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666
颗粒名称: 第二节 丝绸之路的开辟与畅通
分类号: R-091
页数: 9
页码: 17-25
摘要: 西汉时期的张骞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东汉时期的班超继张骞之后,治理西域,保持了丝绸之路的通畅。他们为增进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中原与西域的政治经济联系,维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关键词: 西汉时期 丝绸之路 文化交流

内容

西汉时期的张骞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东汉时期的班超继张骞之后,治理西域,保持了丝绸之路的通畅。他们为增进汉族和西域各族人民的友谊,加强中原与西域的政治经济联系,维持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建立了不朽的历史功勋。
  汉代时西域是对玉门关以西地区的总称,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狭义的西域是指葱岭以东的广大地区;广义的西域则包括葱岭以西、亚洲西部和欧洲东部一带广大地区。
  西域同内地的联系开始于遥远的历史年代,据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卷一一七《西域土地内属略》记载,唐虞、三代均有交往。
  并且《山海经•大荒西经》、《穆天子传》也对葱岭以东的山川形势和风土物产有较多的记载。
  公元前2世纪左右,西域地区分为三十六国,据《汉书•西域传》卷九六记载,西域诸国“各有君长,兵众分弱,无所统一”,这些国家中大的有几十万人,小的只有几千人。在阿尔泰山以南、天山以北的准噶尔盆地约有乌孙、且弥、蒲类等国,这里水草丰美,人们大多从事游牧业。在天山以南,昆仑山以北的塔里木盆地区域,又分为南道诸国和北道诸国。在塔里木河之北有疏勒、龟兹、焉耆、车师等较大的国家,称为北道诸国;在昆仑山北道大沙漠的南沿有莎车、于阗、楼兰等大国,称为南道诸国。在秦汉之际,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匈奴族已经建立了一个强大的奴隶制军事政权。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冒顿单于乘楚汉相争之机,东破东胡,西攻月氏,北征丁令、坚昆等部,南灭楼烦、白羊,重新占领了河套地区,控制了中国北部、东北部和西北部广大地区,拥有骑兵三十余万,势力十分强大。随着奴隶制的形成和发展,匈奴的国家机构也日益完善。最高首领叫单于,单于之下设左右屠耆王(匈奴以左为尊,左屠耆王继承单于位),左右谷蠡王、左右大将,左右大都尉,左右大当户,左右骨部候,这些都是大贵族,共二十四个,统率全国军队,多的万余骑,少的数千骑。大贵族之下还设有各级军官,有千长、百长和什长;处理政治的有禅小王、相、都尉、当户、且渠等。这些职位都由贵族世袭。单于又将全国疆土分为三部分,左屠耆王统治东边,单于居中直接统治,右屠耆王统治西边。随着国家机构的形成,也出现了刑法和监狱等。
  公元前2世纪初,匈奴冒顿单于征服了西域,设立僮仆都尉,掠夺人口,索取重税,并以此为据点,向西汉进攻,所以西域成为匈奴军事上的据点和经济上的后盾。如公元前201年,冒顿单于发兵围攻马邑,韩王信投降,次年又攻晋阳。刘邦闻讯,亲率三十万大军迎战,被匈奴围困于平城白登山,后采用陈平之计,向单于阏氏行贿,才得脱险。汉初,由于战争破坏,经济急待恢复,政权尚未巩固,无力对匈奴作战。刘邦只好采纳娄敬“和亲”的建议,把汉室公主嫁给单于,每年送去大批的丝绸、粮食、酒等,与匈奴约为兄弟,以缓和匈奴的侵扰。此后的七八十年间,汉对匈奴都采取了和亲政策。
