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写在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40年之后的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308
颗粒名称: 第八章 写在生产建设兵团屯垦戍边40年之后的话
分类号: F329
页数: 10
页码: 523-532
摘要: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屯田是千古之策”,对祖国西陲的新疆来说,这句话更是至理名言。
关键词: 新疆 建设兵团 管理

内容

明代思想家李贽说:“屯田是千古之策”,对祖国西陲的新疆来说,这句话更是至理名言。
  自从公元前60年,西域纳入祖国版图以来,西域的稳定与否,关系着祖国的安危。清代名将左宗棠在论述新疆的战略地位时写道:“盖新疆本秦陇之屏障,燕晋之藩篱,亟宜经营。”他又追溯历史的教训:“汉唐之盛,奄有西北。及其衰也,先捐西北,以保东南。国势浸弱,以底灭亡。”(《左文襄公全集•书牍》20卷)在经营西域中,“屯垦戍边”占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它在边疆稳定、祖国统一、西域开发、丝绸之路畅通、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流中,立下了不朽的功绩,作出了历史的贡献。但历代屯田的命运,并不能令人满意。
  历代屯田沿着一个“兴起——繁荣——忽视——消灭”,“一代而终”的“怪圈”运行着。汉代如此、唐代如此、清代也没逃出这个规律。这里除有中原动乱,政权更迭,强敌入侵等等因素外,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当权者只在西域局势动荡时,才兴屯田,选派干练的官员,经营西域,并从各方面支持它;但一旦边境安定时,就视屯田为多余的东西而轻视它,多方限制、裁撤,以致废弃。这就是历代屯田的悲剧所在。
  有一种论点认为,屯垦戍边得不偿失。东汉陈忠在他的《请于敦煌置校尉疏》中,非常全面地权衡了经营西域的利弊。他说:“当斯之役(指汉武帝经营西域之举),黔首陨于狼望之北,财币糜于庐山之壑,府库殚竭,抒柚空虚,算至舟车,赀及六畜,夫其不怀,虑久故也。”从中对那种片面近视的论点,进行了深刻的批评。如此说来,我们只有从维护祖国统一、边疆长治久安以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高度,才能理解经营西域、屯垦戍边的战略价值。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的就是由于历代屯田存在着统治与被统治、压迫与被压迫的对立关系,因而,劳动者的积极性不高,大大影响了“屯垦戍边”作用的发挥。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宣告成立,新疆和平解放。党中央、毛泽东主席认真分析了新疆的形势,借鉴历代西域屯垦戍边的经验教训,毅然决定:驻疆人民解放军中的10. 5万名官兵,集体就地转业,在新疆肩负起屯垦戍边的使命。经过40年的艰苦奋斗,其规模和成就,远胜于汉、唐、清几代。现有人口 216万,军垦战士 90余万,相当于汉代屯田2万人的45倍;现有耕地1 400万亩,相当于唐代屯田56屯共28万亩的50倍。1988年产粮13.13亿公斤,相当于清代军屯收粮14. 3万余石(以每石200公斤计,合2 860万公斤)的46倍。还产棉花10 690万公斤,工业产值28. 59亿元,这都是汉、唐、清朝根本无法相比的。
  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在取得政权以后,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按照总的计划开垦荒地和改良土壤”《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272页)。“成立产业军,特别是农业方面的产业军(《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222页)。“用最新的科学方法经营农业”(《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198页)。中国人民解放军进疆后,立即把马克思这一光辉思想付诸实践。命令第一兵团二、六军大部,二十二兵团全部,五军(民族军)大部,集体转业,成立生产建设兵团。组成举世无双的农业产业大军,肩负起征服荒漠、开发建设新疆、保卫边疆的历史重任。
  40年的实践证明:这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决策,是一个成功的经验,是一个伟大的创举。首先,这支产业大军,以其组织优势,征服荒漠,造福人民。
  在新疆,千百年来,黑风黄沙,肆虐成灾,淹没了良田万顷,吞噬了许多城镇,沙进人退,多少人携儿带女,逃往他方。
