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唐朝西域的屯垦事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932
颗粒名称: 第三节 唐朝西域的屯垦事业
分类号: F329
页数: 16
页码: 109-124
摘要: 本节记述了唐太宗以伊州为基地,经过多年经营,大兴屯田,逐步统一西域,成为继汉之后,第二个经营西域卓有成效的王朝。
关键词: 唐朝 西域 屯垦

内容

唐太宗以伊州为基地,经过多年经营,大兴屯田,逐步统一西域,成为继汉之后,第二个经营西域卓有成效的王朝。
  盛唐时期的疆域,东到东海,西达里海、咸海,北越贝加尔湖,南达南海,皆属唐的版图,形成一个空前统一的繁荣昌盛的国家。
  为了保卫边疆,必须在边塞屯重兵以防守,若军粮都从中原运去,则实难持久。于是,唐太宗决定屯垦戍边。“开军府以捍要冲,因隙地置营田”,大兴屯田。“以善农者为屯官,屯副”(《新唐书.食货志三》)。这时西域的屯垦戍边也大大发展起来,“贞观、开元后,边土西举高昌、龟兹、焉耆、小勃律,北抵薛延陀故地,缘边数十州戍重兵,营田”(《新唐书•食货志三》)。唐朝开拓西域是由东向西,先南后北地发展,屯田基地建设也是依着这个规律进行的。据《旧唐书》记载:随着唐在西域势力的一步步推进,特别是设立“安西四镇”之后,“岁调山东(指陕西华山以东)丁男为戍卒,缯帛为军资,有屯田以资糗粮,牧使以娩羊马,大军万人,小军千人,烽戍逻卒,万里相继”。根据《唐六典•河西道》的大略统计,唐在西域的屯田点,安西都护府驻地龟兹(今库车)有20屯;疏勒(今喀什)有7屯;焉耆有7屯;北庭都护府驻地(今吉木萨尔)有20屯;伊州(今哈密地区)有1屯;西州(今吐鲁番地区)有1屯,共有56屯。一屯是多少?唐在开元二十五年(737年)曾命令诸屯说:“西州镇诸军者,每50顷为1屯”(《通典.屯田》)。 1顷折合100亩,50顷为1屯即5 000亩。
  所开56屯,即耕地2 800顷(28万亩)。由于灌溉农业的需要,在安西都护府下,设立了专门管理水利的机构“掏拓所从唐太宗到唐玄宗时期,西域平时驻军4. 4万人、马7 700匹,需军粮16. 7万石,兵数多的时候达到10万以上。这么多人马的粮饷供应,主要靠屯田来解决。
  唐时西域丝绸之路有北道、中道、南道三条,唐政府的屯田点即部署在这三条道上,现分述如下。
  一、北道(伊州、庭州、轮台、清海、碎叶)屯田伊州屯田伊州即今哈密地区,哈密古称伊吾。伊吾是西域的东大门,丝绸之路的东西要道。在公元630年,伊吾城主率部归唐后,唐太宗于是年在伊吾(今哈密)置西伊州,两年后改为伊州,下辖伊吾、纳职、柔远三县。据《新唐书•地理志》载:伊吾郡“西北三百里甘露川,有伊吾军,景龙四年(710年)置”。而《旧唐书•地理志》云:“伊吾军,开元中置,在伊州西北五百里甘露川管镇兵三千人,马三百匹,在北庭东南七百里。”在伊州的甘露川地方,驻有伊吾军,这是无疑的,但何年置? 一说景龙四年,一说开元中,究竟是哪一年置?据《西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载:“伊吾军,景龙四年(710年)五月奉敕置,至开元六年(718年)移就甘露镇,兵士三千人,马一千四十匹。”这样就把疑问说清了。只是马较300匹多了 740匹,这个数目是合理的,在边疆荒漠用兵,3 000名士兵300匹马是太少了。甘露在伊州所属的蒲类海东北即今巴里坤县城东北约20公里的大河古城遗址一带。巴里坤地处天山山脉东段和阿尔泰山余脉之间,形成与山体走向一致的地堑盆地,即巴里坤高山草原盆地。