疏勒屯田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886
颗粒名称: 疏勒屯田
分类号: F329
页数: 2
页码: 59-60
摘要: 本文记述了疏勒屯田研究,疏勒,即今喀什市附近的疏勒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漠西缘,西域西陲门户,丝绸之路重镇。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宜农宜牧。
关键词: 疏勒 屯田 研究

内容

疏勒,即今喀什市附近的疏勒县。地处塔克拉玛干大漠西缘,西域西陲门户,丝绸之路重镇。这里水源充足,土壤肥沃,气候温和,宜农宜牧。
  公元74年(永平十七年),班超率36人,先后降服楼兰、于阗后,到达疏勒。时龟兹王建,倚恃匈奴攻破疏勒并杀其王。而立龟兹人兜题为疏勒王。超到疏勒,遣吏田虑先到兜题所居槃橐城,乘间缚兜题,超释而遣之。立疏勒故王兄子忠为王。于是,国人大悦。
  公元前60年,汉置西域都护府后,疏勒即受汉号令受西域都护府管辖。公元78年班超率疏勒、康居、于阒、拘弥兵1万人,攻破姑墨石城。为了重新统一西域,上疏请兵:“前世议者皆曰取三十六国,号为断匈奴右臂。今西域诸国,自日之所入,莫不向化……臣见莎车、疏勒田地广肥、草牧饶衍,兵可不费中国而粮食自足。”汉章帝采纳了这一建议,于公元80年“遂以干(徐干)为假司马,将弛刑及义从千人就超”(《后汉书·班超传》)。公元91年任命徐干为长史,仍驻疏勒,率兵屯田,不仅在经济上种田积谷,以解决部队的粮食自给,更重要的是与龟兹、高昌在军事上形成互相策应的战略态势。
  接替班超都护职务的是戊己校尉任尚。班超离任时告诫任尚:“塞外吏士,本非孝子顺孙,……蛮夷难养易败。水清无大鱼,察政不得下和。宜荡佚简易,宽小过,总大纲”(《后汉书•班超传》)。任尚不听班超叮嘱,行事峻刻,引起西域诸国不满。东汉在河西、青海征兵,准备前去弹压,又引发了羌族人民大起义。有的大臣说:“西域路太远,数有背叛,吏士屯田,费用太大,得不偿失。”公元107年汉安帝罢西域都护和戊己校尉,撤伊吾等地屯田,北匈奴又入西域。
  公元119年,汉安帝同意敦煌太守曹宗的主张,遣行长吏索班,将千余人屯田伊吾(《后汉书·西域传》),被北匈奴与车师后王勾结袭杀。为此朝廷又引起辩论,多数大臣主张玉门闭关,放弃西域。
  敦煌太守张珰上书陈策:“失西域则河西不能自存。”班超之子班勇“少有父风”,他说:“东汉明帝命虎臣出征西域,故匈奴远遁,边境得安”(《后汉书.班勇传》)。力主收复西域。尚书陈忠也上奏慷慨陈辞,其中“议者但念西域绝远,恤之烦费,不见先世苦心勤劳之意”—句,可谓感人之语。公元123年汉廷任命班勇为西域长史(取代西域都护),经营西域。公元127年西域重获统一。史称“三绝”、“三通”。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