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回鹘族医学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748
颗粒名称: 1.回鹘族医学
分类号: R-091
页数: 2
页码: 306-307
摘要: 我国维吾尔族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多变的过程。例如,维吾尔族最初信仰萨满教,后定摩尼教为国教,西迁后又改信佛教。公元10世纪后叶,伊斯兰教传入西域,信仰摩尼教、佛教的西州回鹘人又逐渐转而信仰伊斯兰教。从公元11世纪开始,西迁的回鹘人便逐渐废弃古回鹘文而改用阿拉伯字母。公元13世纪初,回鹘人除个别地区外大都成为伊斯兰教徒了。
关键词: 回鹘族医学 医药学 文化交流

内容

我国维吾尔族医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多变的过程。例如,维吾尔族最初信仰萨满教,后定摩尼教为国教,西迁后又改信佛教。公元10世纪后叶,伊斯兰教传入西域,信仰摩尼教、佛教的西州回鹘人又逐渐转而信仰伊斯兰教。从公元11世纪开始,西迁的回鹘人便逐渐废弃古回鹘文而改用阿拉伯字母。公元13世纪初,回鹘人除个别地区外大都成为伊斯兰教徒了。以上虽然谈的是宗教信仰,但其与文化、科学技术、医药卫生之间的关系是至为密切的。因为回鹘族医学也经历了一个很复杂的变迁过程,其内容除了本民族的医药特点外,很可能是包含有汉族医学、吐蕃医学、阿拉伯医学以及吐谷浑、契丹医学在内的一种混合体。
  从上述变迁看,回鹘文医学文献应该是研究回鹘医学在元代及其以前的发展水平的重要依据。公元20世纪20年代,德国吐鲁番考古队发现了一些回鹘文医学文献41,共有201行,记载了腹痛、催产或堕胎、眼痛、狐臭、夜盲、尿闭、腹绞痛、牙痛、白瘢风、失明、头屑、疯、盯貯、气促、死胎、狂犬咬伤、月经过多、疮疖、虫蛀牙、多尿症、疣毒疮、咯血、目浑浊无光、月经迟至、疟疾、难产、乳汁缺少、口眼歪斜、鼻衄、尿血、鼻息肉、感冒、目烂、癣等四十种病症,共五十九张医方;所用药物颇多动物药,如公山羊肉、狗奶、山半胆、鸡胆、兔胆、羊肺、黑山羊肝、乳牛角、绵羊角、黑牛粪、石鸡胆、骆驼尿、鹿角、田鼠胆汁、母猫脂肪、骆驼肺、雪鸡脑髓、麝香、鸡胆汁、鸡蛋、骆蛇肉、人小便、熊筋、狼胆汁、奶油、狼骨、狼舌、奶酪、牛胆汁、兔脑髓、燕子肉、骆驼粪、牛尿、狼粪、蛇皮、蜂蜜、狗毛、兔毛、海狸香、刺猥皮、蛇头、鱼胆等四十余种,其中尤以各类动物的胆汁用得最多。这部医学文献中用植物药等不到三十种,矿物药只有八种,其他为酒类、醋类等,共计作为药用者近百种。
  这里举一二例,如治狂犬咬伤者有处方多种,有服用雪鸡脑髓者,有用狼骨及舌凉干为末外敷者;又如“治眼痛用牛胆、鸡胆、山羊胆、兔胆四者之一,与榆树皮同烧,取其灰和水,敷眼即愈又如治疯人“可将鹿角碾碎,掺入水中喝,可愈42等等。
  到了元代,封建统治阶级出于民族、宗教等种种原因,对维吾尔医学和传入的阿拉伯医学都比较重视。维吾尔医学的发展除其民族固有特点外,更多地吸收了阿拉伯医学。
  西域从唐宋至金元时期,凡归中央统辖时,其医药卫生管理即按中央政令实行,汉族医学往往占居重要地位,吐鲁番发现的大批汉族医药书籍残卷,如《张文仲疗风方》、《神农本草经》、《耆婆五脏论》等,并有丸、散、汤剂之残方出土,都是中原医生、中医药学在吐鲁番影响的重要证据。汉族医学与西域回鹘族医学相互交流影响的证据,则是我们在前面所写过的翻译家安藏,将汉族医学经典著作——《难经》和《本草》等译成回鹘文,其影响自然更为深远。西州回鹘族人民与中原始终保持着比较密切的关系。他们通过朝贡和榷场(政府专卖市场)互市,把常用的药物如乳香、玛瑙、琥珀、硇砂等大量出售给中原和西北的各族人民,在辽上京甚至专门设立了“回鹘营”,作为商人的聚居地,用以换取回鹘族人民所需要的各类物品。在中央政令不能到达时,他们则按其宗教信仰的习惯管理医药卫生。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4年12月

“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