盆地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水草丰盛。北缘是低山丘陵,东南是雄伟的天山,四周群山环抱,“周匝如环”。是屯田屯牧的好地方。《唐六典》所载:“伊州一屯”,即种地5 000亩。在大河乡、干渠村,有一个唐代伊吾军屯田的古城。城为长方形,大部分虽已倒塌,但仍能显示出当年的规模。在古城中出土有莲花铺地砖、铜镜、铜佛、古币(开元通宝)及石磨、碳化的小麦粒等。1972年,吐鲁番出土了唐代的.《伊吾军纳粮牒》,刻有伊吾军之印,记载伊吾军每年要向北庭军仓纳粮4 000石,向伊州粮仓缴粮197石。可见屯田效果是非常显著的。据《西域研究》1993年第4期钟兴麒先生《唐伊吾军驻所甘露川考》一文中称,甘露川不在巴里坤,据《西州都督府图经》(残卷)载:“庭州瀚海军,西州天山军交河县、伊州伊吾军柔远县。”县东有柔远故镇,兼置守捉。柔远县即今哈密市城东98公里的沁城乡,其北三百里有下马崖,“气候温暖,冬夏季饮用泉水及灌溉农田,为利非鲜”。“在伊吾县城至下马崖一带,设置伊吾军,以当时军事态势而言,可谓居生击死,十分有利。”在高昌哈拉和卓,曾出土《伊吾军屯田残籍》,内有:“五亩种豆,二十一亩……检校健儿焦思顺”。又有“三亩种豆,二十亩种麦,检校健儿成公福”。“用水渠灌溉”。还有“苜蓿烽地五亩,近屯”。
  “□□,都罗二烽,共五亩”。这些文书上盖有“伊吾军之印”。这些“屯田残籍文书”,反映了伊吾军屯田的一个侧面。
  伊吾军所属各烽戍,还举办烽铺屯田。烽铺是唐政府在边防要地屯戍的基层组织烽燧放烽铺事传牒,各司其职,唐《烽式》规定,一烽六人,五人烽子一人烽帅。实际上有多有少。《吐鲁番出土文书》第八册中,有在阿斯塔那226号墓出土的《唐开元某年伊吾军典王元宗牒为申报当军诸烽铺已㔉田亩数事》记有:“合当诸军烽铺,今年砍田总壹顷陆拾□□亩。”其中“泥熟烽种豆壹□□”,“速独烽种豆陆亩,共下子故亭烽种〓陆亩共别下子青山烽种豆五亩共别下子□□”。“柽槌烽捌亩、花泉烽陆亩”。“开元□□日,典王元琮牒”。这文书盖有“伊吾军之印“。从以上文书研究得知,这是记载唐代开元年间,在伊吾军属下一部分烽铺进行屯田的事宜。这说明烽铺不仅要进行警戒,而且还要屯田。种植情况,还要认真地上报,可见要求是很严的。
  庭州屯田庭州即今吉木萨尔县一带。因地处天山以北,又称北庭。唐灭高昌国后,居于此地的西突厥叶护阿史那贺鲁也臣服于唐。640年,唐在突厥人的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县城北12公里的北庭乡护堡子古城遗址)设置了庭州。下辖金满(以州治为中心)、蒲类(今奇台县城北唐朝墩古城遗址)、西海(今阜康一带)和轮台(今乌鲁木齐一带)四县。并在庭州设立瑶池都督府,任命阿史那贺鲁为瑶池都督,招抚西突厥。具有野心的阿史那贺鲁趁649年唐太宗去世之机,于651年建牙帐于双河(今博尔塔拉境)及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公开叛唐。率部攻打安西大都护府所在地——龟兹,命其子咥运入寇庭州,陷金岭及蒲类,杀掠数千人。唐高宗李治派大将梁建方、契苾何力西征收复失地。653年又派大将程知节(程咬金)西征,在焉耆以西打了一个胜仗。657年唐大将苏定方在伊犁河上游大败阿史那贺鲁,阿逃亡石国(今塔什干),被石国缚献唐朝。至此,西突厥汗国亡,唐朝设昆陵、濛池两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地区,完全统一了西域。
