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女性的面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47
颗粒名称: 唐代女性的面妆
分类号: K879.41
页数: 6
页码: 079-084
摘要: 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女性出于爱美之心和追求时尚,在脸上精心做各种妆饰。因此,开额、画眉、制蝉鬓、涂胭脂、抹铅粉、点口脂、晕额黄、 贴花钿、画花子等妆饰成为当时的时尚广泛流行。
关键词: 敦煌 壁画 中国

内容

敦煌壁画中的唐代女性出于爱美之心和追求时尚,在脸上精心做各种妆饰。因此,开额、画眉、制蝉鬓、涂胭脂、抹铅粉、点口脂、晕额黄、 贴花钿、画花子等妆饰成为当时的时尚广泛流行。
  开额,就是把额前的头发剃掉,让发际线上移,使得额头部分变大。 这相当于在额头上腾空了一个宽阔的舞台,舞台上由那对描画出来的眉形唱主角。
  唐代妇女画眉之风非常流行,唐玄宗曾命画工绘《十眉图》。敦煌壁画中的眉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长眉,以黑或黑与石绿画成,即白居易《上阳白发人》诗中所谓“青黛点眉眉细长”。初、盛唐时期所绘的菩萨和女供养人多作此种黛眉或翠眉,通称娥眉。如初唐第329窟、中唐第159窟、晚唐第138窟中的女供养人(图44)。
  一类是短眉,元稹《有所教》一诗中说:“莫画长眉画短眉,斜红伤竖不伤垂;人人总解争时势,都大须看各自宜。”可见各式各样的短眉,也是盛唐时期的一种时妆。盛唐第130窟都督夫人一家及侍婢,均作短眉,宽而浓(图45)。此类短眉也见于晚唐第107窟的女供养人和藏经洞出土的绢画《引路菩萨》中的仕女等。
  蝉鬓,古代妇女的一种发式,据记载最初由魏文帝曹丕的宫人莫琼树所制,它是两鬓的装饰,将两鬓梳得很薄而透明,形如蝉翼,故称“蝶鬓”。古诗中形容妇女经常有“云鬟雾鬓”之句,薄而透明的蝉鬓与厚而高实的发式结合与对比,使妇女的发型富于变化而别致。因此,蝉鬓既是发式也是面饰。隋唐时期流行蝉鬓,隋薛道衡《昭君辞》:“蛾眉非本质,蝉鬓改真形。”唐白居易《长相思》:“深画眉,浅画眉,蝉鬓鬅鬌云满衣。” 敦煌壁画中如初唐第71窟北壁《阿弥陀经变》中的菩萨、盛唐第445窟南壁《阿弥陀经变》中的伎乐、盛唐第45窟北壁“未生怨”中的侍女、 榆林窟中唐第25窟北壁“老人入墓”中的妇女,其两鬓似梳饰蝉鬓(图 46)。
  唐代妇女多使用胭脂,李贺《贺复继四首》:“燕脂拂紫绵。”岑参 《敦煌太守后庭歌》:“美人红妆色正鲜,侧垂高髻插金钿。”敦煌曲子词《柳青娘·碧罗冠子》中亦云:“故作胭脂轻轻染,淡施檀色注歌唇。”敦煌壁画中的女子涂胭脂,多涂在面部的两颊, 绘成蛋形,如莫高窟盛唐第217窟的仕女、 中唐第159窟和晚唐第9、12、138、144 窟中的女供养人两颊均涂胭脂晕染(图 47),亦如敦煌曲子词《南歌子·奖美人》 所描述:“翠柳眉间绿,桃花脸上红”。
