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淡清香的敦煌民歌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642
颗粒名称: 淡淡清香的敦煌民歌
分类号: I057
页数: 3
页码: 296-298
摘要: 清雍正四年(1726年),川陕总督岳钟琪见敦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宜于垦荒,于是奏请清政府,移甘肃56州县移民2405户来敦煌屯垦。这些移民来敦煌后兴修水利,新开垦良田12万亩,使荒芜百年的敦煌变为平畴沃野、树木繁茂的绿洲耕区。 平畴沃野、树木繁茂的绿洲耕区。甘肃56州县2405户移民也带来了青海花儿、陇东道情、陕西秦腔、眉户等地方特色鲜明的戏曲、歌曲和民间小调, 在生产生活中,这些戏曲、歌曲和民间小调融合荟萃、交流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敦煌民歌。
关键词: 敦煌 地方 民歌

内容

清雍正四年(1726年),川陕总督岳钟琪见敦煌土地肥沃,水源充足,宜于垦荒,于是奏请清政府,移甘肃56州县移民2405户来敦煌屯垦。这些移民来敦煌后兴修水利,新开垦良田12万亩,使荒芜百年的敦煌变为平畴沃野、树木繁茂的绿洲耕区。甘肃56州县2405户移民也带来了青海花儿、陇东道情、陕西秦腔、眉户等地方特色鲜明的戏曲、歌曲和民间小调, 在生产生活中,这些戏曲、歌曲和民间小调融合荟萃、交流碰撞,形成了独特的敦煌民歌。
  敦煌民歌是勤劳朴实的敦煌人民在长期的生产生活中创作的,生活气息浓厚,曲调优美动听,歌词朗朗上口。流传下来的作品主要有《闹王哥》《绣荷包》《等郎君》《送大哥》《放风筝》《担水》《对花》等,以歌唱爱情主要题材,也有神话故事、历史传说、社会生活等。
  敦煌民歌就地取材,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自然亲切。许多民歌的歌词都按照自然规律编排,如《闹王哥》就从一月唱到了十二月,自然流畅;《等郎君》就从晚上的一更唱到了五更,符合自然规律;《对花》中男女对唱则按一年四季变换一问一答。
  敦煌民歌歌词精炼,从不拖泥带水。歌词都是从群众生活的日常用语中提炼出来的,其特点是顺畅自然,生动形象。
  敦煌民歌是陕北民歌、青海花儿、陇东道情、陕西眉户等艺术形式交融荟萃的产物,集中了各类唱腔的精华,所以曲调悠扬婉转、韵味浓厚、俏丽飘逸、优美动听(图16)。
  敦煌民歌具有民间艺术的自然美、质朴美,像一朵田野中开放的小花,散发着淡淡的清香。听唱调,委婉动听、隽永清新;听念白,字字珠玑, 句句生辉。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