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社火的灵魂太平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046
颗粒名称: 兰州社火的灵魂太平鼓
分类号: TS953.26
页数: 11
页码: 077-087
摘要: 中国各地的社火大同小异,而兰州社火则因太平鼓而独具特点,太平鼓是兰州社火的灵魂,也是社火鼓舞的异数,这在一些史志、行记等文献中有所反映。
关键词: 历史乐器 中国

内容

中国各地的社火大同小异,而兰州社火则因太平鼓而独具特点,太平鼓是兰州社火的灵魂,也是社火鼓舞的异数,这在一些史志、行记等文献中有所反映。
  乾隆时期,兰州翰林秦维岳纂【道光】《皋兰县续志》:
  元宵前后四日,作粉粢,馈元肴。夜烟灯箫管,彩帐锦
  棚,秧歌,社火,侲童,番鼓,侈丽甲于陇右。
  可知清乾嘉道时,兰州元宵节闹社火、看花灯的盛况。其中的“秧歌”“社鼓”就是打太平鼓,唱煞鼓曲和烟歌子的情景。而其中的“侲童”,就是“侲子”,张衡《东京赋》有“侲子万童”之说。《后汉书·礼仪志》:“先腊一日,大傩,谓之逐疫。其仪,选中黄门子弟十岁以上、十二以下百二十人为侲子。皆赤帻皂制,执大鼗。”“鼗”就是拨浪鼓。“侲童”就是汉代举行大傩时,裹着红头巾、穿着黑衣服的男孩鼓队。 “番鼓”中的“番”就是番头,亦即唐代军队轮班值日小队的队长。《新唐书·兵志》:“十人为火,五人为团,皆有首长。又择材勇者为番头,颇习弩射。”“番鼓”就是军士所击战鼓。这里秦维岳借用古籍上的“侲童,番鼓”,用来描述打太平鼓的情景,也透露太平鼓与军鼓有关的信息。 秦维岳的祖居及“太史第”在官园,自幼看惯诞生于官园的太平鼓。这里的鼓手为打拳耍棍的仓工,因此他们打太平鼓时,融入武术动作,有“侲童,番鼓”的遗风。他对社火、太平鼓的记载,就是“亲见”事物。秦维岳官至湖北盐法道,致仕后时或居住在兰州水磨沟后五泉别墅——听雨山房里,其诗作收入《听雨山房诗钞》中。其中的《山居岁暮》云:腊鼓喧阗村落间,春风又见一年还。今年我到宽闲地,独启柴门坐看山。
  “腊鼓”就是太平鼓。 “腊鼓喧阗村落间”写的正是过年时,水磨沟各村落间闹社火,走庄串户,互送社火,打太平鼓,唱煞鼓曲、烟歌子的情景。 外国人对于兰州太平鼓最早的记录,见于《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马达汉是中文名字,他的本名叫卡尔·古斯塔夫·艾米尔·曼纳海姆(1867年-1951年),芬兰人,是个探险家。1906年,他以沙俄上校的身份,率领一小队哈萨克骑马从中亚进入我国新疆探险,之后,通过河西走廊,到达西北重镇兰州。时值1907年春节期间,他住在靠近西门(今西关十字张掖路西口)的旅社中,因伤风感冒,头疼欲裂,听到外面锣鼓咚咚,铜钹铿铿,爆竹震天响,心烦意乱。马达汉在日记中记载了他在街头观看太平鼓队及社火的场面:
  过年过了两个多礼拜,在这期间整天响彻着震耳欲聋的噪音,中国人说它是音乐。一些规模不小的业余乐队,整天沿着街道,边走边敲打,乐队里通常有6~8名鼓手,鼓的数量大体上是我们乐队两倍,还有相同数量的敲钹手。乐队有两名举旗人在前面开道,乐手们额头上渗着汗水,他们拼命
  敲打着没有节奏感的乐器。乐队后面跟着一大帮喜欢热闹的
  人。由于习惯要求乐手们边敲边翻跟头,像耍杂技那样,乐
  队行进的速度慢得像蜗牛爬行。
  在进行节奏很慢的表演时,还数着:
  1,2,3——1,2,3和1,2,3,4,5,6,7——1,2,3,4,5,6,7,