  这一支昔日驰骋疆场的英雄部队,组建成建设祖国边疆的产业大军,决心征服亘古荒原,造福人民。在戈壁滩上盖花园。
  兵团人改造大漠,历尽艰险。在万古荒原中,气候恶劣,条件异常困难。夏季酷热,有些地方气温竟高达40℃以上;冬季严寒,有时气温竟降到零下40多度。狂风沙暴,不时袭击,昼夜温差大,气候变化剧烈。特别是干旱缺水,降水量极少,蒸发量却很大,是典型的大陆性干旱气候。部队在这里生产,没有房屋,没有商店,没有学校,没有医院。听不到鸡犬之声,看不到过往商客。一切都要靠战士们用双手去创造,去建设。没有一支素质好、组织严密、纪律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部队,要想改造大漠,显然是不可能的。
  改造荒漠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必须统一规划,综合治理。
  据此:先后以九个师并三个农场管理局的力量,进驻塔克拉玛干和古尔班通古特荒漠深处,开荒造田,兴办农牧场。新疆是灌溉农业,没有水就没有农业、没有绿洲。于是又组织两个工程师的部队,先后修渠6. 4万公里,筑库93座,将天山和昆仑山的雪水,引进遥远的戈壁,灌溉田畴。大漠无路,派部队建桥修路1. 8万余公里,将农场、连队与城镇连接起来。还有一个建筑工程师的部队,建筑工厂、学校、医院和住宅。第三支队伍是选派17. 3万名干部、职工,兴办工矿企业1 306个。其中轻工业712个,重工业594个。第四支队伍是搞交通运输,将生产生活资料运进来,将产品运出去。现有汽车1. 5万余辆,职工3万余人。第五支队伍是派2万余名干部职工兴办商业。现有商业机构2 899个,遍布天山南北。1988年社会商品零售总额达18. 44亿元。第六支队伍是办教育,现有高等院校12所,中等专业学校37所,普通中学585所,小学1 181所,共有学生59. 5万名,教职员工51 432人。其中教师3. 6万人。第七支队伍进行科学技术研究,拥有科研机构103个,科技人员88 904人。第八支队伍举办卫生医疗事业,现有卫生机构653个,其中医院220个,病床2万余张,卫生人员2. 7万余名。还有大批文化工作者和机关工作者以及后勤服务人员。这九支队伍分工负责,互相协作,令行禁止,准时完成任务。很难设想:不采用生产兵团这种形式,能组织出如此规模宏大的队伍,从事全方位的改造荒漠斗争。
  这是兵团的优势之一,是任何小农经济所无法比拟的。
  兵团经济的特点是开发性的绿洲经济,在荒漠上建立起新的生态系统。新疆解放初期,农业基础薄弱,原始植被、荒漠戈壁覆盖着广大区域。兵团人根据生态平衡的自然规律,对每个垦区的总体布局,提出最佳方案。在天山南北的亘古荒原上,开发出片片新的绿洲,在农场形成“田连阡陌,渠道纵横,屋宇星罗,绿树成荫”的新绿洲。一个大的灌区则是由众多农场联结在一起的较大的绿洲,形成了一个个系统的绿洲生态经济网络,有效地改造了小气候。如石河子垦区,原只有一二十户居民的荒凉小村。经过综合治理,使东、西八条河流,三条泉沟,数百万亩土地,形成了一个灌溉系统,组成了巨大的农场群。经过长期生产经营和植树造林,使自然气候有了明显的改善。据该垦区莫索湾灌区资料:1969年至1973年各气候要素平均值与开荒最初五年(1959 —1963年)对比,每年夏季平均气温降低1℃降水量增加28毫米,蒸发量减少268毫米,八级以上大风日数由9.3日减为1.25日,平均风速每秒2.9.米降为1.85米,从而形成了大面积的良性生态环境。
  兵团全方位改造大漠是举世瞩目的。这不仅有经济意义,而且有科学意义。它开始了人类有组织地向荒漠进军,征服自然的新的征程。联合国造林治沙专家到一五〇团考察后称赞说:“你们遵循自然规律,促进生态良性循环的路子是对的,值得在沙漠地区推广。”第二,以其科学技术优势,高速发展生产,为祖国创造巨大财富。
  兵团人艰苦创业,自立更生,用“滚雪球”的办法发展生产。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现在已发展成一个党、政、军一体,农、工、商综合经营,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的大型社会主义联合体了。它已成为新疆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发展速度是很快的,从1954年到1986年的32年中,工农业总产值(按1980年可比价格计算)平均每年递增率全自治区为7.5%(含兵团在内),兵团为11. 65%。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率全自治区为5. 6%,兵团为11.6%。1988年兵团的工农业总产值达到53. 33亿元,较1950年增长248. 3倍。其中,农业产值增长107. 2倍,粮食产量增长39倍,棉花增长281. 5倍,油料增长47. 6倍。甜菜1950年很少,1988年达到51. 49万吨,牲畜增长17. 5倍,造林面积增长1 189倍,肉类、水果、水产品也都是数十倍地增加着。工业生产更是突飞猛进地发展着^ 1988年工业产值28. 6亿元,比1952年增长22. 8倍。
  其中轻工业增长114倍。要不是十年“文化革命”的干扰和破坏,兵团的发展速度还会更快。
