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谚语和谜语的涵义及特征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482
颗粒名称: 第一节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谚语和谜语的涵义及特征
分类号: I057
页数: 9
页码: 278-286
摘要: 本文描述了丝路少数民族的民间谚语,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民间广为流传。哈萨克族牧民称它是“金子的语言”,维吾尔族农民工匠称它“似泉水般清净,是最精炼的话”,蒙古卫拉特人称它是“最珍贵的语言”,如此等等。
关键词: 传说人物 民间歌谣 民间故事

内容

丝路少数民族的民间谚语,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在民间广为流传。哈萨克族牧民称它是“金子的语言”,维吾尔族农民工匠称它“似泉水般清净,是最精炼的话”,蒙古卫拉特人称它是“最珍贵的语言”,如此等等。今天,我们用较为科学的语言可以这样概括:丝路民族民间谚语是西域少数民族人民群众以其精炼的语句总结自己生产、社会、生活经验的智慧的结晶,是一种含有教育意义、认识作用和富有哲理色彩的民族的民间传言。它是丝路少数民族语言中的精华,是丝路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丝路少数民族民间口头的百科全书。
  纵观丝路少数民族谚语我们看到,它的产生和流传很早就已开始。在民间,各族劳动人民在他们从事集体或个人的生产劳动时,在社会交往和家庭生活中,常常需要一种简洁短小的语句来表达他们关于劳动的种种思想(或是从事某种劳动的想法,或是传授某种劳动经验,或是组织劳动,鼓舞部落中各成员努力劳作的做法,或是对与生产劳动直接有关的生产资料、工具及动植物的某种看法),于是从自己熟悉的眼前事物出发,驰骋自己的想象,运用自己民族独特的思维方式,把蕴涵于事物中的某种规律和哲理,用形象生动的语言表达出来,形成相对固定的语句。这些传神达意的短小句子易为身边的亲人和同伴接受、喜爱,渐渐在他们这个圈子里流传开来。随着时间的推移,又逐渐被使用同一语言的同一民族的人们所熟悉所运用。在传诵的过程中,人们发现这些语句中有些可以用到更广泛的意义上,用以说明或暗示更深刻的事理。这样,人们就又在各种类似的情境中引用它们。久而久之,经过若干代人的锤炼加工,语句渐渐定型,而形成了谚语。谚语在形成过程中,由于民族间的学习、借用、交流,使表达同一思想的谚语以不同的语言表现方式出现,呈现出一语多样的现象,使丝路民族民间谚语更为多彩多姿。
  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很早就受到民族学者的关注,在一些民族著名的经典文献中有着专门的记载。如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流传的民间谚语一部分在《突厥语大辞典》中即可见到。《突厥语大辞典》为11世纪维吾尔族学者穆罕默德·喀什噶里所著。这本辞典的条目,除天文、地理、身躯、饮食、衣服、器用、鸟兽、草木、金石等语汇,以及境域的变迁、民族的迁移、风土人情外,还收录了维吾尔族及中亚其他突厥民族的谚语、格言近三百条。这些谚语至今还流传在丝路操突厥语的民族中。例如,《突厥语大辞典》中记载的谚语“不论多快的刀子,也削不成自己的把子”,在现代哈萨克族民间谚语中则有”刀子虽快,削不成自己的把子;针虽巧,缝不了自己的针鼻”。《突厥语大辞典》中有“人的点子藏在内,马的斑纹露在外”,哈萨克族民间则有“人的点子藏在内,牲畜的斑纹露在外”。在蒙古族早期著名历史文献《蒙古秘史》中记载的七十多则谚语,现在仍在蒙古族民间流传,如“依山居住,牧马人可得帐房住,靠水居住,牧羊人可得饭食吃。”“当白天的眼睛,作夜里的耳朵”等。此外,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在不少少数民族的史诗、叙事诗、民歌等民间韵文作品中存留。如在柯尔克孜族英雄史诗《玛纳斯》,蒙古卫拉特人的叙事诗《成吉思汗的两匹骏马》,维吾尔、哈萨克族的民歌、叙事诗中都可看到民间谚语似明珠在熠熠闪光。