  如此等等没完没了。每第二拍敲钹人以正常的姿势敲钹,到
  第二次的第二节拍,则把双手举过头敲钹。他们汗流浃背的表
  演博得了沿街居民的欢乐,从中也得到一点儿小钱。为了加强
  演出效果,他们穿着一色服装并举着丝绸旗帜,一会儿展开,
  一会儿卷起来。①
  光绪时看社火的兰州百姓
  由于中外文化背景的差异,马达汉看惯了洋操鼓队的表演,看不懂兰州太平鼓队的表演。虽然看不懂,不懂太平鼓的术语,作为一个专业情报搜集者,他负有的任务之一就是搜集西北各民族民俗事项,因此,马达汉对于兰州太平鼓做了客观细致的描述。所谓“一些规模不小的非专业乐队”,正是民间组织的规模较大的太平鼓队。鼓手与钹手人数相同,都为偶数。两个旗手开路。“双手举过头敲钹”,则是钹手向鼓手发出打“鹞子翻身”的信号。“边敲边翻跟头,像耍杂技一样”,正是“鹞子翻身”的打法。鼓手“得到一些小钱儿”,正是获得布施的情况。这是最早关于兰州太平鼓的规模、组成、打法等的记载,弥足珍贵。传统兰州太平鼓鹞子翻身动作
  1919年农历二月初二,兰州城内闹社火,后来任过甘肃省民政厅厅长的浙江人林竞,正好欣赏到社火及太平鼓表演,他在其著作《西北丛编》中记载了这一过程:
  今日住兰州。今日街上锣鼓喧阗,盖市民新年闹社火也。……又有十数人负椭圆形之大鼓旋转跳击,均有节奏,俗称太平鼓。闻此风唯兰州最盛。这是一条最早、最明确记述兰州太平鼓的史料。它记述了太平鼓的形制为“椭圆形之大鼓”;队伍为“十数人负椭圆形之大鼓”;打法为“旋转跳击,均有节奏”,显系“鹞子翻身”的打法,只不过林竞不知道这个名称罢了;明确记述这种鼓“俗称太平鼓”;指出太平鼓“唯兰州最盛”。1919年离前清覆灭仅仅八年时间,当时“俗称太平鼓”,起码应该是清朝已有太平鼓的叫法了。众所周知,一种叫法或者名称能够约定俗成地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过程,而是一代一代,历时几十年、上百年甚至几百年,逐渐积淀而形成的。
  又过了一年,南京国学专修馆主讲程先甲于1920年观看兰州太平鼓,在他的著作《游陇丛记》中写道: “正月初,兰州城内有人腰系鼓、遍行街巷,且行且击,其声震人,谓之羊角鼓。”这说明太平鼓也叫羊角鼓, “羊角”的“角”,兰州方言读为“歌”, “羊角”也就是“秧歌”。程先甲是江苏人,当地方言也将“角”读为“歌”。因为明代时有江苏人移民兰州,一些江苏方言词语也就遗留在兰州方言中了。其实,太平鼓表演中常常要唱煞鼓曲,这种小曲就是秧歌的一种,兰州人称之为“烟歌子”,留待后面论述。20世纪40年代的兰州太平鼓1922年,临洮学者张鸿汀在兰州主编《金城周刊》,曾连载兰州掌故;1941年又在《甘肃民国日报》重新发表,1943年结集为《兰州古今注》。其中“秧歌”条详记太平鼓:
  兰州春节百戏,如龙灯、高抬(铁芯子)、跳狮、社火,大率略同内省,唯有两事特异者。一曰八面鼓,壮夫十八人为队,锣鼓各八,翻腾掷击,各中节奏。其前以二旗导之,高下急迟,悉视旗为节度。盖为古代屯军遗俗,发扬蹈厉,使人增奋。
  一曰梅胡词,俗讹为媚胡子。又曰秧歌,歌者粉墨登场,演种种故事,所歌曲牌,多间以俗语,最为农村男女所喜爱。
