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第61窟《五台山图》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43
颗粒名称: 五代第61窟《五台山图》
分类号: K879.21
页数: 4
页码: 071-074
摘要: 五代第61窟西壁的《五台山图》,更值得一睹。此图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高3.42米,宽13.40米,面积达45平方米之多。
关键词: 敦煌 石窟 艺术

内容

五代第61窟西壁的《五台山图》,更值得一睹。此图是莫高窟最大的佛教史迹画,高3.42米,宽13.40米,面积达45平方米之多。
  画面上部绘山恋起伏,五台并峙,正中一峰最高,榜题“中台之顶”,两侧有“南台之顶” “东台之顶”等四座高峰。空中祥云环绕,神迹显化。峰前山间,遍布大大小小的塔寺庐庵,以及发生在此山的各种故事遗迹等。其间有讲经的高僧、朝山的香客、打柴的樵夫等。
  画面下部绘北起镇州(今河北正定),南至太原,中经五台县城,朝拜中台文殊大殿的两条进山大道。其间穿插了许多现实生活场景,如朝山、送贡、行脚、商旅、刈草、推磨、舂米、 饮驴、牵驼等,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生活场景。有肩挑叫卖的小商贩,有骆驼载送货物的商队,有单人独骑的朝山人,也有配足干粮酒水携带全家上山进香的虔诚信徒,还有耀武扬威的士兵队列和出行的官员,甚至还有来自湖南的“送贡入山,遍给诸寺”的送供使。路边的旅舍、酒店茶肆,迎来送往,忙忙碌碌,一派繁荣景象(图35)。
  第61窟的这幅巨型《五台山图》,是依据唐代五台山真实地理位置和现实生活所绘制的,其图中所绘的城市、道路、寺院等在史料中都有记载。 如此形象具体的地理环境,如此生动真实的生活情景,竟出现在远隔千山万水的敦煌,岂不令人惊叹? 其实,莫高窟中之所以出现大量的《五台山图》,正是敦煌人民心系中原的真实反映。如敦煌遗书P.3644《礼五台山偈四首》中所说:“天长地阔杳难分,中国中天不可论,长安帝德谁恩报,万国归朝拜圣君。…… 愿身长在中华国,生生得见五台山。”又如S.6631《游五台山赞文》中云: “国立何物最唯高,游五台;须弥山上最唯高,游五台……努力前头心决定, 游五台。”又如S.6551卷子中记载一位甘州(今甘肃张掖)的高僧,曾东攀五台山,西登牛头山(今新疆于阗)等圣地。又如P.3718、3928卷子记载敦煌高僧海印于公元920-925年前往中原巡礼五台山等佛教圣迹, 并受到当朝皇帝的召见。这些文献都是五代时期的写本,字里行间,反映了当时敦煌人民对五台山的向往和崇拜,和渴望回归中原的心情,以及当时五台山与敦煌、于阗等地之间的密切交往。
  五台山与于阗之间,还有一种特殊的关系,也反映在壁画之中,那就是第61窟《五台山图》中所描绘的寺院中,有一处“贫女庵”。据《广清凉传》记载,文殊菩萨曾化为一贫女,“携抱二子,一犬随之”, 到五台山“大孚灵鹫寺”赴斋, 遭遇到僧人“叱之令去”,于是贫女“倏然化身,即文殊像, 犬为师子,儿即善财及于阗王。 五色云气,蔼然遍空”,僧人“恨不识真圣……尔后,贵贱等观, 贫富无二。遂以贫女所施之发, 于菩萨乘云起处,建塔供养”。 莫高窟第220窟于后唐同光三年(925年)绘在甬道北壁的《新样文殊变》,图中绘文殊右手持如意,端坐于青狮宝座之上;于阗国王头戴红锦风帽,高鼻,虬髯,身穿朱红袍,足履毡靴,手握缰绳,两腿叉开,作制止狮子前进状;狮子回头张望,互相呼应。于阗国王为文殊菩萨牵狮, 表明当时于阗和敦煌地区热烈崇拜文殊菩萨的情况,以及和五台山乃至和中原朝廷的密切关系(图36)。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