  庭州东通伊州,南接西州,西抵碎叶,北达漠北,是东天山北麓的交通枢纽和战略要地。唐朝在庭州建立之初,不仅派军队驻扎在这里屯田,而且迁移西州的汉族农民来此耕种。651年后因阿史那贺鲁的叛乱而荒废7年,658年再置屯田。到702年唐在庭州设立大都护府,统辖特伽、鸡洛二州,濛池、昆陵二都护府和訇延等23个都督府,掌握天山以北,东起蒲类海(今巴里坤)、西达西海(今咸海)的军政大权,庭州已发展成为天山北路的政治、军事和贸易中心了。大都护郭虔瓘进驻北庭后,将所率军队编为田卒,开荒种田,屯垦戍边,建成了北疆最大的屯垦基地。《唐六典》说:“北庭二十屯”,即种地1 000顷,合计10万亩。唐玄宗为确保这条东西交通大道的安全和边疆稳定,又置北庭节度使,统率瀚海、天山、伊吾三军,共有镇兵2万人。其中瀚海军就有1. 2万人,驻屯北庭附近,平时“操耒务农,战时执戟击敌”。公元714年,郭虔瓘率屯兵在北庭打了一次漂亮的保卫战。
  公元710—711年,后突厥可汗默啜,出兵攻灭在西域称雄一时的娑葛部落,势力大振,东西万余里,拥有骑兵40万。默啜踌躇满志,欲并吞天山南北,于公元714年,命其子同俄特勤及妹夫火拨颉利发石阿失毕率大军进攻北庭都护府,形势十分危急。郭虔瓘接到警报后,进行周密部署,组织屯田将士和群众进行自卫抗击。
  同俄自恃兵多将广,且刚刚打败了娑葛,于是趾高气扬地轻骑直逼城下。郭虔瓘预先埋伏在附近的勇士,突然跃起将同俄杀掉。突厥士兵见主将不见了,大惧,要求以全部军中物资和粮食赎同俄。闻其已死,恸哭而去。共妹夫阿失毕,既失同俄,惧不敢归,与其夫人一同降唐。自此,默啜部属,众叛亲离,突厥势力开始衰落,可见,此次战役影响深远。唐玄宗越级升任郭虔瓘为冠军大将军、行右骁卫大将军,并下制进封为太原郡公。
  庭州所属的烽铺也进行屯田。《吐鲁番出土文物》第八册,有《唐北庭诸烽㔉田亩数文书》载:“那勒守捉界耶勒烽乾坑烽〓伍亩”,“白粟叁亩共刈得贰□□”,“柽林烽〓伍亩,共□□。”这些文书证实了庭州烽铺进行了屯田。
  公元663年,唐政府任命裴行俭为金山副都护兼庭州刺史,率军收复庭州后,除组织军人屯田,从西州迁移大批汉族农民到庭州屯田,还从关内接受“罪人”到庭州屯田。《元和郡县图志•陇右道•庭州》载:庭州“汉户,皆龙朔(611—663年)已后,迁徙入屯。”《资治通鉴》卷40记载:“杨德裔以阿党流庭州。”庭州是西域的屯田重地。轮台屯田这里的轮台不是天山以南的汉轮台(今新疆轮台县),而是天山以北唐代所设庭州下辖的轮台县。贞观十四年(640年)侯君集平定高昌后,西突厥驻可汗浮图(今吉木萨尔县)的叶护阿史那贺鲁率部归唐。唐太宗在天山以北设庭州,下属金满、蒲类和轮台三县。究竟唐代轮台在什么地方?众说纷纭。《后汉书•西域传》自高昌壁北通后部金满城五百里,耶律楚材《西游录》别失把里城南五百里有和州,即唐之高昌,道里证之,适相符合,轮台县当在今迪化、昌吉之间,这是第一种说法。《新疆图志》说:“轮台在北庭都护府西或曰四百里,或曰三百里,或曰二百里。”《辞海》轮台条中注:轮台,古县名,唐贞观中置,治所当在今新疆米泉县境。这是第二种说法。《新疆简史》称:“庭州在今吉木萨尔县城北,古遗址尚存……州治以西四百多里外有轮台县,其地当在乌鲁木齐附近不远。”这是第三种说法。清代徐松著《西域水道记》称:轮台在乌鲁木齐稍东。李光廷的《汉西域图考》认为轮台在乌鲁木齐以东70里的地方。新疆社会科学院钱伯泉先生在1982年《新疆社会科学》第1期《轮台的地理位置与乌鲁木齐渊源考》一文中认为:首先,轮台一名的来源与“於赖”有关,“於赖”即是今日的“乌拉”泊地方。那么设立轮台县治,决不会远到乌拉泊以外的地方去。其次,轮台既是唐朝的军事重镇,必然设在形势险要的地方。现在的达坂城天山山谷为乌鲁木齐通往吐鲁番的孔道,上古称“于娄谷”,乌拉泊紧扼这条山谷的谷口,处于咽喉重地。