  张鸿汀是著名的西北文史专家,他自清末至20世纪50年代初一直寓居兰州,多年观看兰州社火,因此对兰州社火与外省社火做了明显的区别,并且对于兰州社火的两项特异节目——太平鼓和秧歌(秧歌后面论述)做了深入介绍。指出太平鼓一名八面鼓,这是从鼓的数量来命名,当时太平鼓队一般由八名壮汉挎八桶鼓表演,另有八人持八面锣伴奏,由两个社长持旗指挥。所谓“翻腾掷击”,正是“鹞子翻身”的打法。同时指出兰州太平鼓是“古代屯军遗俗”,对于兰州太平鼓的起源给出了令人信服的探索,因为是报纸杂志上的短文,张鸿汀未曾展开论述。这一点下文将要予以论证。张鸿汀还指出太平鼓“发扬蹈厉,使人增奋”。“发扬蹈厉”这个成语大有来头, 《礼记·乐记》:“发扬蹈厉,大公之志也。”《史记·乐书》:“发扬蹈厉之已蚤,何也?”张守节正义: “发,初也。扬,举袂也。蹈,顿足踏地。厉,颜色勃然如战色也。”原来“发扬蹈厉”指的是周初《武》乐舞蹈动作的威武,表现姜太公辅佐武王伐纣时勇往直前的气势。实际上张鸿汀要说的是,兰州太平鼓犹如伐纣的周军一样雄壮威武,使人精神振奋。1947年农民节太平鼓1944年,甘宁青监察使高一涵看到兰州太平鼓后,写七绝云:新年社火阵堂堂,锣队高跷杂剧装。十八壮士八面鼓,翻空腾击唱伊凉。 他看到的也是十八人组成的太平鼓队,而且指出高跷扮演的是秦腔中的戏曲人物。诗中还描写了唱煞鼓曲、烟歌子的场面。
  1948年4月1日南京出版的,由在南京读书的甘肃大学生编辑的《陇铎》刊载许风的《新春试笔写兰州》,描写了兰州正月里闹社火的盛况:
  整个金城,到处是锣鼓咚咚。……太平鼓十八壮夫一队,锣鼓各八,翻腾掷击,各中节奏,高下缓急,都要看旗的上下。摇旗者还要唱太平歌。
  这里不仅写到鹞子翻身的打法,而且提及由太平鼓衍生出来的太平歌,其实这个“太平歌”就是煞鼓曲。
  1949年3月,《西北通讯》刊载吴任《新春佳节话兰州》指出:兰州社火“每个行尾后,有一队太平鼓手”。作者注意到太平鼓队是社火的殿后者。
  胡朴安在《中华全国风俗志》中专门列有《兰州之迎春赛会》:
  元旦后数日,市民举行迎春赛会,满街锣鼓喧阗。几许人装扮若鬼怪,招摇过市。又十余人负大鼓,鼓长形,且跳且击,曰太平鼓。闻此风惟兰州有之,他县所无。有高跷与内地同。红男绿女,填街塞巷。女子多列坐街前,或升屋顶而观。男子则多整束绣鞍,驰骋于荒郊大道。城隍庙屋檐遍悬纱灯,华丽异常。持纸糊如漏斗之器者一人前行,打太平鼓者数人随后,又有扮女相者一人,丑不可言,而妆娇作态,时出谐语,调笑妇女,又有涂黑脸者数人,亦招摇过市。
  所谓“鬼怪”指的是疯婆娘、黑脸瓜娃子之类搞笑的角色。 “且跳且击”应该是鹞子翻身的打法。 “持纸糊的如漏斗之器者”,显系雨师的化身——膏药望子。
  娄子匡《新年风俗志》中专列《兰州迎春》: “迎春的赛会,满街的锣鼓声,闹得震天的响……还有十多个,背着又大又长的皮鼓,边跑边敲,这是太平鼓。”这里注意到了太平鼓的形制——又大又长。
  临洮作家杨文林(1931年—2015年),曾任甘肃省文联副主席,《飞天》杂志总编。他于1997年写了一篇《天鼓大音》的散文,深情回忆1946年正月初七在兰州观看传统兰州太平鼓演出的情景,文中他感叹不已,并再现了传统兰州太平鼓的神韵:
  那时候的兰州城,城郭巍然,四门严整,城堞戍楼,峙关据险。太平鼓进城时,早有祈福的城里人在四门城楼上结彩放炮。占尽风光的是那时的辕门(今中央广场)大街,在高悬“万里金汤”四个镇关大字的南门城楼下,铺面大开,商家的供桌直摆到前清总督府门前,两街鞭炮齐鸣中鼓手们披红挂彩而进。年轻鼓手冠罗帽,簪红缨,黑衣黑裳,但那衣褂的襟子是敞开的,露出白汗衫上围着的绣花裹腰,舞鼓时花团旋转,看得城里仕女的眼睛哪双不醉?而父辈的鼓阵,则是一种古老乡俗的显示。老鼓手们一身玄色,灯笼裤,黑布鞋,一律剃光的头高高昂起,热汗蒸腾;颈脖上斜插一把半开的折扇,尽得天下风流;特别每人戴一副铜腿儿的水晶眼镜,配上红缨络系在腰间的鱼形墨绿色镜盒上下左右晃舞翻飞,看得抗战时期云集兰州(大后方)的外地人称奇叫绝。城里的兰州人则为一睹家乡人那桀骜的性格而激动得热泪盈目;我这个洮阳农家少年,因为太平鼓而亲近了兰州,从此执信兰州人的气魄全集于太平鼓上,兰州人的潇洒全靓在鼓手身上。这是亲见者对20世纪40年代兰州传统太平鼓表演所做的全方位的描述。作者尤其惊叹鼓手黑色衣着、俏皮饰件的别致,舞鼓时,鼓手的
