提高和检査新干部的工作,帮助犯错误的干部改正错误,照顾他们的困难,使干部的思想认识有了提高。随军来兰的干部都实行供给制,除公家管吃管住外,别无他物,顾不上家庭老小的温饱饥寒,街乡干部则不然,他们要靠劳动养活一家老小,要他们脱产参加街乡工作,不解决待遇问题是不行的。当时,省、市政府对街乡干部的待遇问题没有明确规定解决的办法,给工作也带来一定困难。各区多次提出解决街乡干部待遇的意见和办法,得到了市委和政府的重视,并逐步妥善解决。同时,也允许他们公私兼顾,在工作之余,搞一些私人活计。
  1952年8月,市政府呈报省政府,经邓宝珊主席和王世泰、张德生、马鸿宾副主席批准,兰州市各区公署改为区政府,成为一级政权,改街政府为街公所,为区政府的派出机关。同时决定每区抽调民政干部一人,组成工作组,在市民政局的领导下,以二区为试点,国庆节前召开了二区各界人民代表会议,成立了区政协委员会。通过试点,总结了经验,训练了干部。1952年冬,各区参照二区的经验,先后召开了人民代表会议并成立了区政协委员会。
  1952年底,全国政协常委邵力子率领十几位政协委员,来兰州视察民主建政情况,听取了一区区委书记、政协主席李福茂的汇报,得到了邵力子等全国政协领导的充分肯定。1952年8月,在二区九街试办建立居民委员会制度,这是一个民族杂居和工商农杂居街道,情况比较复杂。首先组织干部学习有关民主政权建设的文件,进行讨论,制定计划然后进行广泛深入宣传,经过半月多时间,按照9街自然环境,结合实际情况,将14个行政组划分为23个居民组,30至60户为一组,每组选出居民代表1人,在居民代表大会上选举产生由10人组成的居民委员会,下设调解、治安、文教、卫生、优抚、生产救济等专门工作委员会,并将妇女、青年工作委员会也统一在居民委员会配合工作。各委员会由选举、邀请方式,产生委员7至20人。建立居民委员会的好处,当时总结了三条:一是扩大了民主范围,加强了政府和群众的联系;二是在统一领导下居民委员分工负责,克服了街公所与群众团体步调不一致的现象;三是避免了不脱产干部与积极分子兼职过多,不愿作街乡工作的现象。这个试点,陆续在各区推广,并在实践中不断改进和完善。
  兰州市人民政府根据试点经验,于1955年6月发出通知,要求在各区建立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1955年底胜利完成了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的组建工作,兰州市的基层民主政权建设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