  到1988年止,兵团累计向国家上缴粮食435.7万吨,棉花98. 3万吨,油料54万吨,机制糖71万吨,肉食14. 5万吨。上缴国家税利24. 35亿元。兵团生产的发展,为新疆粮食自给,变调进粮为调出粮,作出了贡献,对新疆的经济繁荣发挥了重要作用。
  生产发展这样快,除军垦战士忘我劳动,以主人翁姿态进行生产建设外,主要是发挥了技术优势。兵团干部职工文化技术素质较好,有实践经验,特别是有较雄厚的科学技术力量。每万人拥有科学技术人员515名(全国75人,自治区118人),相当于全国的6. 9倍,自治区的4. 3倍,这是兵团高速发展的关键所在。
  兵团有农垦科学院,各师、团有农科所(站),连队有科技示范户,形成了科研推广体系。由于先进的农业技术在农业生产上的普遍推广,单位面积产量大幅度提高。1990年农一师良种场14.94亩长绒棉,经中国棉花学会专家鉴定验收,单产皮棉149. 77公斤,农三师四十五团十五连女工张斗兰承包的21. 33亩陆地棉,经鉴定验收,皮棉亩产198. 2公斤(实收200. 9公斤),分别创全国长绒棉和陆地棉最高纪录。农七师一三一团1 103. 7亩玉米,经中国农科院玉米专家鉴定验收,单产1 031. 82公斤,农五师八十七团503亩玉米,经鉴定单产达1 065公斤,创玉米单产新纪录。1990年兵团人均生产粮食732公斤,与全国各省市比较,仅次于吉林省。人均产棉花91公斤,居全国各省之冠。
  第三,劳武结合、亦农亦兵。这是一支永不转业的战斗队。是一支不断壮大的保卫祖国边疆的力量。
  新疆是祖国的西大门,边境线长,情况复杂多变。为防止外敌入侵,有着极其重要的战备防边任务。但新疆地广人稀,远居塞外,仅有一条铁路,交通不便。在平时,大批部队驻疆,国防耗费太重。
  但如果部队少了,一旦有事,鞭长莫及。党中央、毛主席决策,中国人民解放军的11个师,集体就地转业,劳武结合,屯垦戍边。这既可减轻各族人民的负担,又可协助中国人解放军履行保卫祖国边疆的神圣职责。
  生产建设兵团在中印自卫反击战和抗击霸权主义蚕食和颠覆的斗争中都做出了重要的贡献。特别是“伊塔事件”发生后,大批人员外逃,兵团奉命进行“三代”(代耕、代牧、代管)工作。随后根据中央和自治区的决定,在漫长的边境线上,组建了数十个边境农场。
  有效地制止了外国对我国领土的蚕食,形成了巩固的边防屏障,忠实地守卫着祖国的西大门。
  兵团保持了解放军的组织形式,在生产建设中不断发展壮大。
  它不受物资供应、编制等的限制,生产越发展,队伍就越扩大,保卫祖国的武装力量也自然会壮大。现已拥有90万名军垦战士,这是一支不穿军装、不拿军饷、永不转业的战斗队。
  第四,数十年如一日,全心全意为各族人民服务。新疆是多民族地区,认真执行党的民族政策,增强民族团结,是新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
  兵团遵照毛泽东主席的教导,40年如一日,始终不渝,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生产一年比一年发展,经济一年比一年繁荣,是新疆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兵团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兵团大力发展生产建设事业,从而加速新疆经济的繁荣,造福新疆各族人民。1988年兵团的经济在自治区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是社会总产值的23%。其中农业产值占27%,粮食占21. 66%,棉花占38. 44%,甜菜占46. 75%;工业产值占20.5%,水泥占28. 24%,棉纱占36%,棉布占31. 69%,呢绒占27%,毛线占59%,机制纸及纸板占36. 68%,糖占57.38%。兵团的文化教育、科技、卫生、体育事业也都有很大发展。兵团的粮、棉、糖及许多重要产品都交给了自治区。
  很明显,这样一支强大的经济文化力量,对自治区的经济繁荣将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它们无疑都是直接或间接为各族人民的根本利益服务的。
  兵团承担了自治区经济建设中不少重大的工程和艰巨任务。
  如修筑翻越天山冰达坂的乌库公路、兰新铁路、北疆铁路;建设克拉玛依矿区、独山子矿区及一些重要工矿企业的建筑等。只要新疆生产建设需要,兵团从不讲条件,不畏艰险,指向哪里,打向哪里,被新疆各族人民誉为生产建设战线上的突击队。
  兵团以社会主义大农业为榜样,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在新疆起着示范作用。50年代天山北麓玛纳斯河流域2万亩棉花丰收;60年代兵团农场取得了好条田、好道路、好渠道、好林带、好居民点的“五好”建设经验;70年代的军垦细毛羊及80年代的地膜栽培等,都在新疆的农牧业发展上,起了良好的推动作用。还有不少先进技术的推广,都受到了各族人民的欢迎。
  不仅如此,兵团还从人力、物力、财力、机力以及医疗卫生等方面支援各族人民,为新疆各族人民大办好事。先后为群众规划土地2 643万亩,修渠1万多公里,治病600多万人次。从1983年到1988年,兵团在财务紧张的情况下,仍支援地方9 000余万元。
  改革开放后,正兴起联营共建活动,以携手共进,互相帮助,共同发展。
