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僧洪辩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530
颗粒名称: 高僧洪辩
分类号: K879.21
页数: 3
摘要: 敦煌之所以闻名于世,与一个洞窟有关,那就是著名的敦煌藏经洞。而这个洞窟则与晚唐时期敦煌的佛教领袖洪辩有关。
关键词: 敦煌 石窟 艺术

内容

敦煌之所以闻名于世,与一个洞窟有关,那就是著名的敦煌藏经洞。 而这个洞窟则与晚唐时期敦煌的佛教领袖洪辩有关。
  洪辩,俗姓吴,唐代敦煌僧人。幼时出家,有辩才,谙蕃语,传译佛经, 精研唯识。吐蕃统治时期被任命为沙州释门都法律兼摄行教授,但他暗中却积极帮助敦煌豪族发动汉族人民推翻吐蕃统治。张议潮起义时,洪辩率弟子支持,并派弟子慧苑、悟真充当张议潮申奏河西归唐的秘密入朝使者, 促进失陷的河西尽快回归大唐。大中五年(851年),唐王朝为了奖励洪辩的功勋,敕封他为“河西释门都僧统”和“沙州僧政法律三学教主”, 并赐紫衣及各色绢续信物。 洪辩去世后,人们为了纪念他,在莫高窟第16窟甬道北侧开凿了一个小型影窟(即第17窟),并在影窟紧靠北壁处塑造了洪辩的真容坐像。这身坐像高约1米,身着“田相”僧职袈裟,通肩裹体,盘腿结跏趺坐,双手下垂置于腹前,作禅定状;头额饱满,鼻隆颐丰,气度轩昂。炯炯有神的双眼、坚挺的下颁和紧闭的嘴唇,凸显出这位具有远见卓识、性格刚毅的僧官过人的智慧和勇气(图18)。
  影窟西壁嵌有一块石碑,碑文分上中下三段:上段刻唐宣宗大中五年敕河西释门都僧统洪辩的告身,中段刻唐宣宗诏书,下段刻唐宣宗所赐信物名牒。
  在洪辩塑像后面两侧的墙面上,分别绘有一身近侍女和一身比丘尼, 身旁各绘有一株菩提树。菩提树繁茂,郁郁葱葱;树身苍劲多节,藤蔓缠附。 西侧之树上挂一皮革挎包,树下的侍女头饰双髻,身穿圆领开岔长衫,腰系带,右手握杖,左手托长巾,表情宁静中带有几分忧伤,显露出谦恭温顺的性格和对主人洪辩的怀念之情;东侧之树上挂一净水瓶,树下的比丘尼身穿袈裟,手执双凤纨扇。两树上空有祥鸟飞鸣,暗淡的窟内,颇有空旷山野之感。通过象征佛陀的菩提树和肃立的侍女与比丘尼,以及杖、扇、 包、瓶、巾等这些僧人常用之物,更引起观者对这位德高望重的高僧的深切怀念。
  然而,人们之所以关注这个编号为第17窟的小小洞窟,并不是因为里面塑有唐代高僧洪辩的真容,也不是因为里面刻有唐宣宗的诏书和所赐信物的名牒,而是因为里面曾藏有五万多件的古代文书和一大批美术品等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这些文物的内容,上起晋代,扩于六朝,盛于隋唐, 下迄五代宋初,历时六七个世纪,其内容既有佛教、道教、摩尼教、景教等宗教的文献,也有《周易》《尚书》《左传》《论语》等儒家典籍,还有诗歌、变文、小说、俗赋等文学作品,以及契约、账簿、公文、书信等社会经济资料,《西州图经》《往五台山行记》《诸山圣迹志》等历史地理资料,《全天星图》《紫微垣星图》《伤寒论》《食疗本草》等天文、 医学资料,以及大量的藏文、回鹘文、于阗文、粟特文等少数民族文字资料等,涉及自晋至宋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