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传统太平鼓手的装饰及道具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047
颗粒名称: 兰州传统太平鼓手的装饰及道具
分类号: K892.24
页数: 9
页码: 088-096
摘要: 新中国成立后,无论是太平鼓手的服饰,还是太平鼓的色彩和图案,都逐渐发生了一些变化,以1952年春节闹社火的太平鼓队为例:鼓手依然戴黑色武松帽,但省去了帽边的英雄胆及风轮子。不戴眼镜。不穿黑色紧身靠,却穿白布汗褟,系红绸系腰,不打虎抱头结,而垂下两条尺许飘带。不挂眼镜盒子,后背仍然插着掸子,不再是月白色布做的,换为红布的。依然是黑布大裆“猴儿打伞”裤,便于踢腿打鼓。穿黑布袜子,黑布鞋,少了“牛舔鼻子”双捻子。鼓身髹为红漆,正中金粉绘“狮子滚绣球”,两端金粉绘制“富贵不到头”花边。鼓面保持牛皮本色,剔除了“太极图”和八卦。
关键词: 民间艺术 风俗习惯 中国

内容

20世纪50年代以前,讲究的太平鼓手一身黑色装束,佩戴时尚佩件:戴黑色武松帽或黑色燕青帽,右侧插一个风轮子,在春风吹拂中,不停旋转,五彩缤纷,炫人眼目。都戴蚂蚱腿大椭子石头黑色或茶色眼镜子。贴身穿缠腰子,从外衣领口露出。在系腰前面吊着鲨鱼皮的眼镜盒子,盒子上下套合;在系腰背后插着新购月白色布做成的掸子,挂着一个黄铜鞋拔子。鼓手何以携带掸子或鞋拔子呢?这还要从兰州的气候和服饰说起。昔日兰州满城四关都是土路,下雨满街泥,晴天一层土,而且晴多雨少,尤其是冬天,冻结的路面上是数寸厚的浮土,一走路就是两腿土,进门先要掸土,掸子是日用必备物。鼓手更是里里外外一身新,为了保持整洁,停歇时都要掸去尘土,同时也是一件装饰物,带掸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兰州人爱穿用楦头楦成的鞋,以可脚、紧凑、硬扎为度,穿时非用鞋拔子从脚后跟撬推不可,因此鼓手要带鞋拔子。眼镜盒子、掸子、鞋拔子在实用功能的基础上,还起着装点美化的作用。下穿黑色大裆裤子,裤子长出尺许,将裤脚收束,用黑条带扎紧,称之为“扎脚把”,裤管垂下来,呈伞状,故名“猴儿打伞”,以形似而得名。而一些关于太平鼓鼓手的文章中却称之为“灯笼裤”,这是不准确的。因为当年没有用松紧带制成的灯笼裤。穿上白布袜子,再穿黑布双捻子牛舔鼻子千层底棉布鞋,即鞋面正中下部缝一小块黑皮子,沿皮子两侧缝两根纵向皮捻子,以强化装饰作用。这有点像当今的时髦小伙子别致的服饰及佩饰,以凸显自我。
  太平鼓手的着装遗存着明代的服饰民俗习惯:头上紧戴武松帽或燕青帽,腰间紧扎系腰,脚穿紧绷绷的布鞋,呈“三紧”状态。据张履祥《杨园先生全集·训学斋规》载:明代社会讲究“男子有三紧,谓头紧,腰紧,脚紧”。“头”指的是头巾、帽子,“腰”指的是束腰带,“脚”指的是下面的鞋袜。这句话总的意思是说头、腰、脚三者必须紧束,不可宽慢,一旦宽慢,就会身体放肆不端正,甚至被人所轻贱。显然,服饰的紧束还是宽慢,牵涉到行为的端正抑或放肆。
  由于兰州各地自然条件、生产方式的不同,各个村庄的经济状况不尽相同,太平鼓手的服饰也各有不同。有的庄子种植蔬菜瓜果烟叶,收入就好一点,纯种糜谷杂粮的庄子收入就差多了。就三四十年代来说,闹社火时,富有的庄子每户一般缴纳两三元,穷的庄子每户一般缴纳七八角,出不起钱的只好出力。这样各庄子鼓手的服饰道具,就有了明显的差异。上举服装鲜丽、戴墨镜、挎油漆一新太平鼓的鼓手,肯定是富有庄子的。三四十年代,同样是雁滩的农民,张家滩村为纯农业村,较为贫穷,只有八桶鼓、八面锣,鼓手穿常服打鼓。贴身穿缠腰子,外套黑棉袄,扎黑系腰,有道是“十单不如一棉,十棉不如腰里一缠”,下穿黑棉裤,脚穿黑色棉“鸡窝子” (棉鞋)。而小雁滩村处雁滩的最西端,离城区较近,常有市民乘羊皮筏子来游玩,可摆茶摊、出售自产瓜果挣钱。这里还设立农业技术改良所,将引进的苹果、蔬菜先在这里试验推广,成为雁滩最早的瓜果蔬菜区,因此较为富裕,太平鼓手就能穿上崭新的一身黑服装。 上述为典型的鼓手服饰,现详为分类介绍。

知识出处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为兰州太平鼓的介绍,主要从历史渊源、传承发展、文化内涵、保护价值与措施、传承人、兰州太平歌与烟歌子等方面对兰州太平鼓做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