唐朝西域的威胁,是牙帐设在塔拉斯草原碎叶城附近的突厥,突厥东侵北庭都护府,或者南侵安西都护府(始治高昌,后移龟兹),都须路过乌拉泊及其附近。所以轮台县治—定设在天山谷口的乌拉泊无疑。再看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它显然是在轮台写的。诗中“……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如果像有的学者所说那样,唐朝的轮台设在阜康县,则天山城南无“路”可通西州(今吐鲁番),若走北庭都护府,大路又是一马平川,不可能出现“山回路转不见君”的情景。米泉远在乌鲁木齐市北,昌吉也在乌鲁木齐西北30多公里,南离天山很远。只有乌拉泊一地,一出东门,就见重重叠叠的天山,大路也是向东偏南而去的,冬天送客东归,才会出现诗中所描写的情景。
  乌拉泊古城遗址,坐落在乌鲁木齐市区南郊10公里处,其南背倚天山,东扼吐鲁番和南疆的咽喉。古城略呈方形,南北长550米,东西宽480米,周长2公里,城墙为土夯筑,现残留高达4米,最高处7米多。四个城角处尚存方形角楼遗迹,每面城墙都分布有凸出墙身的马面,城墙中部则有瓮城门,表明了这座古城当年所具有的军事地位。古城内散布着唐、宋时期的陶片,也曾拾到清代圆形方孔铜钱。钱伯泉先生认定此古城遗址即唐代轮台县治所在。林必成先生在《新疆大学学报》著文《唐代轮台初探》中也认定此处即唐代轮台所在。笔者也同意这一结论。
  轮台县下设四个乡,当唐政府迁移西州的汉族农民到庭州屯田时,部分汉族农民也来到轮台垦荒种地。公元702年在乌鲁木齐西部的九家湾地区移民屯田。所遗引水渠道,建国初期尚清晰可辨。
  长安二年(702年)唐政府在庭州置北庭都护府。设烛龙军,次年郭元振改为瀚海军、天山军、伊吾军、静塞军、清海军、金牙军等。
  静塞军驻轮台,有士卒千余人。按唐政府规定:“镇戍地可耕者,人给十亩以供粮”(《新唐书•食货志三》)。唐军屯田1万余亩。这里有军屯、有民屯。《新唐书•吐蕃传》记载屯田丰收的情况:“轮台、伊吾屯田,禾菽弥望。”唐代诗人岑参写道:“戍楼西望烟尘黑,汉军屯在轮台北。”如实地记载了唐代屯田士卒在边疆屯垦戍边的情况。
  清海屯田唐代清海在今乌鲁木齐以西的石河子市附近。《新唐书•地理志四》载:庭州“西北七百里有清海军,天宝中为军”。清海是庭州通往弓月、碎叶的要冲,是丝绸之路上的一个镇。《元和志•陇右道•庭州》记载:“清海军,在(庭)州西七百里,旧名镇城镇,天宝中(749年)改为清海军。”这里水草丰美,土壤肥沃,适宜耕种,是理想的屯田之地。唐在西域的军事编制是:“大军万人,小军千人”(《旧唐书•吐蕃传》)。这里可能驻的是小军,一千余人。“人给十亩”,屯田数目当在万亩左右。可以认为,现在兵团农八师驻的石河子市最早的屯田,是从唐代开始的。
  碎叶屯田碎叶(今吉尔吉斯斯坦中亚托克马克一带),位于碎叶川(今楚河)南岸,地处古代中亚中西交通的要道。唐统一西域前,碎叶是西突厥可汗的王庭。玄奘西行取经路过这里,在《大唐西域记》中称为素叶水城,说这里“商胡杂居”,“土宜糜麦”。