  总之,丝路民族民间谚语来源于丝路各族人民的生活,产生于他们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中,它和丝路民族的历史发展、经济生活、地理环境、风俗习惯、文化传统以及心理状态等有着密切的联系。它犹如一个五光十色的多棱镜,折射出丝路民族各异的精神品格和文化状态,在丝路民族民间文学宝库中占据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位置。
  丝路民族民间谚语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它虽然不及丝路神话、传说、故事、史诗、叙事诗、民歌等那样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画面,揭示深刻的思想主题,塑造感人的民族性格,但它以短小的文体形式,充满哲理的警语式的语言,形象准确全面地反映出丝路各少数民族劳动人民长期积累总结起来的生产生活和社会经验,其内容同样是丰富多采,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我们将其纷繁的内容大体分为二类: 一类:有关自然和生产的谚语丝路各少数民族很早就认识到自然变化与生产和生活的关系极为密切。他们的这方面的谚语早已摆脱了他们自然神话的愚昧和诡谲,形象地反映出他们认识和驾驭自然规律的能力,显示出他们的聪明和才智。如蒙古卫拉特人的气象谚语:“雨前天变凉,雪前天变暖。”哈萨克族牧人的时令谚语:“五月的雨水,挤不完的乳汁。” 反映劳动生产经验方面的谚语在丝路民间谚语中占有相当的数量。其内容与民族的生产方式,劳动类型有着直接的联系。以游牧为主的哈萨克族、柯尔克孜族、蒙古卫拉特人等,其生产谚语主要反映他们的牧业生产,其中尤以写草原、牲畜、放牧接羔等为多。如,“羊是草色,越吃越好”(蒙古族);“你要放牧,就放绵羊,大碗里会飘出肥肉香;你要养狗,得养护羊犬,羊圈里丢不了一只羊”(哈萨克族);“骑马之前,先备好饲料”(柯尔克孜族)。从事农耕生产的维吾尔族、乌孜别克族、回族、锡伯族等,他们的生产谚语所反映的生产劳动内容与前面所述的大相径庭,如,“玉米要种稀,麦子要种密”;“小麦说:你若把我埋进厚雪里,我就把你埋进面粉里”(维吾尔族);“施肥长粮食,不施肥长石头”(乌孜别克族);“长嘴的要吃哩,生根的要肥哩”(回族)。这些农谚反映了他们耕耘、播种、管理等农业生产的各环节,在其农耕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此外,有些生产谚语还反映了一些民族打猎生产活动。如,“猎物要打上,一要善于隐蔽,二要穷追不放”(哈萨克族)。
  二类:有关社会现象和生活斗争经验的谚语这类谚语涉及面较广,不如上述一类那样单纯。首先是反映西域各族劳动人民与封建牧主、巴依、伯克、诺彦①、巴音②、反动宗教头目等剥削者压迫者之间阶级对立的谚语。如,“巴依拿走了粮食,只留下一堆土;穷人用完了力气,只剩下一口气”(维吾尔族);“靠胡大的人会冻死,靠巴依的人会饿死”(哈萨克族);“巴依的家底是偷,穷人的家底是泪”(柯尔克孜族);“诺彦穷了变土匪,巴音穷了变盗贼”(蒙古族);“巴依把他的牲畜挂在嘴边,穷人把他的愁苦挂在嘴边”(塔塔尔族);“当官的吃甜糊面,孤儿们挨木板”(乌孜别克族)等。这些谚语一针见血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及其爪牙对劳动人民残酷剥削,血腥统治的罪恶,展示出尖锐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表现出丝路各族下层人民悲惨的生活境遇和渴望反抗斗争的信念,具有强烈的社会政治意识。其次,是关于处理人际关系以及团结、友谊、爱情等方面的谚语。如,“扯断一根羊毛不费力,拉断一根绳索谈何容易”(维吾尔族);“同乘一条船的人,命是一条”(乌孜别克族);“朋友多的,帮手多”(哈萨克族);“忠诚是爱情的桥梁,欺诈是友谊的敌人”(维吾尔族);“爱情比金子贵”(蒙古族);“团结是力量的源泉,众人的唾液能成湖泊”(塔吉克族)等。这些谚语中有善意的规劝使人得以鞭策和鼓励;有真诚的祝愿使人们在团结友谊中认识群体力量的伟大,增强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有刻骨铭心的誓言愿有情人终成眷属。在这类谚语中还有不少是反映道德、学识修养的谚语。如,“好汉的胸膛里能容下整个鞍马”(蒙古族);“乌鸦不啄同类的眼睛”(塔吉克族);“知识是打开幸福之门的钥匙”(乌孜别克族);“智慧是穿不破的衣裳,知识是取不尽的宝藏”(哈萨克族);“结满果实的树枝总是朝下的,人们会为它搭架;不结果实的树枝总是朝上的,人们会为它修剪枝桠”(维吾尔族);“求知的人把时间当成金子,愚蠢的人把时间当成粪土”(锡伯族)等。
