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措施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107
颗粒名称: 保护措施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6
页码: 155-160
摘要: 流传六百多年的兰州太平鼓艺术,在民间长期的流传中,民众年复一年地击打太平鼓,却没有得到过系统的调查和整理,只是各街道乡村的民众,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自然而然地保护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部门和一些社会团体对兰州太平鼓艺术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关键词: 民间艺术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流传六百多年的兰州太平鼓艺术,在民间长期的流传中,民众年复
  一年地击打太平鼓,却没有得到过系统的调查和整理,只是各街道乡村
  的民众,在一代一代的传承中自然而然地保护着。新中国成立后,政府
  部门和一些社会团体对兰州太平鼓艺术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西北行
  政大区于1952年初,派记者茹遂初来兰州采访报道群众过春节的情景,
  在闹元宵时,他发现击打太平鼓的场面震撼人心,拍摄了《太平鼓闹新
  春》的照片,将戴武松帽穿白汗褟的鼓手抛鼓凌空、挥鞭击鼓的“鹞子
  翻身”定格,在是年《西北画报》第一期的封底以十六开的版面彩印刊
  登,并加上说明文字,使全国各地读者看到了兰州太平鼓的雄姿。这是兰州太平鼓在全国的初步亮相、初步宣传,也意味着政府部门对太平鼓的关注。群众艺术工作者也开始重视这一独特的民间艺术形式,在打得最好的官园太平鼓队中精选二十个鼓手,经过初步的整理训练,于1952年送往北京表演,参加了天安门广场的游行,接受了中央领导的检阅,大获好评。后来,甘肃省歌舞团的编导袁猛等人敏锐地捕捉到这个信息,深入兰州民间,搜集太平鼓的创作素材,在原来的基础上予以发展、提高:增加了鼓手的动作,美化了动作,并有层次地安排在适当的画面里;为旗手和钹手、锣手也设计了一些动作,使他们根据舞蹈的需要欢舞起来,完成了一台舞蹈《太平鼓》。鼓手们在舞台上翻腾掷击,人舞鼓,鼓带人,人鼓合一,忽而天,忽而地,忽而骑鼓,前后打击,鼓声震天动地,气势磅礴,宏伟壮观,充分显示出兰州人民粗犷浑厚和刚健挺拔的英姿。《太平鼓》于1957年参加全国专业歌舞会演,气势夺人,被文化部选拔进中南海礼堂演出。这是专业文艺工作者最早对于太平鼓创新的一次尝试。1959年,省市文化部门选拔雁滩人民公社鼓手,组成兰州太平鼓队,经过训练,赴北京参加国庆十周年大庆,随游行大军通过天安门广场,表演了“鹞子翻身”等精彩打法,获得高度评价。
  “文革”期间,人们不敢闹社火,不敢打太平鼓,太平鼓濒临消亡的境地。“文革”结束后,又开始闹社火,打太平鼓,一年比一年热闹。 众所周知,太平鼓艺术是由农耕文明养育起来的,具有六百多年历史,它原是一种扎根于民间的强势文化,然而随着现代化、城市化和全球化步伐的迈进,这种文化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土壤越来越薄弱了,原本强势的地位已变得极为脆弱,这是一个无法挽回的大趋势。在这样一种时代背景下,保护太平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已成为时代赋予我们的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然而,关于太平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是一项长期而浩繁的系统工程,为了一代一代切实保护它,就要逐步建立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民众自觉的良好机制。政府主导是根本,它决定着保护工作的规划与管理,为此,国家和省市文化部门采取了一系列保护措施。
  1981年9月,文化部、国家民族事务委员会、中国舞蹈家协会向全国发出联合通知,决定成立《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编辑部,动员、组织全国力量普查、搜集民族民间舞蹈,进而整理编辑,以便切实保护之。1983年1月,经过全国艺术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审定, 《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被列为“六五”跨“七五”计划期间国家重点科研项目。随后,兰州市文化局确定兰州市群众艺术馆担负“兰州卷”的任务。市群艺馆的孙维高、杨兴富等群众艺术工作者,深入县区,访问老鼓手,观看传统太平鼓舞,记录其动作、锣鼓打法、服饰、道具。然后经过整理,编写成《兰州太平鼓》,收录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蹈集成·甘肃卷》中,由中国ISBN中心出版发行。这是对于兰州太平鼓艺术的第一次抢救保护工程,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因为,自60年代中期到“文化大革命”结束,有十六七年,不准闹社火,不准打太平鼓,以致老鼓手不是凋零就是衰老,年轻一代没有见过太平鼓表演,遑论会打太平鼓,太平鼓这种古老的民间艺术面临灭绝的边缘。因此,可以说80年代的这次抢救保护工作是非常及时的,是至关重要的。