  公元658年,唐军灭西突厥后,在碎叶设置濛池都护府,以阿史那步真为都护,管辖今中亚北部地区。步真死,其部将李遮匐叛唐。公元679年7月,唐廷命裴行俭率军万余人,平定叛乱,收复碎叶,留王方翼筑碎叶城。“调露元年(679年)九月,安西都护王方翼筑碎叶城,四面十二门,作屈曲隐伏出没之状,五旬而毕”(《唐会要•安西都护府》)。唐设安西大都护府后,碎叶为“安西四镇”之一,以后划归北庭大都护府管辖。碎叶作为唐朝西部边陲的军事重镇,设“保大军,屯碎叶城”(《新唐书♦地理志》),1万多人共屯田10万多亩,地域从碎叶城扩大到塔拉斯河流域。1219年契丹人耶律楚材奉命扈从成吉思汗西征,留居西域6年之久,在唐碎叶城遗址以西300里塔拉斯河见到唐代屯田遗址。他写道:“数百里皆平川,冈领回护”,“川北头有巨丽大城,城外皆平原可田。唐时凿通南山,夹为石闸以行水,闸脊跨坚岸。有唐节度使、参谋检校、刑部员外郎,假绯鱼袋太原王济之碑”(《新疆简史》第一册)。从这个宏伟的永久性灌溉水利工程,可知当时唐在碎叶的屯田是进行了认真的建设的。二、中道(西州、焉耆、龟兹、乌垒、疏勒)屯田西州屯田西州(即今吐鲁番地区)古称高昌。东晋咸和二年(327年),张骏的前凉政权在此置高昌郡,设田地县,这是祖国内地的郡县制第—次在西域推行。以后北方历代少数民族政权如后凉、北凉,一直在此派驻太守。高昌的汉人很多,是汉朝屯田将士的后裔和汉代以后因避战乱而陆续至此的难民子孙,在这里耕种几百年,世代相传。自公元460年柔然攻下高昌,先后挟持阙、张、马、〓四姓在此立国。7世纪中叶,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为抗拒唐朝统一西域,勾结高昌王翅文泰发动叛乱。不断劫掠汉使者,切断了丝绸之路,同时兴兵侵扰伊州,攻焉耆,并挑拨薛延陀与唐的关系。唐告诫无效,太宗于公元640年命侯君集为交河道大总管(前线总指挥)和铁勒族名将契苾何力率军数万攻灭高昌。西突厥派驻在可汗浮图城(今吉木萨尔县境)支援高昌的军队,也臣属于唐,献地千里。唐在高昌王城(今吐鲁番县城东50里阿斯塔那及哈拉和卓二村庄之南)设置西昌州,不久改为西州,下辖高昌(以今高昌古城为中心)、柳中(今鄯善鲁克沁一带)、交河、天山(今托克逊)、蒲昌(今鄯善)五县。
  词年在西州设置了统辖西州以西,西达波斯的安西都护府。同时开始屯田。据《新唐书•西域传•高昌》记载:贞观十四年(640年)九月,唐朝“改西昌州为西州,更置安西都护府。岁调千兵,谪罪人以戍”。由此可见西州不仅实行军屯,而且还有发配的犯人在军队的监督下垦田屯种。公元642年,唐名将安西都护郭孝恪到任不久,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就发兵侵扰伊州(今哈密一带),郭孝恪立即率2 000名屯军,轻骑突袭,击退了西突厥军。安西都护府后迁至龟兹,西州的都护府驻地遂改为西州都督府,屯田规模未能扩大。
  《唐六典》说西州有“天山一屯”。据《旧唐书•地理志》记载,西州设有天山军,“管镇兵五千人,马五百匹”。种有一屯,即5 000亩耕地。
  天山军的屯田地点在哪里?唐开元十九年(737年),西州天山县营田使牒,为天山屯领取车牛(即牛挽车)和农具(日本大谷文书3473号)。这说明天山军的屯田地点在西州天山县,即今托克逊县城以北,从天山博格达峰下冰川融化的雪水流过达坂城,汇成白杨河,正可以灌溉这片土地。当时的土地由政府划拨,牛车和农具由政府配给,收获的粮食当然也要缴入国库。大谷文书3787号中除有“天山屯营田五十顷”的字样外,还写有“柳中屯营田三十顷”(西村元佑《中国经济史研究》)。可知当时西州柳中(即鲁克沁)有军队屯田30顷,即3 000亩。
  唐在西域的驻军进行了屯田。镇戍一级的戍边者是否屯田,未见史载。在吐鲁番阿斯塔那出土的文书(72TAM226 : 51)解决了这一问题。
