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莺歌燕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635
颗粒名称: 第七章莺歌燕舞——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
分类号: G112
页数: 31
页码: 283-311
摘要: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关键词: 敦煌 文化 非遗

内容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大的特点是不脱离民族特殊的生活生产方式,是民族个性、民族审美习惯的『活』的显现。它依托于人本身而存在,以声音、形象和技艺为表现手段, 并以身口相传作为文化链而得以延续,是『活』的文化及其传统中最脆弱的部分。
  敦煌不仅保存有驰名中外的敦煌石窟艺术和藏经洞出土文物,也不仅保存有大量的文化遗址和遗物,同时还传承有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敦煌彩塑制作技艺、敦煌壁画制作技艺、敦煌曲子戏、敦煌剪纸、敦煌民歌、敦煌民间谚语、敦煌民间笑话、敦煌民间故事、敦煌庙会、敦煌社火和敦煌打铁花等,内容非常丰富。在对敦煌市各乡镇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的『拉网式』全面普查中,便收集到敦煌曲子戏原始手稿45万字、敦煌民间故事原始手稿12万字、敦煌民间谚语680条、敦煌民间笑话原始手稿6万字、敦煌社火原始手稿8万字、敦煌民间戏曲音乐115首等。这些项目遍布在敦煌市9个乡镇55个行政村和11个城市社区。
  敦煌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敦煌文化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内容,它不仅有助于我们全面了解和深入研究敦煌文化,有助于探讨敦煌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同时也有助于推动今天的经济和文化建设。例如敦煌曲子戏《全家福》,可能与藏经洞出土的敦煌变文《韩擒虎话本》之间有一定的渊源关系。又如敦煌两千年来延续不断的水利设施建设和灌溉用水管理制度,则反映了敦煌历代政府和官员对民生问题的高度重视和行之有效的管理。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