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富的肉食与乳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58
颗粒名称: 丰富的肉食与乳品
分类号: K879.41
页数: 3
页码: 116-118
摘要: 敦煌地区南靠祁连山,甘泉河流域是农业分布区,农业区周围大部分是沙碛地带,在甘泉河、都河下游河流浸出低洼带,积水成湖,形成一批湖泽、草滩,是放牧的良好场所。另外,苦水流域和甘泉河上游地区,也是当时敦煌的主要畜牧区。
关键词: 敦煌 壁画 中国

内容

敦煌地区南靠祁连山,甘泉河流域是农业分布区,农业区周围大部分是沙碛地带,在甘泉河、都河下游河流浸出低洼带,积水成湖,形成一批湖泽、草滩,是放牧的良好场所。另外,苦水流域和甘泉河上游地区,也是当时敦煌的主要畜牧区。
  畜牧业不仅为敦煌人提供了皮、毛、畜力等不可缺少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原料,同时也为敦煌人提供了大量的肉食和乳制品。饲养的牛、羊是人们食用肉的主要来源,敦煌藏经洞出土文献中有在赛神、做工、踏舞、盖房等仪式上宰杀牛、羊的记录。
  乳品也是敦煌人喜爱的饮食品。敦煌文献中有不少敦煌人食用奶酪的记载,如P.2049v《净土寺直岁保护牒》载:“面贰斗,两件付义员取乳酪用。……面贰斗,官窟下彭时付善子取乳酪用;面贰斗,僧官没时,付义员取乳酪用。”
  敦煌壁画中有形象生动的放牧图,如中唐第238窟西壁龛内南侧《善事太子入海品》中描绘善事太子被刺瞎双眼后,孤独一人坐在道路中间,这时有牧人驱赶一群牛随逐水草,牛王恐怕牛群践踏太子,用四足骑跨太子身上保护,并且舔出眼中竹刺。此图以湖泽、草滩为背景,群牛形象写实、生动,是当时敦煌地区牧区的真实写照(图 107)。
  敦煌壁画中也有宰牛的画面。如北周第296窟窟顶南披《善事太子入海品》描绘善事太子出游遇见一屠户正在宰牛的情景,屋外一穿犊鼻裤的屠户手拿尖刀,屋内一被开膛剥皮的牛四脚朝天躺在地上,旁边一个被砍下的牛头扔在牛皮上,炉上锅内翻滚的开水热气腾腾,画面非常生动形象(图108)。
  敦煌壁画中也有不少卖肉的画面,如晚唐第85窟窟顶东披《楞伽经变》中,画一肉铺,铺内挂肉,铺外置两案。一案上放着一只被屠宰剥皮后的整羊,案下一灰狗似吃饱后蜷伏;案侧另有一黑狗昂首卧地,贪婪地窥视着案上之肉。肉贩站在另一案后面,正操刀剔骨割肉,而双目则怒视那条黑狗。画面真实记录了中世纪沙州肉市的情景(图 109)。
  壁画中也有情节生动的挤奶图,如中唐第159窟东壁《维摩诘经变》中绘释迦病卧,弟子阿难持钵为其乞乳的故事。画面左侧绘一山庄,门口立一男子和一手捧奶钵的中年妇女。阿难立其前,持钵乞乳。维摩诘站在阿难身后。画面右上侧绘一大母牛,腹下蹲一妇女正在挤奶。 母牛张嘴摇尾,呼唤面前的小牛;小牛仰头踢蹄,拼命往前奔,然颈有套索被一男孩用力拉着,不让牛犊前去(图110)。
  狩猎也是敦煌人肉食的补充。敦煌地区有很多野兔、野胳驼、黄羊等, 这些都可能是古代敦煌人的重要肉食来源。
  敦煌人偶尔也可能吃鱼,P.2666《奇方》中有一则方子:“人吃鱼, 骨在咽中,不上不下,烧鱼口作灰服之,即差。” P.4400中记载敦煌的统治者祭祀时供献的食物中有“干鱼、鹿肉”等。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