  西州都护府牒上 〓合当州诸镇戍营田总壹拾□顷陆拾赤亭镇兵肆拾贰人营□□顷 维磨戌柳谷镇肆拾0人□□□肆顷 酸枣戍白水镇兵叁拾营田陆顷昌畔戍兵银山戍兵□□营田柒拾伍右被□度营田使牒当州镇戍□田顷亩田顷亩方亭戍□□谷戍狼井此件是西州都督府向支度营田使呈报该州诸镇、戍营田亩数的文书。从上述文书可以看出:(1)西州所属镇戍既戍边又屯田,诸镇戍营种地1 000多亩。(2)每镇人数三四十人不等,种地亩数也不同,柳谷镇40人种400亩,而白水镇30多人就种600多亩,这是依据当地水土条件而定。条件充裕,人均20亩左右,反之就少些。(3)银山戍种地仅70亩,可见戍的人数比镇少。(4)镇戍种地亩数要上报,可见是统一部署的。
  在西州也有烽铺屯田。阿斯塔那78号墓出土的《唐西州蒲昌县下赤亭烽帖工》记述:“帖赤亭烽,□□陆合,□□队正赵□□分付,□□尉杨瓒。”上盖“蒲昌县之印”。同墓出土的《唐西州蒲昌县下赤亭烽帖为镇兵粮事》记有:“帖赤亭烽□□〓(斗),□□赤亭镇兵十,□□依数给讫上。”上盖有“蒲昌县之印”。同墓出土的《唐贞观某年二月府史张道龛领受马䜺料抄一》记有:“赤亭烽帅冯怀守,□□承使马料䜺草头数□□条,二月二十一日,府使张道龛。”从以上出土文书中可以得知,西州蒲昌县下有个赤亭烽,烽帅叫冯怀守。这个烽进行了屯田,收成还不错,不仅供应自己,还有多余的粮食可供给别人食粮和粗料。出土文书还记载有关水利的机构和人员:“掏拓所”、“知水官”、“水子”等。
  焉耆屯田唐初,西突厥乙毗咄陆可汗为争夺西域,在勾结高昌王〓文泰叛唐分裂失败后,又煽动挟持焉耆王反唐。公元644年(贞观十八年)唐太宗命安西都护郭孝恪为银山道大总管,率兵平定焉耆。于648年设立焉耆都督府,驻重兵,兴屯田。这个地方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唐六典》说:“焉耆七屯。”即开垦耕地350顷(3. 5万亩)。屯田规模,远远超过伊州和西州。解放以后,著名的考古学家黄文弼曾考察了唐代屯田遗址——焉耆唐王城,“位于锡科沁西北约2. 5公里,城作方形,墙为夯土所筑,断断续续间有存者,高约5米,周约450米,在发掘中清理出房屋地基及粮食等遗址”。这座遗址中出土的有屯田军士使用的铁犁、铁镰、铁斧、刀鞘及陶器等用具,还有很大的石碾数方。与陶器同地层出土的谷物,有小麦、谷子、高粱、胡麻和极细的麦粉(《新疆考古的发现》,《考古》1959年第2期)。这些都是唐在焉耆屯田的历史物证。龟兹屯田龟兹(即今库车一带)居西域之中,扼中西交通孔道。水土充裕,宜农宜牧,汉唐经营西域,无不以龟兹为重要基地。公元647年,唐太宗任命突厥名将阿史那社尔为昆丘道行军大总管,与郭孝恪、契苾何力等五将军发铁勒13部及突厥骑10万平定了与西突厥相勾结与唐为敌的龟兹王诃黎布失毕的叛乱。这一战役,在阿史那社尔指挥下,大获全胜,擒龟兹王,并下五大城,招降70余城。于阗王献马300匹犒军,各族人民争相欢迎唐军。至此,西域又重获统一。阿史那社尔功勋卓著。郭孝恪在攻取龟兹后,就贪图起享受来了,并将一个饰有黄金白玉的床送给阿史那社尔,但阿仍过着艰苦朴素的生活,拒绝接受这张床。唐太宗得知这个情况后赞叹说:“二将优劣,不复问人矣。”龟兹平,唐太宗在此设置龟兹都督府,辖姑墨、乌垒等9州。并从西州迁安西都护府于此,两年后撤回西州。
  唐高宗显庆三年(658年),唐朝平定阿史那贺鲁叛乱后,再次将安西都护府迁到龟兹,府治设在龟兹首都伊罗卢城内(今库车城东郊皮朗古城遗址)。都护府既是唐在西域的最高军事指挥机关,又是行政首脑机关。安西大都护府下统著名的“安西四镇”(即龟兹、疏勒、于阗、碎叶),辖16都督府、80个州、110个县、126个军府。自波斯(今伊朗)以东,阳关、玉门关以西,皆置于大都护府统辖之下,唐统一了西域。
  公元689年,吐蕃攻占龟兹。“长寿元年(692年),威武道总管王孝杰,破吐蕃,复四镇地,置安西都护府于龟兹,以兵三万镇守”(《新唐书·西域传·龟兹》)。唐军在此积极进行屯田,以满足粮糈供应。到宣宗时,“安西都护府在龟兹城内,管戍兵二万四千人”(《旧唐书.地理志》),其中龟兹驻军1.1万人。
