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对工业企业的接管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420
颗粒名称: (六)对工业企业的接管
分类号: D630.1
页数: 3
页码: 158-160
摘要: 本段介绍了对工业企业的接管。
关键词: 兰州 机构 工作

内容

被接管单位及简况
  1949年8月10日,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企业处即起草了
  〈关于接管兰州市郊单位及拟派代表意见书>。到8月28日上午,
  先后派出17名军代表接管了兰州电厂、甘肃化工材料厂、雍兴公
  司兰州毛纺织厂、甘肃煤矿厂、甘肃机器厂、西北毛纺织厂、西北面
  粉厂、制革厂、雍兴公司兰州面粉厂、地质调査所、兰州工业试验所
  (附属有酿造部、实验工厂等)、石油公司营运处(附有修造厂、兰州
  总厂、油料库等)、石油公司探勘处、兰州自来水工程处、甘肃水泥
  公司,共到职2300余人。随后接管了永登县窑街镇胜利煤厂(6
  个煤洞)、胜利铁厂、天水调兰的水力发电工程勘测处西北分处。
  这些工业企业中西北面粉厂、西北毛纺织厂系公私合营企业,
  按照我党制定的没收官僚资本,保护民族工商业的政策,宣布接管
  两厂的官股部分,私股仍归个人所有。兰州地方工业除上述派驻
  军代表接管外,还有一批私人厂、社企业,计:面粉厂14家,128
  人;毛纺厂43家,846人;肥皂厂14家,73人;火柴厂3家,10人;
  机器厂31家,161人;印刷厂38家,93人;制革厂9家,50人;共
  160 家,1383 人。
  全市有牛奶生产合作社、织染合作社、纺织生产合作社、毛编
  生产合作社、食品社、化工社、牙刷社、机器社等各种类型的生产合
  作社数十家。
  这些生产合作社中,规模最大的甘宁青邮政局职工消费合作
  社有531人,中等的100人左右,多数在22人以下,7人以上。其
  特点是人员少,资金小,产品单一,仅能维持产销,有的甚至赔累颇
  巨,艰难维持生计,濒临破产。例如中正路牛奶生产合作社,系
  1934年3月创办,有社员21人,股金约折合小麦100石,设备有
  分离机7部,奶瓶200只,月产成品牛奶3000斤,黄油无定数。因
  金融不稳,资金短缺,业务疲滞,饮户减少,亏损严重,生计颇难维
  持。
  在接管工业企业中,除甘肃机器厂的机器被军阀马步芳派人
  拉运到西宁,至9月份运回兰州(11月复工)西北毛纺织厂的机器
  被马步芳军队拆卸装箱,解放后重新安装,至9月15日复工外,其
  它厂所、处均于8月底相继复工。
  在派驻军代表的工业企业中,工人们积极热情地参加工厂的
  恢复和机器的修理工作,学唱新歌、扭秧歌,张贴领袖画像,学习新
  知识,表现出一番生机盎然新气象。各厂先后召开了全体职工大
  会,成立了工人代表会或复工委员会,造具移交清册,进行资财移
  交,共接收汽油60万加仑、煤油6.5万加仑,各种机油、黄油1.2
  万加仑、汽车30辆、汽车零件2库、轮胎百副,小麦160万斤、羊毛
  10万公斤、毛呢4000匹、银元1.5万枚、黄金60两、小马达百部、
  毛呢机11部、小锅炉10余个、车床40部、纱锭2200个,织机32
  台,以及仪器、图表、文档、书籍等。
  在移交资财过程中,曾出现制革厂经理未报库存的数百张羊
  皮,十里店修理厂厂长未报所存步枪。西北面粉厂经理少报库存
  小麦,隐瞒了马步芳军队拨的小麦数十万斤,银元6千枚,黄金百
  两的问题。其它各厂则移交顺利,帐物相符。
  兰州工业基础薄弱,设备简陋,资金缺乏,经营管理落后。根
  据解放初期财政暂时困难的现实,各厂基础条件和社会需求情况,
  兰州市军管会企业处对兰州地方工业生产,在一个阶段内采取不
  同的方针。对西北毛纺织厂、兰州面粉厂、西北面粉厂、化工材料
  厂、甘肃机器厂和甘肃水泥公司,采取以厂养厂,维持现状,恢复生
  产的方针。通过整顿生产组织,实行民主管理,建立成本核算制
  度,逐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打开销路,满足市场需求。
  对有些厂矿企业采取了重点投资,扶持发展的方针。兰州电
  厂有电机4台,日发电650千瓦,仅能供兰州35%的电力,且设备
  陈旧,成本过高,远远不能适应新兴城市的发展需要。解放初,安
  装了 1000千瓦电机1台(1950年4月供电),并先后投资3.82亿
  元建造了机房和水池。兰州的造纸业极不发达,新闻纸多仰给于
  西安、天津。解放初期,新建新式造纸厂一座,1950年投产,日产
  新闻纸15-25令。此外投资2.1亿元扩建了阿干山寨煤矿。扩
  大了生产能力。

知识出处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

兰州解放五十年来,全市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励精图治、艰苦创业,在国民党马家军留下的废墟上, 使兰州由一个经济凋敝、文化落后、交通闭塞、城市面貌破败不堪的烂摊子变成了以石油化工、机械、冶金为支柱,电力、煤炭、建材、电子、轻纺等行业相配套的黄河上游新兴的工业科学文化城市。陇海、兰新等四大铁路干线交汇兰州,西兰、兰新等八条公路干线辐射全国,短波、 微波、光缆等多种通讯手段与世界沟通,兰州成为西北重要的交通通讯枢纽;农业生产条件不断改善,产量逐年增长,一大批名贵土特产享誉海内外;商贸中心建设初见成效,商业大厦及经营网点遍布城乡,市场一派繁荣;科技、 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城市建设日新月异,“丝路明珠”放射出耀人的光彩。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