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写在古代屯田史后的话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1074
颗粒名称: 第十五章 写在古代屯田史后的话
分类号: F329
页数: 15
页码: 296-310
摘要: 从西汉在西域开始屯田戍边,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屯垦事业有兴有衰。对屯垦事业的评述,有褒有贬,毁誉兼有。
关键词: 组织 管理 屯田

内容

从西汉在西域开始屯田戍边,历经东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元、明、清,屯垦事业有兴有衰。对屯垦事业的评述,有褒有贬,毁誉兼有。
  纵观2000多年的新疆屯垦史,凡兴屯田,边疆就迅速得到开发,经济繁荣,丝绸之路畅通,各族人民的交流和团结就加强,边防巩固,祖国统一,人民安居乐业。
  当屯田废弛的时候,边境就不安宁,甚至产生分裂祖国统一的封建割据政权,往往招致强敌入侵,丝绸之路阻绝,经济凋零,生灵涂炭,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实践证明:屯垦戍边实边,是新疆这个特定地区的客观需要。
  因此,历史上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如汉武帝、宣帝、东汉明帝、曹操、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朱元璋、忽必烈、康熙、乾隆、林则徐,以及军事家如郑吉、班超、张孝嵩、郭昕、左宗棠……等都是屯田事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明太祖朱元璋把屯田当成强国的一项根本制度,他说:“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他曾先后让两个儿子率河南、山西的卫军到蒙古筑城屯田。一个儿子去辽宁,一个儿子去甘肃率军屯田。清代名将左宗棠说:“历代之论边防,莫不以开屯为首务。或办之用兵之时,以省转馈。或办之事定之后,以规化久远。”明代思想家李贽有句名言:“屯田是千古之策。”这是对屯垦戍边的客观评价。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历史上也不乏一些不识大局、目光短浅的决策者。他们往往侈谈什么“西域绝远”,“荒凉贫瘠”。认为经营西域是“耗中事边”,得不偿失。忽视西域是祖国神圣领土的一部分和它对祖国安全的战略价值,忽视屯垦戍边,于是出现了屯垦戍边的时兴时废。清代李鸿章就认为统一新疆是“徒收千里之旷地,而增千百年的漏卮”。他觉得新疆是个包袱,因此主张“暂弃关外”,当然用不着屯田戍边了。2 000多年的历史实践,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已经把这些谬论驳得体无完肤了。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深渊,国力每况愈下,而新疆在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始终统一在祖国的大家庭里,并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屯田戍边实边的历史贡献,将永载史册。
  屯垦戍边在外敌入侵、边境处于危难之秋时,就显示出其特殊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况下,屯田戍边的重要性是容易为人所认识并积极加以扶持的。但当边境安定,国泰民安之时,人们就往往不太注意它的存在价值而轻视它,甚至废弃它。边疆的每一个人,特别是决策者,都要有居安思危的意识。更何况边疆局势并不十分安宁呢?清代屯田布局,重北疆而轻南疆。由于在天山以北大兴屯田,有效地制止了沙俄蚕食和鲸吞新疆的阴谋,而南疆屯田则发展甚缓,以致浩罕煽动的叛乱接连不断,这个教训是应该汲取的。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