  龟兹是当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中心,唐朝在此驻重兵,大兴屯田。《唐六典》说:“安西二十屯。”即种地1 000顷,合计10万亩,建成唐在西域最大的屯田基地。新、旧《唐书》都记载将军张孝嵩在任安西大都护时,“务农重战,劝田训士,府库盈实”。他十分重视农业,亲自组织屯兵学习耕作技术,动员大家努力耕种,因地制宜,不违农时,因而连年丰收。军有粮,库充实,兵强马壮,训练有素,这样的军队哪能不打胜仗呢? “务农重战”就是这个意思。在遥远的西域征战戍守,要站稳脚跟,不务农是不行的。这就是安西大都护府大兴屯田的根本原因。到唐玄宗李隆基时,还在龟兹设有专管屯田的营田使。《旧唐书》记载,“天宝年间,唐派安西副大都护封常清专治四镇仓库、屯田、甲仗、支度、营田事”。
  唐在西域屯田事业的兴旺发达,其影响是深远的。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唐玄宗逃亡四川。他的儿子李亨即位于灵武(今宁夏灵武县),急召各地平乱,边塞精兵猛将相继内调。这时,吐蕃崛起,趁中原内乱,出兵攻占河西陇右,切断了西域与内地的联系。
  吐蕃集重兵,加紧进攻西域。孤悬塞外的四镇留后郭昕,伊西北庭节度使曹令忠率领将士及西域各地少数民族首领和人民,团结抗战长达近30年之久。表现了崇高的爱国主义精神。这其中有一条重要的经验,就是兴屯田、仓库盈,保证了长期抗战的胜利。如果饿着肚子,要想坚持30多年,那是不可能的。
  乌垒屯田乌垒(今轮台县策大雅乡)是唐代安西大都护府所属乌垒州的治所。公元658年平定龟兹后,唐军在乌垒一带屯田戍守,成为安西大都护府的东方屏障。
  公元656年,龟兹大将羯猎颠叛乱,公元658年1月,唐将杨胄率部平定叛乱后,唐派军在乌垒屯田戍边。玄宗时驻军增加到千人以上,种地万余亩。
  轮台西南拉伊苏附近有一个唐代屯田区遗址。有戍楼,高约20米。这里曾出土了“开元通宝”和两个铜扣环,从这里东西远望,戍楼相继。诗人曾有“边屯连云”之说,可见其规模的宏大。
  库车西南渭干河两岸以及新和、沙雅两县境内的夏克吐尔、玉其吐尔和库木吐尔遗址,都是唐军屯田时的城堡。在今轮台县城附近,有一座唐代屯田城,当地维吾尔人称为“黑达依乌尔都”,意思就是汉人的古城堡,城内出土了唐代的钱币、陶片和丝履等物。离城不远处,有一座炼铁炉遗址,是唐代屯军打制兵器和农具的冶铁房。
  疏勒屯田疏勒(今喀什东北28公里的汗诺依古城遗址),公元648至685年,唐朝两度在此设佉沙都督府。虽然唐军648年势力及于此地时便开始了屯田,但由于西突厥勾结疏勒王的反叛,使屯田停止。673年唐军平定疏勒,675年改原设的佉沙都督府为疏勒都督府,府下设15州,疏勒又是著名的“安西四镇”之一。随着疏勒局势的稳定,唐军再次屯田,得到迅速发展。屯田反过来又巩固了唐的统治。《新唐书》记载安西大都护郭元振率军“屯疏勒水上”。即在疏勒附近喀什噶尔河两岸屯田。《唐六典》说:“疏勒七屯”,即种地350顷(3. 5万亩),这个数字与焉耆屯田亩数是相同的。按每人10亩计算,疏勒驻兵是3 500人左右。
  《唐六典》记载的“疏勒七屯”,显然是在今喀什周围。但七屯究竟在何处?未见文献记载。从古代遗址的情形来看,我们大体上可以判断出这七处屯田的地理方位。