  尽管如此,并不能阻挡匈奴贵族的掠夺,匈奴老上单于率骑兵十四万从朝郡、萧关攻入,前锋到了雍和甘泉,火烧回中宫,汉政府惊慌失措,调十万大军保卫长安,发车骑抵御匈奴;过了八年,匈奴又从云中、上郡各派兵三万骑侵入;景帝时,匈奴骑兵仍不断侵扰。文景时期,对匈奴虽采取和亲政策,但也作了一些防备工作,改革了边防军轮换制度,实行了“募兵备边”政策,并想法移民兴边,增强边防力量,并大力提倡养马,训练众多而精强的军马以扩大骑兵,准备对匈奴进行反击。
  汉武帝即位后,由于中央集权大大加强,国家的经济实力空前雄厚,已无内顾之忧,反击匈奴贵族的条件完全成熟了。同时汉武帝从匈奴俘虏的供词中得到一份极其重要的情报⑫,即汉初,住在河西走廊的大月氏人被匈奴冒顿单于打败,逃到伊犁河流域定居,重新安了家,立了国,后来又被在匈奴压迫下西迁的乌孙人赶走,最后迁往妫水,而且匈奴的老上单于,杀死了月氏王,还按照当时游牧民族的习惯,把月氏王的头骨镶上金玉,做了一只大酒杯,月氏人因此恨透了匈奴单于,想报仇雪恨,却苦于弱难敌强,没有帮手。汉武帝为了反击匈奴,截断匈奴的右臂,乃募人出使大月氏,准备联合大月氏夹击匈奴。汉中成固人张骞,是位守信义、多勇略的人,在武帝的宫中担任“郎”的官职(皇帝的侍从官)。他平时对匈奴问题颇为留心,主张用战斗来回击匈奴的挑衅和侵扰,见到武帝招募的告示,便报名应募。张骞被封为出使月氏国的使节,随员有一百人,其中有一位擅长射箭的匈奴俘虏甘父(又称作堂邑父)。公元前138年,张骞和他的随员们,跨上战马,驱赶着运送行李、礼物的骆驼,开始了艰苦而伟大的西行。在西行的途中,历经千辛万苦。在进入长城外匈奴控制区后,不幸被匈奴骑兵抓去,匈奴的军臣单于要张骞投降,并在匈奴作官,遭到张骞的拒绝,于是张骞及其随员开始了在匈奴的囚犯生活。几年后,军臣单于为了软化张骞,将一名匈奴女子给张骞作妻,并把他们和甘父等随员都弄到靠近西域的西部,为右贤王牧羊。张骞和他的匈奴妻子养了一男一女,匈奴人认为张骞不会逃跑了,于是放松了对他们的监管。趁着匈奴看守松懈的机会,在他们被俘的第十三年,张骞串联好甘父等人,弄了点干粮,偷了几匹骆驼、骏马,利用外出放牧做掩护,向西域方向逃去。他们凭借着在囚禁期间学会的一口流利的匈奴语言,骗过了匈奴骑兵,穿越了匈奴本土的千里草原和沙漠,进入了西域地区;经过楼兰、尉犁国、龟兹国、姑墨国、温宿国、疏勒国,翻越过葱岭,进入大宛国;在大宛国向导的带领下,经过康居国,终于到了寻找了十一年之久的农牧兼半的山国——月氏国。大月氏国王虽然热情地款待了张骞及其随员,但由于他们迁到妫水后,当地土地肥沃,水草丰满,物产丰厚,不愿东归祁连山。张骞等人在月氏国逗留了一年,学到了不少知识,了解了不少情况,接触了安息、奄蔡、条支、身毒、犁轩国等商人,详细了解了各国国情。张骞没有完成劝说月氏与汉朝联合攻打匈奴的任务,只得带着随员返回汉朝。这次为了安全,他们从南道回国。他们从月氏国向东翻越了冰封雪盖的葱岭,走过街市繁荣的疏勒,来到天山北麓,沿南道东行,历经莎车国、于阗国、扜弥国、且末国、楼兰国,翻越祁连山,准备由南麓回国。但在连绵千里的祁连山中,他们不幸又碰上大队匈奴骑兵,再次当了俘虏,又被押送到几千里以北的单于庭。张骞再次被俘的消息传开后,他的匈奴妻子带着女儿找到了张骞,一家人相依为命,过着半饥半饱的奴隶生活。同时,他又打听到甘父就在附近放牧,而其他随员则不知去向。一年多后,乘着匈奴人争夺单于位置内战的机会,张骞带着妻子和甘父一行三人向南逃跑。他们昼夜兼程,克服了难以想象的困难,终于到了长城。长城守卫将士热烈欢迎祖国使者的归来,备了车马,把他们送到长安。十三年杳无音信的使团突然归国了,汉武帝十分兴奋,立刻接见了张骞。张骞说明了大月氏国不肯出兵夹击匈奴的原因,禀告了使团两次被俘经过,详细陈述了十三年来他所周游的西方各国情形。为了奖赏张骞艰苦卓绝的西行探险精神,武帝拜张骞为太中大夫,拜甘父为奉使君。
  汉武帝时期,反击匈奴的战争主要是在公元前133年至公元前119年间进行的。公元前127年车骑将军卫青、将军李息率兵出云中,沿黄河北岸西进,采取避实击虚的战略,迂回到陇西,对河套及其以南的匈奴军队进行大包围,发起突然袭击,匈奴白羊王逃走,西汉完全收复了河南地区,解除了匈奴对长安的威胁。公元前121年,汉武帝派霍去病出陇西,越过焉支山西进,入匈奴境千余里,和匈奴军队短兵肉搏,大获全胜。同年夏天,霍去病第二次西征,越居延泽,攻到祁连山,大破匈奴军,俘匈奴三万余人,河西匈奴贵族损失惨重。公元前119年汉武帝派卫青和霍去病率十万骑兵,分东西两路进军。卫青的西路军从定襄,越沙漠,北进千余里,遇匈奴伊樨斜单于军队,双方交战,至黄昏突然狂风大作,飞沙扑面,卫青乘机对匈奴进行包围,激战至深夜,除单于率数百名骑兵突围远逃外,其余主力全部被歼,汉军直追至赵信城;霍去病的东路军从代郡出兵,深入匈奴境二千余里,跨过大沙漠,同匈奴左贤王接战,大败匈奴,凯旋而归。经过上述三次决定性的战役,匈奴力量大大削弱,无力大举南下。反击战争的胜利,制止了匈奴贵族的残暴掠夺,保护了社会经济的发展,使北部边境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便利了汉与西域的交通。