  以上我们对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在内容上进行了一番简要的梳理。从中我们看到,这些来自丝路少数民族的民间谚语确实是劳动人民丰富多采生活经验的总结,反映着鲜明的民族情感和民族性格,展示出丝路民族健康的生活态度和高尚的道德品质,是西域劳动人民生活的教科书。但是,其中也有部分内容消极落后的谚语值得我们注意。如“沙子堆在一起,变不成石头;奴隶聚在一起,也当不成领袖”;“即使什么也不给,也还是巴依好;即使没有吃到口,只要是油就好”(哈萨克族)。类似于这种谚语中的糟粕,主要是历史与剥削阶级思想的影响和劳动人民中落后思想意识作用的结果,在整个谚语中只有极小部分。今天,随着社会制度的变革,它在民间的流传早已终止而成为历史的陈迹。
  丝路民族民间谚语在艺术上同其他地域民族民间谚语相比较有着共同的特征。如,语言精炼、准确、形象、生动。它往往用一两句话就能说出一条经验或表达出一个道理,而且是那样的形象、生动、贴切。在句式上,往往采用短小有力的句式,节奏鲜明,易懂易记,便于流传。这与史诗一类宏篇巨制相比,显得是那样精致小巧。又如在表现方式上,运用排比、对偶、比喻、对比、设问、比拟等多种修辞手法,大大增强了谚语的艺术表现力。但是如果我们进一步地同中求异的话,就会发现丝路民族民间谚语艺术上最大的异处在于它具有的鲜明而浓郁的民族特色。
  谚语是植根于各民族社会生活土壤中的智慧的花朵,由于各民族生活的社会历史自然环境不同,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不同,心理素质、思维方式以及性格特征不同,这些种种因素造成了各民族谚语不同的文化品格。如丝路游牧民族的民间谚语在题材的表现上大多集中在马牛驼羊四畜上。在谚语中有较多的篇幅以牲畜的习性、特征及与牧人劳动的密切关系为内容来阐发对劳动、生活以及社会人生的认识与评价。如,哈萨克族谚语:“马是诸畜之王,骆驼居诸畜之首”;“好马是主人的良伴,好狗是牲畜的良伴”;蒙古族谚语:“马不吃夜草不肥,羊不吃走草不壮”;“人像马,马又像人”等。这些谚语透露出牧人对牲畜的特殊感情,这与我国中原民族和南方民族的有关谚语在内容风格上有很大不同。另外,就丝路少数民族本身看,由于各民族环境和思维方式不同,其谚语也呈现出各异的民族特色,这集中表现在对同一事物思想观念的表达方式上。如,汉族谚语说“一只老鼠坏了一锅油”,意思是说由于个别事物败坏了整体的利益。在丝路少数民族谚语中却有多种说法:维吾尔人说,“一枚羊粪蛋,臭了一锅汤”;锡伯人说,“一个鱼苦胆,糟踏了百锅鱼汤”;而蒙古卫拉特人却说,“落进一根牛毛,一锅牛奶泼掉”。又如,教育人要有谦虚的美德,不要骄傲自满,汉族谚语说,“一瓶子醋不响,半瓶子醋晃”。维吾尔族谚语说,“果实累累的树枝,总是低俯着身子”;哈萨克族谚语则说,“麦子昂首直立,是粒儿不饱,小伙子挺胸叠肚,是没有头脑”。同样要阐明的一个事理,不同民族不同的思维方式和不同的心理素质,导致了不同的取类事物和表达方式,而呈现出缤纷各异的民族特色。
  谜语,在民间文学中是一种特殊的韵文形式作品。它以猜谜的方式,集中地表现出人们的智慧,以培养和测验人们的智力。在我国很早就有关于谜语的记载和研究,东汉《说文解字》中说,谜,“以言,迷”,基本指出它是一种有迷惑作用的语言艺术。在这之前,春秋战国时代的诸子百家文献中就记载有称之为“隐语”的谜语作品,其中荀子的《蚕赋》可为代表。在这之后《汉书·东方朔传》及后来的《文心雕龙·谐隐》直至明末的《黄山谜》等都将谜语这一文体形式专门加以研究和记载。在国外,无论是古希腊神话,还是古代戏剧都将谜语视为重要契机加以运用,“司芬克斯之谜”便是一例。谜语在古代人们社会政治生活中运用是广泛而严肃的。上层统治者和文人,或用以进谏帝王,或帝王用以测验臣民;劳动人民大多用于生活仪式和宗教仪式之中,用于戏谑并不多见。猜谜,在当时成为一种高深的学问。与此相比,西域少数民族的民间谜语并无那种严肃与高深。它以朴实,机锋的风格,以徒口谜语歌的形式流传在民间,以培养人们的智力,活跃人们的思维,丰富着人们的精神生活,它植根于各族人民生活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感情,有着不容忽视的认识教育作用和启发教育儿童,培养检测人们智力的作用。