  (P.3137) 抹铅粉,唐白居易《代书诗一百韵寄微之》 云:“铅粉凝春态,金钿耀水嬉。”王仁裕《开元天宝遗书》记载:“宫中嫔妃辈,施素粉于两额,相号为泪妆……”南宋吴文英《花犯•郭希道送水仙索赋》亦云:“小娉婷清铅素靥,蜂黄暗偷晕,翠翘攱鬓。”莫高窟如中唐第159窟《挤奶图》中手捧钵站立门前的妇女(图48)、盛唐第217窟《得医图》、第45窟《未生怨》故事中的妇女, 脸部多涂素粉,不施胭脂,头上也多不作钗饰。这种素妆更显得自然妩媚,玉骨轻柔,正如敦煌曲子词《浣溪沙·髻绾湘云》 所云:“髻绾湘云淡淡妆,早春花向脸边芳。”(P.2838)
  点口脂,又叫点唇,就是以唇脂涂抹在嘴唇上。点唇早在先秦就已兴起, 然而直到唐代,它才特别地为女性所垂青。唐代崔颢《卢姬篇》诗云:“卢姬少小魏王家,绿鬓红唇桃李花。”敦煌曲子词《内家娇•丝碧罗冠》亦云“嫩脸红唇,眼如刀割,口似朱丹。”(P.2838)敦煌壁画中的菩萨、供养人等人物画像,多以朱红点染嘴唇,形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口唇薄小,如晚唐第138窟、144窟、9窟的女供养人(图49),盛唐第130窟都督夫人及其女儿、盛唐第45窟《未生怨》中的妇女、敦煌藏经洞出土的绢画《树下说法图》中的女供养人等均为樱桃小口。另一种口唇厚圆,唇型突出, 唇色鲜艳,如晚唐第9窟中的天女(图50)。
  晕额黄。南北朝至唐时,妇女爱在额间涂以黄色,作为点缀。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戏赠丽人》诗:“同安鬟里拔,异作额间黄。”唐李商隐 《蝶》诗:“寿阳公主嫁时妆,八字宫眉捧额黄。”据文献记载,妇女额部涂黄主要有两种方法,一种为染画,一种为粘贴。染画是用毛笔蘸黄色染画在额上,如新疆吐峪沟出土的唐代绢画中的侍女额间所绘(图51)。 粘贴法较染画法容易,这种额黄是用黄色材料剪制成薄片状饰物,使用时粘贴于额上即可。由于可剪成星、月、花、鸟等形,故又称“花黄”。南朝陈徐陵《奉和咏舞》诗“举袖拂花黄”,北朝《木兰辞》“当窗理云鬓, 对镜贴花黄”,唐崔液《踏歌词》“翡翠贴花黄”等,都指的是这种饰物。 严格说来,它已脱离了染额黄的范围,更多地接近花钿的妆饰。
  贴花钿。花钿是贴在眉间或脸上的妆饰。关于花钿的起源,据宋·高承《事物纪原》引《杂五行书》说:南朝“宋武帝女寿阳公主,人日卧于含章殿檐下,梅花落额上,成五出花,拂之不去,经三日洗之乃落,宫女奇其异,竞效之”,因故称之为“梅花妆”或“寿阳妆”。古时候做花钿的材料十分丰富,有用金箔剪裁成的,还有用纸、鱼鳞、茶油花饼做成的, 甚至蜻蜓翅膀也能用来做花钿!花钿的颜色有红、绿、黄等;形状除梅花状外,还有各式小鸟、小鱼、小鸭或各种图案。如晚唐第138窟的女供养人,两鬓抱面,额上绘有对称的如扇状的五个花瓣,花瓣中心为绿色心形,在眉梢处也绘有同样的花瓣,两颊涂淡赭黄晕染,鼻子两侧的晕染处绘有对称的展开双翅作飞翔状的飞鸟,在嘴角两边也绘有对称的站立小鸟,另外还散落点缀着几颗宝石般的绿色圆点,真可谓丰富多彩(图52)。
  画花子,是用各种颜料画在眉间或脸上的妆饰。如敦煌初唐第220窟东壁《维摩诘经变》中的天女,额间就画有一硕大的云头花钿(图53); 又如中唐第231窟东壁《维摩诘经变》中的吐蕃侍者,其额、鼻、脸部都画有花子(图54)。
  从敦煌壁画中唐代女性的面妆情况,可以看到在追求时尚方面,古代妇女非常愿意花费大量的精力、时间,借此提高自信心,增添生活情趣。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