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鼓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图书
唯一号: 290120020210000022
颗粒名称: 大鼓
分类号: TS953.26
页数: 3
页码: 048-050
摘要: 大鼓,莫高窟晚唐第12窟主室南壁《法华经变相》所绘战斗场面,晚唐第156窟南壁《张议潮出行图》中,均有大鼓,其形制颇类兰州太平鼓。 《旧唐书·音乐志》载:大鼓“声震百里,动荡山谷”。
关键词: 民族乐器 中国

内容

大鼓,莫高窟晚唐第12窟主室南壁《法华经变相》所绘战斗场面,晚唐第156窟南壁《张议潮出行图》中,均有大鼓,其形制颇类兰州太平鼓。 《旧唐书·音乐志》载:大鼓“声震百里,动荡山谷”。
  综上所述,明代兰州太平鼓是在腰鼓,主要是在细腰鼓的基础上,借鉴古代的大鼓、唐代的羯鼓和都昙鼓,将鼓身制为直筒状,并竭力放大,直到壮汉能够挎在肩上,悬在腰间,甩在头顶击打为止。考察古今中外的鼓,在鼓的形制和打法上,兰州太平鼓是个异类,也是举世唯一的。
  吸取古代一些鼓的特点而形成的兰州太平鼓,一般粗一尺六寸左右,长三尺三寸左右。这种太平鼓是用什么技术标准成为这样一种形制的?它又是如何产生的呢?这与古代兰州的一些事物有关。众所周知,兰州是黄河上的渡口,起码唐宋以来就有浮桥,但其形制已不可考。然而,明洪武十八年(1385年)在兰州城北黄河上始建镇远浮桥,沿袭到清末,有翔实资料和图照佐证,其形制是明确的。即在两岸各栽两根大铁柱,拴系铁链,固定二十四艘船,上搭木板,两侧设栏杆,以通行人车马。铁柱系卫国公邓愈、宋国公冯胜监铸,直径俱一尺五寸,长俱一丈八尺,五分之三稍斜栽入地下,五分之二即三尺多露出地面。这粗一尺五寸、长三尺多的铁柱,或为兰州太平鼓的参照系之一。
  至迟明清以来,就有兰州人用木水桶挑用黄河水的记载。挑水进城入院,提桶倒入水缸中,投入些许白矾,持擀面杖逆时针搅几圈,稍许,水就澄清,可以直接饮用。木水桶直径一尺五寸左右,高两尺许,由长木条箍制而成。当时,亦用两个木驮桶,吆喝毛驴驮运黄河水。这种木桶只不过比木水桶直径大一些,略扁一些,高近两米,也是长木条箍制而成的。
  明清以来,兰州是闻名遐迩的瓜果城。各种水果成熟后,在木桶底铺一层草,再装入水果,放在羊皮筏子上,顺流运至兰州城外,以供售卖。这种用长木条箍制而成的木桶,其径与高接近驮桶。
  之所以这样不厌其烦地列举三种木桶的形制、尺码,目的只有一个,就是说明长桶状的兰州太平鼓的产生发展过程中,借鉴过这些木桶的形制和制法。值得注意的是,兰州人一直将关于太平鼓的量词称为“桶”,例如“一桶太平鼓”“八桶太平鼓”,或径自称为“一桶鼓”“三桶鼓”,也是一个佐证。
  另外,明清以来,兰州人用毛口袋装粮食。毛口袋是用山羊毛捻线,织成粗褐子,而后缝织而成的,长五六尺,装入粮食后呈圆柱体,径尺五左右。这种褐子口袋也是制作太平鼓的参照物之一。
  上举将军柱、木桶、褐子口袋,都是兰州人司空见惯的东西,它们有个共同点,其形制都是圆柱体,其尺码大体近似。这些技术标准,为太平鼓的创制提供了参考系数,使兰州太平鼓的形制在古今中外的各种鼓中独树一帜。而这种独特的形制,则以独特的打法、服饰,蜚声海内外。

知识出处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太平鼓韵:城关鼓曲源流》

出版者:甘肃文化出版社

出版地:2017

本书为兰州太平鼓的介绍,主要从历史渊源、传承发展、文化内涵、保护价值与措施、传承人、兰州太平歌与烟歌子等方面对兰州太平鼓做了全面的介绍。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