  第五,以爱国主义精神,造就出一支热爱祖国边疆,艰苦创业,无私奉献的集体。
  生产建设兵团保持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组织形式,继承了解放军的光荣传统和作风,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严密的组织性纪律性。
  随着屯垦戍边事业的不断发展,兵团的队伍迅速壮大。在祖国“有志青年到边疆去”的号召下,大批优秀青年、知识分子、转业战士,陆续加入到西部屯垦戍边的大军中来。他们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五湖四海,各行各业。他们中有的是个体农民(现在已成为组织性、纪律性较强的现代化农业工人),有的是在校学生,父母身边的娇子(现在已是久经锤炼的西部拓荒者)。尽管他们生活各异,思想千差万别,只要进了这个革命大熔炉,经过强有力的思想教育工作、革命传统和作风的熏陶,在老军垦的传帮带之下,在改造荒漠、屯垦戍边的实践中,逐渐都被熔炼成为忠于祖国,热爱边疆,以苦为荣,无私奉献的军垦战士。
  兵团在继承解放军光荣传统的基础上,在长期斗争中,逐渐形成了兵团人的精神和风格。这就是:“坚持和发扬社会主义爱国主义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屯垦戍边,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开拓进取。”在这一精神的哺育下,新的一代在成长。他们继承父辈的事业,肩负起历史重任,在祖国西陲,辛勤劳动,战胜了一个个困难,开拓前进,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青春。
  兵团所从事的事业是改造荒漠、披荆斩棘的事业。军垦战士要在戈壁、荒原、高山、峡谷中白手起家,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建造一个个农场、工厂和新的城镇。这就必然要克服种种难以想象的困难,付出巨大的劳动。垦荒初期没房子住、没钱花、饿肚子是家常便饭,这就要求人们用战斗的姿态去克服困难。这种客观环境,养成了兵团人艰苦奋斗的高尚品质。
  兵团还为国家改造了 15万名犯罪分子,使之成为自食其力的新人。
  生产建设兵团的历史,是一部向瀚海进军,征服万古荒原的英雄史;是一部自力更生,披荆斩棘的艰苦创业史;是一部百万军垦战士数代人,无私奉献给祖国边疆的爱国主义诗史。兵团人确实可敬可爱。这一支队伍,在过去,为了全中国人民的利益,出入于枪林弹雨之中,前仆后继,视死如归。
  转业后,为了建设新中国,造福子孙,奋战在荒漠戈壁深处,数十年如一日,艰苦创业,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一生。
  这一爱国主义精神,将造就出热爱祖国边疆、无私奉献的集体。这一高尚情操,必将代代相传。
  从研究新疆屯垦历史中,可以得知:2000多年前,西域就纳入伟大祖国的版图,这是第一个结论;各族人民团结互助,共同开发建设和保卫了新疆,这是第二个结论;兴屯垦,边疆宁,丝绸之路畅通;屯垦废,西域乱,丝路阻绝。屯垦戍边是新疆这个特定地区的客观需要,屯垦戍边与西域共兴衰,这是第三个结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部队集体转业用生产建设兵团的形式组成产业大军,保持解放军的组织形式,肩负起屯垦戍边的历史使命,这是一个伟大的创举,是一个成功的经验,这是第四个结论。
  王恩茂同志讲过,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经济建设的重要力量、安定团结的重要力量、维护祖国统一和领土完整的重要力量、增强民族团结的重要力量。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真理将会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伟大祖国的历史上,这一大批平凡而伟大的无私奉献者应当而且已经得到评价。但事情并不总是那么尽如人意,有的同志特别是兵团年轻一代,对在新疆屯垦戍边的意义及兵团的战略地位不甚理解,对老一代军垦战士艰苦创业的历程知之甚少,因而产生一些糊涂观念,少数人甚至对兵团是否有存在的价值也产生疑问,对此我深感忧虑。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边疆的每一个公民,特别是军垦战士,必须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何况40年来,国内外危害我国边疆安定和分裂祖国统一的敌对活动,时起时伏,一直未曾停止。所以我们绝不可高枕无忧,应当继续努力发展兵团的屯垦事业。
  在结束本书撰写之时,我作为一名老军垦战士,对广大军垦新一代有一个衷心的厚望:那就是无论有任何艰难困苦,都要高举起屯垦戍边的大旗,将屯垦戍边的事业代代相传。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