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怀臣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团将士名录》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171
颗粒名称: 万怀臣
分类号: E297.2
页数: 4
页码: 232-235
摘要: 万怀臣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出生入死、不怕牺牲、作战骁勇、建功立勋。是解放军优秀的骑兵指挥员,他为我军骑兵发展和战术指挥,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军队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关键词: 骑兵团 将士 人物

内容

万怀臣,1901年出生于卢氏县瓦窑沟乡代柏沟村一个贫苦农民家庭。年青时因逃避抓壮丁,离开家乡,四处漂泊,曾在天津港码头做工。
  1935年1 1月,参加红军。
  1936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走上了革命道路。在革命队伍中,他曾任战士、排长、连长、县大队长。
  1939年,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作战参谋。
  1941年,任八路军129师骑兵团1连连长。
  1942年,任冀南军区骑兵团1连连长。
  1944年3月,任冀鲁豫军区骑兵团副团长。
  1946年9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7纵队直属骑兵团团长。 1947年3月,任晋冀鲁豫野战军第1纵队直属骑兵团团长。
  1948年5月,任中原野战军第1纵队直属骑兵团团长。
  1949年2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骑兵团团长。
  1949年5月,任河南省军区骑兵团团长。
  1951年4月,调西南军区组建骑兵部队,并在在西南军区速成中学扫盲学习。后任西南军区第二骑兵师副师长、师长。
  1955年任西南军区达县军分区司令员,同年9月18日被授予上校军衔。
  1957年5月23日离职,1960年1 1月7日离职休养。
  1964年住成都市东城拐干休所。
  1965年5月28日被定为机关行政10级。
  1972年2月22日晚1 1时40分,在成都逝世,享年71岁。
  抗日战争时期,他随129师骑兵团横刀立马,驰骋于冀鲁豫皖苏一带,为冀南、冀鲁豫、豫皖苏等抗日革命根据地建设和对日伪军作战,作出了积极贡献。他担任骑兵团1连连长期间,在冀鲁豫一带,威名远扬,使敌伪甚为胆寒。他担任骑兵团作战参谋时,积极出谋划策,提出建议,并化妆成“算卦先生”潜入武官寨,与部队里应外合,一举夺取了敌伪山东武城县武官寨炸药厂,此次战斗创造了“我军无一伤亡,全歼敌人1个营”的奇迹。
  在解放战争时期,他率骑兵团参加了淮海、进军大西南、解放四川等重大战役。他率领的骑兵团在千里跃进大别山的战略行动中,以铁骑后卫著称。他们以惊人的毅力,大无畏的精神,顽强地通过了没有人烟、没有道路、遍地淤泥、积水没膝的黄泛区,英勇打退了蒋匪军骑1旅和蒋匪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整编1 1师等部的数次追击,出色的完成了掩护刘邓大军主力胜利进入大别山区的任务。
  万怀臣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在战火纷飞的年代里,出生入死、不怕牺牲、作战骁勇、建功立勋。是解放军优秀的骑兵指挥员,他为我军骑兵发展和战术指挥,为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和军队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他在战争年代中,身体多处负重伤,被定为三等甲级残废。在去世火化时,还从他体内取出了隐藏多年的三块弹片。
  他对子女也是严格要求,不搞特殊。他积极响应党的号召,带头送女儿上山下乡。当时《成都晚报》以“老红军送女上山下乡”为标题,专门报道了此事迹。
  他的革命精神和崇高情操,他的优良作风和优秀品德,理应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知识出处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团将士名录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团将士名录》

出版者:中国博学出版社

本文描述了解放军步兵第8师炮兵团的前身,是全军唯一一支自1936年7月1日成立后,从红军时期、八路军时期、解放军时期,战斗到新中国诞生的建制完整、战功赫赫的红骑兵三团延续而来的红军团。被誉为“红色哥萨克骑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