  据李恺同志考察研究,喀什周围的古代屯田遗址共有四处。第—处是今日罕诺伊古城的四周,可以叫作罕诺依垦区。《新唐书•地理志》称:“疏勒镇南、北、西三面皆有山,城在水中。城东又有汉城,亦在滩上。”査核地理和地望,这里所说的“汉城”,当在此地。罕诺依古城周围有大面积的古代屯田遗址,遗迹中属于唐代前后的陶器残片极多。恰克玛克河的古道从遗址中心穿过。第二处是从罕诺依古城往东约10多公里处。这里有阿卡什梯木,东经76°19',北纬39°35′。其北又有苦木沙克,东经76°20,北纬39°36′。前者为一小城,有烽燧一座。后者为一台地,地上陶器密布。这两者的位置及所保存的文物特征都证明是唐朝时期的屯戍之地。周围有大面积的可耕之地。今英吾斯坦、阿卡什等地的居民,也曾经发现过一些文物。可以认为,此处也是唐代的屯垦地区之一。第三处是今疏勒县的羊达曼一带。这一垦区与阿克什隔“红河”而相望。直到清道光时还保存着古代的许多沟渠遗址。当时的官吏如长龄等曾把这些遗址误认为是准噶尔时代的遗迹。但按《新唐书•地理志》记载,这一带应是唐代龟兹(今库车)到疏勒的大道上的一座城镇达曼城所在地,是唐代的屯田遗址。清道光年间曾在此利用这些遗址办起了新的屯田区。第四处是今日伽师县的英阿瓦提“黑达依沁儿”。在唐代是叫作葭芦馆的小镇。周围有纵横交错的古代灌溉系统和拓垦者们居住的遗址。遗存的陶片以唐代的居多。
  唐代在疏勒区域的另一个重要垦区是在巴尔楚克。唐在巴楚—带的屯田遗址,主要分布在今日的图木休克山东面和西面。古河道遗址证明:这一带曾经是古代喀什噶尔河灌溉区。叶尔羌河也有支流从这里通过。两条河互相交汇,给这一带提供了良好的土地和水利条件。图木休克山西面的屯田遗址,到本世纪上半叶还存在,我国的考古学家黄文弼和英国的斯坦因等都曾经见到过。现在这一带已被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50团所开垦,遗址难于辨认,但还经常出土一些古文物。图木休克山以东的垦区,除了一部分被当地群众和51、50团开垦外,其余的部分尚可看到明显遗迹。这些遗迹大体上分布在今日托库孜萨拉依古城和柯坪县阿恰镇南老齐郎古城之间的广大地区。遗址中保存着现在叫作“肖梯木”,“科什梯木云姆拉梯木”,“琼梯木”,“麻将勒克”的一连串古烽燧、古城堡。在城堡周围有许多古代渠道、田畦的痕迹。遗址的文物以唐代居多。托库兹萨拉依又名唐王城,是唐代蔚头州所在地(汉代属尉头国),这一带的屯田遗址,应是唐代的屯垦区之一。三、南道(于阗)屯田于阒屯田于阗(今和田附近)在隋末唐初为突厥统治。龟兹平定后,635年于阗王归附唐朝。唐先后在此地设立毗沙都督府,648年设于阗镇,驻军屯戍。当时唐朝命令:“凡边防镇守,转运不给,则设屯田,以益军储”(《旧唐书.职官志》)。于阗作为“安西四镇”之一,地处边远,转运困难,只有屯田来解决军粮。该处的屯田人数和亩数,尚未见到史书记载。
  安西大都护府驻地及辖区内的屯戍遗址,今天仍存。黄文弼在考察库车东郊皮朗古城时,发掘出的莲纹铺地花砖,纹饰形制与唐长安大明宫麟德殿出土的铺地砖大致相同。同出的还有大量唐代货币(《文物》1962年第7—8期)。在库车县西北的苏巴什古城中,发掘出铜、铁、木、陶器及壁画、泥塑等,还有残纸墨书:“一十人于阗兵。”此纸很可能写在唐设安西大都护府于龟兹之后,记录从于阗调来士兵的数目(《考古>1959年第2期)。
  以上是唐在西域的屯田区。天山以北以庭州为中心,还有伊州和碎叶二地;天山以南以龟兹为中心,还有西州、焉耆、疏勒三处,上述数字是个大略统计。应当看到,唐在西域各地大至城镇守军,成千上万,小至烽台驿站十几人,无论多少,有军就有屯。有敌征战,无警屯田。这就使西域的屯田范围东起巴里坤草原,西达楚河之畔,南抵昆仑山麓,北到准噶尔盆地,遍布天山南北,分布空前广泛。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