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敦煌文化》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490
颗粒名称: 前言
页数: 1
页码: 1-2

内容

这是一本全方位介绍敦煌文化,面向广大民众的普及性读物。
  敦煌,位于河西走廊的最西端,地处东经92°13′~95°30′,北炜 39°40′~41°40′之间,是甘肃、青海、新疆三省(区)的交汇处,东有三危山,南有鸣沙山,西面是沙漠,与罗布泊相连,北面是戈壁,与天山余脉相接。敦煌位于古代中国通往西域、中亚和欧洲的交通要道——丝绸之路上,曾经拥有繁荣的商贸活动。
  说起敦煌,人们大多会联想到敦煌壁画和彩塑,也知道壁画中描绘有很多身姿优美的飞天,还描绘有很多有趣的佛教故事;也有不少人知道 1900年王道士发现藏经洞,里面的大量文物被外国人劫走。许多人赞叹敦煌是世界艺术宝库,但不知道敦煌不仅是艺术宝库,同时也是文化宝库; 知其为宝,但不知其何以为宝。
  如今,到敦煌参观的游客日益增加,关注敦煌的人也愈来愈多,但是几十年来,介绍敦煌的图书看起来似乎很多,然而大多仍是对敦煌艺术的简单介绍。
  实际上,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 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另外,敦煌地区传承的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如敦煌曲子戏、敦煌剪纸、 民歌、民间谚语、民间笑话、民间故事和庙会、社火,以及传承了两千年的敦煌灌溉用水制度等,是古代敦煌文化的延续,对于我们今天如何推陈出新、古为今用提供了非常有益的参考思路。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所谓“水土”,具体地说就是该地区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即包括与人们日常生活须臾难分的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因此,一个地区的地方特产和名胜古迹,便自然形成了该地区的地方特色,对于该地区人们的风俗习惯、精神面貌等产生重要影响,便由此形成该地区文化的一部分。如敦煌特有的水果李广杏和特有的自然景观月牙泉,便对敦煌人的精神文化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为此,本书分为“弹指一挥间——五千年历史” “一叶一菩提——敦煌石窟艺术” “无言的述说——藏经洞出土文献”“穿越时空——敦煌地区的遗迹、遗物”“吾国之伤心史——文物被掠录”“绿洲新貌——名胜古迹与地方特产”“莺歌燕舞——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七个部分,从不同角度有序地介绍敦煌文化,期望读者能借此对敦煌有一个比较全面的了解。 除了介绍一些必要的常识外,同时尽量举一些具体实例,介绍一些有故事性、趣味性和可读性的内容,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以满足广大民众的阅读需求。
  不过,本书所介绍的内容,仅仅是敦煌文化中的冰山一角而已,只能谓之蜻蜓点水、浮光掠影。
  本书尽可能吸取几十年来敦煌学界的研究成果,并将其通俗化、大众化,即如段文杰先生所云:“弘扬敦煌艺术。”亦如史苇湘先生和欧阳琳先生所云:“请陇右文化跨出象牙之塔,让敦煌艺术走向十字街头。”

知识出处

敦煌文化

《敦煌文化》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6.1

敦煌文化的内容非常丰富,它不仅包含众所周知的敦煌石窟艺术,还包括敦煌藏经洞出土的大量文物,以及敦煌地区遗留下来的其他古代人文遗迹和遗物等,如古代城址、长城、关隘、驿站、冢墓、道路、河渠、寺庙等。这些内容和石窟艺术、藏经洞出土文物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体,它们共同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社会生活, 涉及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哲学、宗教、民族、语言、文学、艺术、 科学技术、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