  绣花裹腰“花团旋转”,饰件“左右晃舞翻飞”,令人陶醉。同时,记述
  了商家接太平鼓的盛大场面。此文应该是信史,可让未曾观赏过传统兰
  州太平鼓的人,形象地感受它的独特魅力。其中的“红缨”应是红绒
  球,俗称“英雄胆”,而红缨是穗状的。“折扇”,应该是黄表纸折叠而
  成。“绣花裹腰”,兰州方言称之为绣花“缠腰子”。虽然临洮与兰州接
  壤,清代同属兰州府,但有道是“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因此,
  两地在某些事物的称谓上还是有差异的。
  戴燕青帽的太平鼓手
  旅兰人士大都用笔记的形式记下了令人震惊的太平鼓表演,而有的
  学者在震惊之余,还对太平鼓作了学术研究,他就是盛成。抗战胜利后,
  盛成教授(1899年—1996年)在兰州大学授课,这位集作家、诗人、翻
  译家、语言学家、汉学家于一身的学者,观看了丁亥岁(1947年)的兰
  州社火,被雄壮的太平鼓感动,奋笔写出《太平鼓考》,发表在《和平日
  报》上。他对太平鼓的源流作了细密考证。首先,他对“社”进行论述: 太古之世,人与人集会曰社,有渔社,有猎社,有游牧之社,有农耕之社。古代集会,皆在小川之傍,燧崖之下,采集枯枝落叶,燃起极大之火焰,使野兽不敢来袭,同时击鼓,野兽闻鼓声,更行畏惧,只得远走山林,以避人间的雷霆。人类有鼓,亦可安享太平而歌舞矣。
  这正是原始社会先民生活的写照,甘青河湟地区新石器时代马家窑文化的先民也是这样的生活。他们耕牧渔猎,在黄河及其支流的阶地上居住,击彩陶鼓驱散野兽,或祭祀歌舞。盛成教授对于鼓的产生及其功用作了生动的描述,接着引证古今中外的丰富资料,对于鼓的流变作了全面考证,还论证了中国鼓与傩、社火的关系。其中引用《淮南子·修务篇》所载汉代鼓舞场面: “今鼓舞者,绕身如环,层挠摩地,扶于猗那,动容转曲,便娟凝神。”好像描写今日兰州之太平鼓舞。
  这应该是一个新奇而富于启发性的推论。盛成的《太平鼓考》应该是关于兰州太平鼓的第一篇学术论文,值得很好的研究。
  上引十三条有关太平鼓的史料,多出自外地人的亲见文字。他们第一次看到长而大的兰州太平鼓,都感到惊讶,都被其不同凡响的表演形式所感动,因此形诸文字,给后人留下了珍贵资料。反观兰州本土的文化人,他们却很少记录太平鼓,可能是因为他们年年岁岁看惯了太平鼓,以至于熟视无睹所致,这或许就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的效应吧。 上引太平鼓的史料只能告诉我们兰州太平鼓的概貌,那么,它的细部以及流派、传承究竟是怎样的呢?且待下面细细说来。

附注

①马达汉: 《马达汉西域考察日记》,中国民族摄影艺术出版社2004年版, 434页。

知识出处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为兰州太平鼓的介绍,主要从历史渊源、传承发展、文化内涵、保护价值与措施、传承人、兰州太平歌与烟歌子等方面对兰州太平鼓做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