  公元前119年,汉进军漠北,匈奴向西北退却,依靠阿尔泰山以南各国的人力、物力,和汉朝对抗。因此,彻底割去匈奴右臂的问题,便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公元前115年,汉武帝任命张骞为中郎将(皇帝侍卫统领),率领由三百人组成的使臣队伍,张骞为正使,尚有十余名副使,带着六百匹马,其中三百匹供乘骑,三百匹驮着粮食、衣物和帐篷,以及珍贵的礼物,金光闪闪的黄金和耀眼的丝绸,上万只牛羊,浩浩荡荡第二次出使西域,联络乌孙国共同抗击匈奴。他们渡过滔滔黄河,越过巍巍祁连山,绕过浩淼的盐泽,走过茫茫草原,穿过黄尘滚滚的沙漠,经过西域的都市国家,翻过终年积雪的北山,经过若干日夜的风餐露宿,终于来到山地牧场广阔的乌孙国。张骞到达乌孙时,正遇乌孙国内由于争太子位闹内乱,乌孙昆莫不愿东归祁连山,触犯匈奴,因此原定的联络乌孙,抗击匈奴的目的未能实现。但张骞派出的副使准备好了礼物,分别访问了中亚的大宛国、康居国、安息国、身毒国、大月氏国、大夏国等,扩大了汉朝的政治影响,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收集了各国奇特的植物种子,顺利返回了长安。乌孙国派了数十名使者携带礼物到长安答谢,中亚大宛、大夏等国也派使者,携带各国的珍奇物产来长安回访。通过张骞两次出使西域,有力地促进了中原与边疆的经济文化联系。此后中西交通贸易大盛,使者、商人不绝于道。从此,天山南北成为中西交通的桥梁,西域各地和中原的政治、经济联系日趋密切。从此,“丝绸之路”得以开辟。
  但是,当时匈奴贵族还控制着西域楼兰、车师等国,经常出兵截断汉和西域各地的交通,攻杀汉使,掠取财物。公元前108年汉武帝命赵破奴率军进攻楼兰、车师,并在酒泉至玉门关一带设立亭障,作为供应粮草的驿站和防守的哨所。公元前104年,汉武帝派李广利将军率兵出征大宛,击败大宛后,西域的交通更加畅通,西域各国和西汉的政治、经济往来更加频繁。于是西汉把亭障延至盐泽一带,又在楼兰、渠犁、轮台等地设置校尉管理屯田,这是西汉政府在西域设置的最早的军事和行政机构,为后来设置西域都护创造了条件。公元前59年,匈奴内乱,管理西域事务的日逐王投降汉王朝,汉宣帝任命郑吉作西域都护。据《资治通鉴》卷二六记载:“(郑)吉既破车师,降日逐,威镇西域,遂并护车师以西北道,故号都护。都护之置,自吉始焉。郑吉在西域设立幕府,治乌垒城。从此,西域都护就成为西汉政府固定的行政机构。设置西域都护后,西汉政府对西域有权册封国王,颁赐官吏印绶,调遣军队和征发粮草,这说明西汉时西域已成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自张骞通西域,开辟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后,中原地区的汉族人民和西域的各族人民的经济文化联系日益密切,中原的先进技术不断地传入西域,如中原的井渠法和穿井技术对西域的影响很广泛。井渠法是修龙首渠时发明的,这一技术对土质多沙的西域非常适用,后来流行于西北地区。此外,丝织品、漆器等精美的手工业品大量向西域行销,对西域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西域劳动人民也把自己与大自然作斗争的经验,把自己劳动中的辛勤创造,如繁殖和饲养牲畜的方法,种植瓜果蔬菜和豆类的载培技术传到了中原,丰富了汉族人民的经济文化生活。
  王莽篡权后,西汉中央政府与各民族之间所形成的臣属关系也陷于瓦解状态。匈奴单于利用当时秩序混乱的机会,控制了整个西域及东北的乌桓、鲜卑等族,势力日益强盛。东汉初,匈奴单于经常深入长城以南,进行骚扰掠夺。初建的东汉政权,因忙于内部的争夺,忙于稳定中原的统治,无力对付匈奴的侵扰,一直采取防守为主的策略。当时西域只有西部的莎车国比较强大,它联合南道一些小国与匈奴相对抗,并保护了西汉时的都护及吏士家属数千人。
