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正文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团将士名录》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168
颗粒名称: 何正文
分类号: E297.2
页数: 6
页码: 214-219
摘要: 何正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为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优秀品德,理应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关键词: 骑兵团 将士 人物

内容

何正文(1917—2000)四川省通江县人。
  1932年参加当地游击队,后改为中国工农红军。1933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4年转入中国共产党。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任红七十三军独立营班长、排长,红第三十一军司令部手枪营排长、副连长,庆阳步兵学校连长兼军事教员。参加了长征。
  抗日战争时期:1937年任游击队大队长,1938年任八路军一二九师随营学校连长、副营长、营长兼主任教员,1939年4月任一二九师骑兵团参谋长、师随营学校训练科科长,1940年任三八五旅司令部队训股长,1941年任七六九团参谋长,太行军区第二、第五军分区参谋长,第六军分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
  解放战争时期:任武沙纵队参谋长兼十八旅旅长,太行军区参谋长,第四军分区司令员,晋冀鲁豫军区第九纵队参谋长,第二野战军十一军三十二师师长。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川东军区参谋长,四川军区参谋长,成都军区副司令员兼参谋长,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九五五年被授予少将军衔,获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是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四次会议常委,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大代表。
  2000年逝世。享年83岁。
  何正文1917年生于四川省通江县一户贫苦农家,不满8岁给地主打零工,读过两年半私塾。
  1932年的一天,何正文的家乡来了红军,一位手拿望远镜的红军问他:“多大了?” 何正文说:“15岁”。
  那位红军大笑着说:“我比你大12岁,该是你大哥哥。” 接着他给何正文讲了不少革命道理,令何正文激动不已,夜不能寐。第二天,何正文就参加了红军,编入了红四方面军73师独立营,后来他才知道这位大哥哥原来是王树声。
  何正文在红军半年升为班长、排长。73师扩编为红31军时,任92师276团排长,后在战斗中负伤,伤愈后任红31军军部手枪营排长、副连长。
  1935年何正文到红四方面军红军大学学习,因在校期间表现出色,引起红军大学校长刘伯承的注意,刘伯承专门听取了何正文关于对连队工作的意见,给了他不少教诲。
  1936年2月红四方面军西进翻越夹金山时,因雪山气候严寒,何正文体力不支昏倒在雪坑里,被指导员胥光义和战友们救起,走过了夹金山。紧接着翻越党岭山,夜宿零下二三十度的半山腰。第二天爬雪山时,指导员胥光义由于过度疲劳陷进了雪窝里,自己无力爬出来,何正文率学员把他救了出来。何正文与胥光义互相救援的动人事迹,一时在部队传为佳话。
  抗日战争期间,何正文先给129师副师长徐向前当参谋。他一度改名何化一。
  有一次刘伯承找他谈话,问他“你不是叫何正文吗?为什么改名叫何化一呢?” 何正文回答说: “当兵打仗嘛,要文干什么,所以就改了。” 刘伯承听了认真地说:“工农干部必须重视文化学习,没有文化是干不好革命的。” 刘伯承多次找他谈话,关心他的学习,指定他读《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三本书,要求他写正楷毛笔字、做日记、写总结。在刘伯承的教导下,何正文成为太行山区四位出类拔萃的优秀参谋之一。
  1942年5月中旬,在粉碎日军对太行、冀南等抗日根据地进行的夏季大扫荡战役中,他率李长林排在十字岭节节阻击敌人,掩护彭德怀、罗瑞卿等首长和最后一批总部人员转移。他们在八路军左权副参谋长的指挥下边打边撤,左副参谋长在战斗中不幸英勇牺牲。
  1947年,何正文在秦基伟的9纵担任参谋长,后出任1 1军32师师长,立下不少战功。1948年4、5月的宛西战役,他协助秦基伟指挥部队将敌围于观音堂地区全部歼灭。共击毙伤敌军1800余人,俘敌2700余人。同年1 1月至翌年1月的淮海战役,他协助秦基伟和李成芳政委指挥9纵,协同二野3纵作战,一举攻占战略枢纽宿县,歼敌12000余人,包括一个师和一个警察总队,切断了津浦铁路,将刘峙兵团分割为南北两大股。继而,9纵又奉命胜利地进行了双堆积围歼战,陈官庄围歼战,为淮海战役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1957年何正文于南京军事学院毕业。文革期间,他过了六年“黑帮”生活,被批斗200余次,仍刚直不阿。
  1973年何正文奉调总参谋部。
  1974年升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副总参谋长,负责全军的军事训练、防化部队建设和外事工作。
  1975年在主持全军参谋长教导队集训时,亲任全军教导队长集训队队长,知名度渐高。他在军事训练工作中加强了部队基础训练,组织了野营拉练,注重夜战、近战训练。
  1980年负责全军体制编制、武器装备、正规化建设、民兵、预备役工作。
  1982年精简整编,何正文牵头拟制了三总部机关人员精简18.2%的方案,邓小平阅后批示:这个方案不是比较令人满意的方案。但可作为第一步进行,以后再进一步研究。何正文为提出了一个不能使统帅满意的方案感到内疚。
  1985年退居二线。
  1988年被中央军委授予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
  建国后,共有29位开国将帅担任过解放军副总参谋长一职,少将中仅胡炜、何正文、刘华清、徐信四人。
  何正文同志的一生,是革命的一生,战斗的一生,光辉的一生。他为人民解放军的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做出了卓越贡献。他的革命精神,优良作风,优秀品德,理应代代传承,发扬光大。

知识出处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团将士名录

《战功赫赫的红军骑兵三团将士名录》

出版者:中国博学出版社

本文描述了解放军步兵第8师炮兵团的前身,是全军唯一一支自1936年7月1日成立后,从红军时期、八路军时期、解放军时期,战斗到新中国诞生的建制完整、战功赫赫的红骑兵三团延续而来的红军团。被誉为“红色哥萨克骑兵”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