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桂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团将士名录》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176
颗粒名称: 李庭桂
分类号: E297.2
页数: 5
页码: 255-259
摘要: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优秀品德,理应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关键词: 骑兵团 将士 人物

内容

李庭桂男,汉族,1914年生,河北藁城西刘村人。1929年参加反帝大同盟。
  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藁城西刘村党支部书记、区委委员、县委委员,县委交通员、藁城团县委宣传部长。
  1933年7、8月间,党组织连续遭到破坏,12月,直中特委指定李庭桂负责县委工作,恢复建立了一些党组织。1934年2月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宣传我党主张,替难友写呈状等。
  1937年7月出狱后,即与马玉堂、马桂林、马润章、夏福海等人组织抗日地方武装—藁城抗日义勇军,曾任参谋处长,同年12月改称抗日义勇军第二路第五军,任一支队支队长。1938年2月,改编为八路军一二九师独立支队,任一大队大队长。
  开赴冀南后,奉命组建一地委并任地委委员。同年12月任东进纵队二团一营营长、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1940年赴太行党校学习;1941年2月负重伤住院治疗;1942年4月调任冀南军区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兼电台政委;12月调任一二九师骑兵团政治处主任,后任团长、团政治委员。1948年后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1949年起任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六军政治部民运部长。参加了淮海等战役。
  1937年起任抗日自卫军一支队支队长,八路军一二九师东进纵队二团一营营长、教导员、团政治处主任,冀南军区新七旅二十团政治处主任。
  1942年12月,任冀南军区骑兵团政治处主任。
  1945年2月,任冀鲁豫军区骑兵团政治委员。
  1945年9月,任冀鲁豫军区骑兵团政治委员兼团长。
  1946年3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七纵队骑兵团政治委员。
  1947年3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一纵队骑兵团政治委员。
  1948年5月,任中原野战军第一纵队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兼电台政委。
  1949年起,任第二野战军五兵团十六军政治部民运部长。
  建国后,历任中共贵州安顺地委书记,安顺专署专员,中共贵州省委财贸部部长。
  1959年庐山会议后,被打成“常颂、夏德义、李庭桂反党集团”成员,同年12月调任贵阳钢铁厂副厂长。
  1962年2月,复任省委常委、财办主任。
  1970年,任省革委会副主任; 1975年,任省委副书记,常务副省长; 1984年,任省顾委副主任。
  是第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三大代表。
  1942年底他调任冀南军区骑兵团政治处主任后,用毛主席的指示:“没有文化的军队,是愚蠢的军队,而愚蠢的军队是不可能战胜敌人的。”“应该教育出一大批干部,他们应该有知识,有能力,不务虚名,会干实事。没有一批这样的干部,工人阶级要求的解放是不可能的。”等论述作为指导方针。统一规划,专人负责,课堂讲解,分头练习,以高帮低,灵活多样。从而提高了大家学习的自觉性,并具有初步的自学能力,可以更好地学习军事、政治理论,提高政治觉悟和理论水平。为骑兵团培养出了一批又一批有知识、有能力的工农干部。
  虽然战斗频繁,时有伤亡,新兵不断补充。但骑兵团这个优良传统始终发扬传承。不论新老将士,一直都保持着旺盛的斗志和强悍的战力。
  1985年离休后,他怎么也闲不下来。在他看来,离开工作岗位,并不代表就可以安享清福,人虽老了,仍可以为社会、为国家、为家庭再做些事。
  他经常想起那些已经牺牲的战友,于是决定用手中的笔把那段峥嵘岁月记录下来,留给后人。从此,他把全部精力都投入到了文学创作中,每天除了短暂的休息,就是笔耕不辍。经过几年的艰苦努力,1991年,他主持编写的《铁骑战歌》出版。1995年,他的《李庭桂诗集》面世。从著作里的字里行间,浸透了他对战友的思念、对生活的感悟。
  1997年8月22日9点45分30秒,因病在贵阳逝世,享年83岁。
  李庭桂同志参加革命半个多世纪以来,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忠于党,忠于人民。为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
  他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是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优秀品德,理应代代相传,发扬光大。

知识出处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团将士名录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团将士名录》

出版者:中国博学出版社

本文描述了解放军步兵第8师炮兵团的前身,是全军唯一一支自1936年7月1日成立后,从红军时期、八路军时期、解放军时期,战斗到新中国诞生的建制完整、战功赫赫的红骑兵三团延续而来的红军团。被誉为“红色哥萨克骑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