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各民族共同开发和建设新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839
颗粒名称: 三、各民族共同开发和建设新疆
分类号: K921
页数: 2
页码: 6-7
摘要: 本文记述了各民族共同开发和建设新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距今2 500多年前,当时中原正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新疆正值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活动在天山南北的民族,主要有塞人、羌人、姑师人、汉人及月氏、乌孙、匈奴等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对发展新疆的经济、文化和历史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关键词: 新疆 开发 建设

内容

三、各民族共同开发和建设新疆新疆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区。距今2 500多年前,当时中原正处于从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春秋战国时期,此时,新疆正值从原始社会向奴隶制社会过渡。活动在天山南北的民族,主要有塞人、羌人、姑师人、汉人及月氏、乌孙、匈奴等众多的民族。这些民族对发展新疆的经济、文化和历史都作出了自己应有的贡献。
  塞人:原名“允戎”,游牧于天山以北包括阿勒泰到巴尔喀什湖以东、以南的广大地区。在伊犁河流域的新源,天山腹地阿拉沟、尼勒克县及天山以南的吐鲁番等地,都发掘出了塞人的墓葬地,并且在帕米尔也有他们的足迹。塔里木盆地边缘,主要是一些定居在绿洲上的塞种人。汉初“城郭诸国”的居民,大约就是在这个时期延续下来的。从发掘出土的铜器、金箔、银饰以及其他随葬品中可以看出,此时塞人的生产力较原始共产主义社会大大提高,已开始步入奴隶制社会了。
  羌族:传说在古代有个名叫三苗部落的,从长江、淮河、荆州一带,西迁到敦煌附近的三危山。近人考证,三苗部落的后代,就是后来的羌族。新疆的羌族同西藏、青海、甘肃的羌族是连成一片的。在塔里木南部,还留下了“若羌”这个地名。解放以后还发现了一枚“汉归义羌长”的铜印。
  姑师人(后改称车师):早在公元前1 000年前,就活动在吐鲁番盆地及乌鲁木齐天山北麓的吉木萨尔、奇台等处。他们主要放牧,饲养羊、马、骡,同时种植小麦、胡麻等。在吐鲁番以西的鱼儿沟、鄯善县的苏巴什、奇台县的半截沟、开垦河等处,先后发掘过他们的遗迹。
  月氏人:主要居住在河西走廊到昆仑山一带。这个民族曾经一度是经济实力强大、善于经商、军事上称霸一方的民族,控制过匈奴和乌孙的一部分地区。
  汉族:我国的古代典籍《穆天子传》中记载了周穆王周游天下的事。大意是:公元前10世纪,周穆王驾着八匹骏马拉的车子,到达了新疆的西王母之国。西王母在美丽的瑶池设宴欢迎,周穆王赠送给西王母大批丝绸和贝类,西王母赠给周穆王的礼品有各种良畜和珍奇的植物品种。临别时,双方依依不舍,西王母即席歌曰:“祝君长寿,愿君再来。”这个故事,虽非信史,但却真实地反映了距今3 000年前后中原地区与新疆人民友好往来的事实。
  春秋战国时期,新疆人称内地来新疆的中原人为“秦人”。这是受当时雄踞西北的秦国和秦人的影响。张骞通西域后,汉族人陆续进疆,在轮台、伊循、赤谷都有汉人的足迹。公元前60年西域都护府设立后,汉在西域大兴屯田,汉族人大量进入新疆。西汉时期,绝大多数在塔里木盆地周缘及高昌一带,到东汉时期就发展到天山以北的北庭(今吉木萨尔)一带了,魏晋时期许多汉族人为避中原战乱而涌入新疆。吐鲁番是汉人比较集中的地区,公元460年以后,吐鲁番以汉族人阚氏、张氏、马氏、〓氏为统治者。前后共经历了一二百年。唐在西域的屯田军队有4万余人,还有不少农民前来种植。直到清代,中原汉族人源源不断来到新疆从事屯田生产,从哈密、巴里坤起,北线经奇台、吉木萨尔、乌鲁木齐、玛纳斯直到伊犁、塔城;南线经鄯善、吐鲁番、焉耆、阿克苏直到喀什噶尔,都有汉族人参加劳动生产。
  随着历史的变迁,无论是乌孙人、匈奴人,抑或是维吾尔族人、哈萨克族人、蒙古族人、回族人、柯尔克孜族人、锡伯族人及汉族人,他们都为新疆这块土地的繁荣昌盛作过自己的贡献,新疆和全国一样,它的光辉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都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和开创的。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6.11

本书从古代、近代到当代,系统地记述了新疆屯田的过程及历史背景,从政治、经济、军事、民族、文化的角度,研究与探索上述诸问题.重点研究在西域兴屯田,西域安,丝绸之路畅通;相反,废屯田,西域乱,丝绸之路阻绝的历史规律。 在划分古代、近代、当代三个时期申,近代屯田,本应从1840年鸦片战争后算起,但为了保持清代新疆屯田史的完整性,不致使其割裂开来,使读者能系统、全面了解清代新疆屯田情况,所以就把清代后期新疆屯田也列入古代屯田范围中一并记述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