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峪关路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街巷旧事》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285
颗粒名称: 嘉峪关路
分类号: U412.37
页数: 3
页码: 173-175
摘要: 嘉峪关路东西走向,1999年由兰州飞机场驻地拓建而成,以甘肃省嘉峪关市命名。这里位于兰州东川,东至深沟,西至排洪沟,南至将军山,北至西兰公路(今东岗东路)。
关键词: 城市道路 嘉峪关路 兰州

内容

嘉峪关路东西走向,1999年由兰州飞机场驻地拓建而成,以甘肃省嘉峪关市命名。这里位于兰州东川,东至深沟,西至排洪沟,南至将军山,北至西兰公路(今东岗东路)。由于这里近南山山麓,自南朝北缓慢下降,远离黄河,地势高爽,明清以来,就辟为墓地,有世族巨宦的墓园,平民百姓的坟茔,也多外省人的义园,华表望柱,丰碑断碣,荒冢累累,衰草萋萋,狐兔出没,乌鸦与田鼠相鸣,是人烟稀少的荒凉之区。
  1930年,决定在这里建设兰州飞机场,当局公告迁坟事宜,限定时间内迁坟者有补偿,未迁坟者,均作无主之坟处理。一时间,市民大为惊扰,因为,所迁风水之地难以寻觅,补偿不足,难抵迁坟之费,加之山向不对,时辰不合,民怨甚烈,群起反对。于是一个段子口口相传:“富人怕的共产党,穷人怕的斗价涨,死人怕的飞机场。”当时是共产党员刘志丹在陇东组织游击队,杀富济贫,富人能不害怕?城市穷人整天为吃饭问题奔波,一天到晚担心的就是粮价(斗行的粮价)的上涨。中国人的讲究是亡人入土为安,一个建设工程,涉及成千上万的坟茔,搅得死人不得安宁。当局费尽力气,终于在1932年年初把事情摆平,结果有主的坟迁了,无主的坟平了。有些巨碑高坟也被平了,有道是君子之泽,三世而斩,因为昔日的高官显族衰落了,湮没了。经过一番折腾,于是年5月终于建成甘宁青新地区第一个飞机场,称兰州飞机场,或拱星墩飞机场、东岗机场。机场跑道呈东西走向,长1580米,宽30米,砂石路面。由欧亚航空公司经营,建成土木结构平房,作为电务室、机务室、油库,但无候机室,在兰州城内租用民房,设置办事处,办理客货邮运业务。
  1936年2月29日11时许,一架涂着红膏药的日本飞机在兰州城上空,轰隆隆盘旋数圈后,像大鸟一般在拱星墩机场降落。飞行员田野初和大理正义,陆军武官羽山嘉郎等6名日本军人走下飞机,机场工作人员慌忙询问,日本人说,我们跟省政府于学忠主席认识,前来拜访拜访。工作人员打电话,于学忠说,不认识。工作人员质问,为什么不带护照,擅自入境。日本人言不由衷地答道,日本与贵国自古为兄弟之邦,我们到贵国向来不带护照。然后,大摇大摆地进入兰州城,住在辕门大通旅社。下午4时,他们进省政府谒见省主席于学忠,谈了20分钟告辞。羽山嘉郎向省城新闻记者说,他们来游历,次日取道宁夏、包头飞回北平。日机临启航时,要求加油,并威胁说,不给加油,将要求张家口派几架飞机来接。这些傲慢的日本飞行员既无航空图,又无导航员,飞越中国领空数千里,竟然顺利飞抵西北重镇兰州,而且能够找到督署,可见当时中国国防意识之薄弱,防空设施之空白,也可知日本人情报工作之细致,冒险精神之强烈。实际上,这些日本军人是在借游历之名,行侦察之实,为日后空袭兰州预作准备。 抗战时,拱星墩飞机场成为中国空军与苏联援华空军的军用机场,展开兰州空战,中国战机击落多架日本战机,捍卫领空,保护黄河铁桥。
  1944年6月3日,美国总统华莱士自新疆飞入中国领空,降落拱星墩机场,访问兰州之后飞至重庆。

知识出处

街巷旧事

《街巷旧事》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7.2

本书以城关地区老路老街老巷地名为切入点、出发点,通过探寻它的由来、含义、沿革,侧重搜寻这些地名的今世前身,以及人物、事件、社会百相,等等。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