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置哈密卫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990
颗粒名称: 第三节 置哈密卫
分类号: K248
页数: 3
页码: 171-174
摘要: 朱元璋出身农民,深知民间疾苦,他总结了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后提出:“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若使士兵坐食于农',农必受敝,非长治久安之术”(《明太祖实录》。他在统一中国后,与刘基认真研究了历代军事制度以后,决定实行一种“兵农合一”,“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卫所兵制”。在京师和各地皆设卫所。
关键词: 哈密 明朝

内容

朱元璋出身农民,深知民间疾苦,他总结了历代王朝兴衰的经验教训后提出:“兴国之本,在于强兵足食。”“养兵而不病于农者,莫若屯田”。“若使士兵坐食于农',农必受敝,非长治久安之术”(《明太祖实录》。他在统一中国后,与刘基认真研究了历代军事制度以后,决定实行一种“兵农合一”,“将不专军,军不私将”的“卫所兵制”。在京师和各地皆设卫所。数府划一防区设卫,下设千户所、百户所。大抵6 000人称卫,1 120人称千户所,120人称百户所,百户所设总旗二(每总旗辖50人),小旗10人(每小旗辖10人)。军士有军籍,世袭为军。以大部屯田,小部驻防,军饷的大部分由屯田收入支给。其军官,卫称指挥使,所称千户、百户。各卫所分属于各省的都指挥使司(都司),统由中央的五军都督分别管辖。军籍归都督府掌管,军人不受地方政府管理。卫所制“寓兵于农,有事则战,无事则耕,暇则讲武”(《续文献通考》卷122)。卫所制也推行到边疆各地,其编制与人数,与内地卫所基本相同,但屯田尤为重要。否则靠内地运粮,难以为继。边地卫所分为一般卫所和羁縻卫所两种。与内地卫所不同之处是兼有管军、领土、治民之权。而内地卫所只管军事和屯田,不许参与民政。在边地卫所中,一般要委任少数民族头领提任指挥、千户、百户等职,史称“土官”。边地卫所军队主要用于反对外来侵略,保卫领土,平定叛乱,维护社会秩序安定。遇有小的战事,卫所自己应付,重大战争,则由中央派将挂印,率军征讨。
  永乐四年(1406年),明廷正式设立哈密卫。“永乐四年三月丁已,设哈密卫,给印章,以其头目马哈麻木火者等为指挥、千户、百户、镇抚;辜思诚哈只马哈麻为疆历”(《明太祖实录》)。为了使明政府的政令在哈密实施,卫所制得以推行,特命明廷官员“周安为忠顺王长史,刘行为纪善,以辅脱脱”。永乐三年,哈密忠顺王安克帖木儿为鬼力赤毒死,明廷命礼部遣官赐祭,“诏以脱脱袭封忠顺王,送还哈密”主政。脱脱系安克帖木儿兄子,“自幼俘入中国,上即位,求得之,抚养甚至。及闻安克帖木儿死,无嗣,欲以脱脱往嗣其爵,恐其众不从,尝遣回回可察吉儿等访其祖母速可失里及其头目。至是哈密告丧且请脱脱还抚其众。乃命脱脱袭封忠顺王,赐印诘、玉带、文绮。并赐其祖母及母文绮表里”(《明太祖实录》)。
  设立哈密卫,是明廷统一西域的一项重大决策。“中国立哈密卫有三要焉,断北夷右臂而破散西域交党,一也;联络夷狄而控之,二也;设险于边,保边无患,三也”(《纪录汇编.兴复哈密王国记》)。哈密卫的设立,对西域与中原的文化交流,各民族的友好往来,巩固祖国边疆,维护祖国统一,无疑是有重大意义的。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