  由于是首次搜集、整理,加上经验不足等原因,因而,对于太平鼓的某些动作在描述上尚有失真之处。例如,鼓手都有一把掸子,均用四五块布扎制而成,一般为月白色,均插在系腰后面,一是用来装饰,二是用来打尘土的。可是“兰州卷”把布掸子画作牦牛或马尾巴制作的拂尘(兰州方言叫作“蝇刷子”),进而将其作为道具,让鼓手左手握拂尘,配合右手击鼓作表演。这种做法好看是好看,然而是臆造的,因为传统太平鼓手从来不握掸子抑或拂尘击鼓起舞。当时由于经费短缺,无摄像、照相器材,只好手绘图像,鼓手形象千篇一律,失去了录照老鼓手击打太平鼓表演的宝贵机会,造成了无可挽救的遗憾。
  社会参与是基础,它决定着保护工作的力量和效果。在政府的主导下,充分调动全社会的参与,推进民众的文化自觉,才能形成合力,完成保护工作。
  1990年,兰州市太平鼓学会成立,在政府部门的支持下,广泛联系和团结全市各行各业太平鼓队及民俗研究工作者,从事保护太平鼓艺术的工作。学会曾多次组织兰州太平鼓队到全国各地演出,在兰州举行比赛,在表演中保护,在比赛中提高,扩大了兰州太平鼓的知名度,增强了全社会对于兰州太平鼓的保护意识,政府也加大了保护力度。
  1996年,兰州市人民政府为兰州市太平鼓队拨专款120万元,参加全国第六届“群星奖”广场舞比赛,荣获金奖。
  2000年,兰州市与皋兰县人民政府拨专款120万元,兰州市太平鼓队赴无锡参加“中华鼓王大会”竞赛,荣获“中华鼓王”称号。
  2005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拨专款10万元,三县五区共拨专款20万元,在春节期间举办“兰州市新春社火精品表演”,其中太平鼓是重头戏。7月,兰州市人民政府拨专款8万元,举办了“兰州太平鼓表演擂台赛”。
  进入21世纪,随着经济的发展,国家综合实力的增强,文化意识的觉醒,人民政府加大了保护包括太平鼓在内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力度。2003年3月26日,兰州市人民政府通过了《关于支持“文化兰州”建设若干政策问题的通知》。6月5日,中共兰州市委通过了《中共兰州市委兰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发展先进文化,建设“文化兰州”的意见》。7月,召开全市文化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建设“文化兰州”工作。年内,制定出《“文化兰州”建设规划(2003—2015年)》,其中专列重点建设“兰州太平鼓之乡”的目标,并出台鼓励民营资本投资太平鼓产业的开发政策。
  为了贯彻“文化兰州”的精神,兰州市在第一届至第五届春节文化庙会期间,组织了全市三县五区太平鼓队的竞赛表演。2005年兰州市第五届运动会开幕式上,安排兰州太平鼓队表演。
  2005年6月,兰州市文化出版局将兰州太平鼓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制定了保护计划,由该局负责组织实施。2006年,文化部将兰州太平鼓列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为这个有600多年历史的民间艺术的保护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 2008年在武汉举行第八届艺术节期间,召开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座谈会,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发表讲话,强调: “强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要从娃娃抓起。”并指出: “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课堂、进教材,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持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举措,也是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成功经验,文化部将积极与教育部门协商,出台文件,着力推进这项工作。”
  这无疑是个福音,将兰州太平鼓编入教材,走进课堂,让娃娃们从小就熟悉太平鼓,喜欢太平鼓,爱打太平鼓。这样做,必将使兰州太平鼓得到切实有力的保护,使之传承生生不息、永续发展。

知识出处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为兰州太平鼓的介绍,主要从历史渊源、传承发展、文化内涵、保护价值与措施、传承人、兰州太平歌与烟歌子等方面对兰州太平鼓做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