  东汉建立后,莎车王康就遣使至河西,了解中原动静,表示思慕汉家。公元29年,窦融承制立康为西域大都尉,统属西域五十五国。
  公元38年后,莎车、鄯善等皆遣使向东汉王朝朝贡,并请东汉政府在西域设置都护,西域与中原的联系才又正式沟通。公元45年,车师、善善、焉耆等十八国特遣送侍子,恳请东汉政府派都护。但刘秀因中原初定,无力经营西域,遂送还侍子。在以后的20多年间,西域呈现混乱状态,各种势力互相兼并攻杀,大部分国家则役属于北匈奴。公元73年,窦固等四道出击,大败北匈奴,汉军占领伊吾卢城,设置官禾都尉,屯田戍守并赶走了北匈奴在车师前、后王国一带的势力,着手恢复东汉王朝与西域诸国的政治关系。就在这种历史背景下,班超奉命出使西域。
  当时东汉王朝对北匈奴大举反击,继窦固取得上述胜利之后,公元89年东汉政府又派窦宪、耿秉等会合南匈奴大举向北匈奴进攻,与北单于大战于稽落山,连战皆捷,追击到私渠北鞮海,降者前后达二十余万人,北单于向乌孙逃去,以后北匈奴的一部分逐渐西移,越过中亚细亚迁往欧洲。
  在北匈奴势力在北道受到一定挫折,而南道诸国仍为北匈奴所役属。班超的任务,就是要打通南道。公元73年,班超率吏士三十六人,首先到了鄯善。鄯善王开始很热情,后来态度突然变化,班超了解到是北匈奴使者到达,鄯善王不知所从的缘故,遂以“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的决心,袭杀北匈奴使者一百多人,鄯善为之震服。以后班超又到于阗,于阗王亦杀北匈奴使者而43附于东汉。第二年春天,班超又废掉北匈奴所立的龟兹人疏勒王,按照疏勒人民的愿望,改立疏勒故王子。经过班超的坚决斗争,北匈奴的势力在南道诸国逐一被肃清,使他们摆脱了北匈奴奴隶主贵族的残暴统治。由于班超与北匈奴势力的斗争,符合西域人民的利益,他获得了广泛的支持,取得了胜利。公元75年,汉明帝死,北匈奴又乘机反扑,在匈奴贵族支持下,焉耆等地攻杀西域都护,并联合龟兹、姑墨进攻疏勒。班超孤立无援,处境十分困难。这时东汉政府又撤囬了在西域的屯田吏士,命令班超撤退。疏勒人民不愿班超离开,于阗诸国也坚决挽留。班超中途返回疏勒,重新稳定了南道形势。他克服重重困难,团结于阗、疏勒等国,并与乌孙通好,积极准备力量反击北匈奴的势力。公元90年,大月氏派兵七万越过葱岭进攻疏勒,企图控制南道,班超率诸国军队击退了大月氏的入侵,声威大振,遂乘胜经营北道。第二年,北道的龟兹、姑墨、温宿皆归附东汉政府,班超设西域都护府于龟兹它乾城,并亲自坐镇北道,命西域长吏徐干屯疏勒,与北道相呼应。公元94年秋,班超发龟兹、鄯善等八国兵力七万余人,讨伐攻杀前都护,一直心怀二意的焉耆、危须、尉犁,并俘其王侯贵族。于是西域五十余国,悉皆向东汉政府纳贡内属。从此西域和中原的经济文化联系更加密切,通往西亚各国的“丝绸之路”重新畅通无阻。班超在西域经营三十余年,于公元102年才返回洛阳,不久逝世。
  班超出使之所以能获得成功,就因为它符合汉族人民要求恢复与西域关系的愿望,符合西域各族人民要求摆脱北匈奴的奴役,增强与汉族人民的历史联系的意愿。班超是中华民族著名的民族英雄,他的爱国精神、机智勇敢和坚韧不拔的坚强意志,一直为人们所传诵。
  总之,两汉时期,经过张骞十余年的艰苦努力,历经千辛万苦,终于开辟了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开始了中国与西亚诸国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经过班超三十余年的苦心经营,使“丝绸之路”重新畅通无阻,促进了中国和西亚诸国在政治、经济、文化诸方面的密切交流。正是由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畅通,才促进了丝绸之路医药学的交流。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

出版者:新疆人民出版社

出版地:1994年12月

“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