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汉武帝决策对匈奴进行反击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85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汉武帝决策对匈奴进行反击
分类号: K234
页数: 3
页码: 23-25
摘要: 本文记述了公元前140年,16岁的汉武帝刘彻即位。汉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实力雄厚,国富民强,进入全盛时期。针对当时的形势,汉武帝提出:不反击匈奴,“天下不安”。他决心改变对匈奴妥协、忍让及屈辱和亲的被动局面,着手策划军事反击。汉武帝对匈奴进行了三次重大战役。
关键词: 匈奴 汉武帝 战役

内容

公元前140年,16岁的汉武帝刘彻即位。汉朝经过六七十年的休养生息,经济实力雄厚,国富民强,进入全盛时期。
  针对当时的形势,汉武帝提出:不反击匈奴,“天下不安”(《资治通鉴》卷22)。他决心改变对匈奴妥协、忍让及屈辱和亲的被动局面,着手策划军事反击。
  汉武帝对匈奴进行了三次重大战役。
  河南战役:公元前127年(元朔二年),匈奴大举进攻汉朝上谷、渔阳(今北京密云县),这时武帝不受“胡兵东进”的牵制,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组织河南战役。命大将军卫青等率精骑数万,攻取“河南”(指黄河以南,今内蒙古河套一带)。大败盘踞此地的楼烦王和白羊王,收复秦时河南地。并“置朔方、五原郡”(《汉书•武帝纪》)。为了巩固与开发这一地区,主父偃上言:“朔方地肥饶,蒙恬筑城以逐匈奴,内省转输戍漕,广中国,灭胡之本也”(《汉书•主父偃传》)武帝从其计。随即“募民徙朔方十万口”(《汉书.武帝纪》),筑城屯田以戍边。
  河西战役:公元前121年(元狩二年),汉骠骑将军霍去病,率精骑万余,两次出陇西,击匈奴右地,大败匈奴军。驻守河西的匈奴浑邪王4万余众降汉。自金城(今兰州)以西至盐泽(罗布淖尔),匈奴从此绝迹。汉在此地先后置武威、酒泉、张掖、敦煌等河西四郡,大举屯田。据《史记•平准书》载:“初置张掖、酒泉,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规模是很大的。此举不仅切断了匈、羌联系,更重要的是开辟了中原通往西域的走廊。
  漠北战役:公元前119年(元狩四年)•大将军卫青、骠骑将军霍去病,率骑兵十万,还组织“私负从马14万匹”随军行动。又以步兵数十万人转运辎重,分道深入漠北,打击匈奴主力。卫青出定襄塞外千余里,与匈奴主力相遇,经过一场恶战,大败匈奴。单于仅率数百骑突围远遁。汉兵追至漠北之寘颜山赵信城。霍去病出代郡塞外二千余里,大败匈奴左贤王,斩获七万余人。经过这一战役,匈奴损失八九万人。“是后,匈奴远遁,而幕南无王庭。汉度河至朔方以西至令居,往往通渠,置田官,吏卒五六万人”(《汉书•匈奴传》),大兴屯田以备边。
  三大战役其意义是深远的:1) 消灭了匈奴的有生力量,打击了匈奴统治者的嚣张气焰,“匈奴远遁,幕南无王庭”。保障了边境人民的安全。
  2) 自河南战役后,打通了中原通西域的走廊。河西走廊的南面是羌族聚居之地,北边为匈奴所控制。匈奴常联络西羌,共同寇边。
  自设河西四郡以后,切断了匈奴与羌的联系。《后汉书•西域传》载:“初开河西,列置四郡,通道玉门,隔绝胡羌,使南北不得交关3) 大兴屯田,是西汉巩固边疆、保障丝绸之路畅通的重大战略措施之一。收复河南,立即与朔方郡募民十万以屯田。特别是河西和漠北战役后,“初置张掖、酒泉郡,而上郡、朔方、西河、河西开田官,斥塞卒六十万人戍田之”(《汉书•食货志》)。仅酒泉、张掖以北的居延一带就有田卒18万人(《史记•平准书》)。汉武帝大规模地进行屯田,这是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措施。它不仅满足了数10万汉军的粮糈供应,保证了边境安全和丝绸之路畅通,而且成为西汉经营西域的前进阵地和后勤供应基地。没有河西四郡的设置,没有河西的屯田,西汉统一西域,“汉之号令班西域”,是不可能实现的。
  河西兴屯田,为以后西域屯田积累了经验,应该说,西域屯田是河西屯田的继续。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

相关人物

汉武帝刘彻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