  丝路民族民间谜语题材比较广泛,包括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事物的现象,根据谜底我们大致分为二类: 物谜。这类谜语大多以具体事物为谜底,在丝路民族民间谜语中以反映与民族生产生活相关的物体,动植物为最多。如: 山洞里有个花牛犊, 花牛犊最怕沙土。(眼睛) ——蒙古族靠呀,靠呀,靠不上, 不靠,不靠,靠上了。(嘴唇) ——柯尔克孜族身高,体长, 细绳一抖,奔向前方。(骆驼) ——哈萨克族一个母亲生下一千个孩子。(种子) ——塔吉克族比马高, 比狗低。(鞍) ——柯尔克孜族肚里有灯, 嘴里有泉。(茶炊) ——柯尔克孜族先放倒,后立起, 捆扎好,再培土。(毡房) ——哈萨克族每家都有弟兄仨, 老大总把气来发, 老二心肠总不佳, 老小日子最富华。(烟袋锅、烟袋杆儿、烟嘴) ——达斡尔族头大得像大皮帽, 脚细得像葡萄枝条。
  肠子在肚子外边, 耳朵长在脚上。(“都他尔”琴) ——乌孜别克族事谜。这类谜语以人们的行为动作和某些自然现象作谜底。如: 脚踩铁梯登上肉山。(骑马) ——蒙古族鞭儿一甩翻波涌浪, 石头一飞奏起动听的乐章。(牧羊) ——塔吉克族兄弟四个的收获, 全都装进一口锅。(挤牛奶) ——哈萨克族冬天睡在山上, 夏天流到河里。(雪) ——柯尔克孜族我的黑羊奔过去, 羊粪蛋直撒过去。(乌云、下冰雹) ——哈萨克族从以上所引谜语中我们看到,丝路民族民间谜语具有语言简炼、形象、生动,节奏鲜明,寓意隐晦,供人猜测等一般谜语的特点。同时,它还具有谜底与谜面巧妙结合呈现出鲜明民族色彩的特点。我们知道,谜语是由谜面和谜底两部分组成。谜面为喻体,是谜语艺术提出的问题;谜底为本体,是谜语的题旨,问题是答案。底面之间由事物的共同点相联系。丝路民族民间谜语与其他谜语不同之处在于:它通过隐喻和暗示的手法,对谜面巧妙地设喻,对所猜测的事物的特征进行民族化的概括与描写,即按照丝路少数民族特有的思维方式,依他们熟悉的事与物为比喻对象,进行符合民族表达习惯的描叙,来提供线索让人猜出谜底。谜语虽然短小,猜测的时间或许也不会太长,但整个思维过程却是民族化的,有种民族文化的共识参与其中。好的民族民间谜语甚至能起到这样的神效:同一民族不相识的人,往往凭一两个谜语中谜面和谜底的问答即能判定是同一部族的人。这种神奇的认同感是来自谚语所具备的鲜明而浓郁的民族风味。如,“水在外面急得跳,火在里面乐得笑”,只有哈萨克人或常年和哈萨克人生活的人才能猜得出这是“茶炊”,而不是“火锅”之类的炊具。又如前面我们引过的“乌云、下冰雹”的谜语,只有在草原上久经风雨冰霜的哈萨克族牧羊人才能准确地理解“我的黑羊奔过去,羊粪蛋直撒过去”谜面的真正涵义,其他民族的人不是不知所云,就是得出令人啼笑皆非的答案。

附注

①②蒙语中指牧主、宗教头目等。

知识出处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丝绸之路民族民间文学研究》

出版者:乌鲁木齐

出版地:1994.11

本文讲述了“丝绸之路”是对远古以来连接亚洲、非洲、欧洲的东西交通道路的雅称。它不仅是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通商之路,而且是东西方文化交流之路,是人类历史上的大动脉。世界历史上的许多重要事件,就发生在这条道路上或其周围地区。几千年来,它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灿烂的一页,而且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它将继续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和积极的推动作用。“丝绸之路”具有数条干线和许多支线,但大致可以分作四条:(一)草原丝绸之路,指横贯欧亚大陆北方草原地带的交通路;(二)绿洲丝绸之路(也有人称作沙漠之路),指经过中亚沙漠地带中片片绿洲的道路;(三)海上丝绸之路,指经过东南亚、印度,到达波斯湾、红海的南海路;(四)西南丝绸之路,指经四川、贵州、云南、西藏、广西而到印度、东南亚以远的通道。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