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0061
颗粒名称:
页数: 8
页码: 1-8

内容

郯城县是一片“纳山之灵气,汲水之膏泽",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的古老土地。历史上这里英才辈出,文人竞彩,汉相于定国,薛宣,著名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等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杰出的文学家、诗人鲍照、徐陵、何逊、王僧孺、何思澄等,在星汉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章佳句。新中国成立以来,郯城县文化界更是继承和发扬了历史的优良传统,积极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新文学运动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近时期,改革开放的年代给一切事物提供了新生和发展的契机,文学也不例外。郯城县文学创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文学群体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作品、精品层出不穷。郯城诗词学会就是这些文学群体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他们之中有老骥伏枷的长者,也有风华正茂的后辈,有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也有奋战基层的普通工作者,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继承格律用新韵,旧瓶新酒吟华章”。他们热情地捕捉时代进步的因子,热切地关注着身边琐事和广阔世界,自由地抒发内心情感和汹涌诗情,时之所尚,意之所需,情之所钟,便执笔为诗为词,汇成了这本珍贵的《郯城诗词选》。
  《郯城诗词选》共收录50人,515余首诗词作品。全书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基调高昂,文笔生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集古典诗词与新体诗歌于一书,总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
  特色之一,鲜明的思想性与时代性。我们正处在一个伟大变革的时代,躁动腾跃的现实,繁复庞杂的社会百态,使诗人们更为关注体现社会本质的真实,更为留心历史转折点的价值和意义,他们以描绘现实生活,讴歌改革新貌,关心人民苦乐为己任,从内容上为时代而歌,与时代并进,作品有深切的倾诉,有热情的讴歌,有上下求索,有宛曲臧否,有历史的反思,有现实的剖析。如《抗洪赞》、《喜看大江截流》、《登上海东方明珠电视塔》、《改革开放颂》、《欢庆十五大》、《庆香港回归》、《喜迎澳门回归》、《今日农村》、《秋收即兴》等,没有时下所流行的那种搔首弄姿,那种无病呻吟,那种虚幻的空喊和世俗的浅薄,而是在整个时代出现的思想解放和改革开放这种宏大局面中,真实地再现了历史面貌和现实色彩,通篇洋溢着爱国主义与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建设起了一种健康与向上的文化心态,潜气索绕,情韵交融,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和穿透力。
  特色之二,题材的多视角与多层面性。郯城诗词学会的成员来自不同的生活层面和工作领域,他们本身的所遇、所养和所感,决定了作品取材的广泛丰富,无论是国家大事、时代风云,还是社会动态、日常琐事,乃至一景一物一时的感念和稍纵即逝的心情意绪,多能随手拈来,形诸笔端。如《满江红•毛泽东诞辰献辞》、《七律•彭德怀元帅颂》、《朱德元帅赞》、《怀念周总理》、《水调歌头・咏孔繁森》、《咏长征》、《咏史》的吊古凭今,一咏三叹;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念奴娇・纪念建国五十周年》、《圆了百年钢铁梦》、《勿忘国耻》的赤子之情,爱国之思;《沂蒙春早》、《故乡情》、《马陵古道》的寓情于景,自然流畅;《赞医务工作者》、《下岗女工》、《卫生保健班》、《咏扫帚》、《石榴》、《园丁颂》的小处落墨,活泼轻灵;《吃喝风》、《讽谕》、《赞反腐倡廉》的针眨时弊,用以教人。所有题材都根植于生活的沃土,在诗人的艺术加工下,全面准确生动地勾画出了新时期的社会场景和精神风貌,其真实感人大大超过了虚构文学的魅力。
  特色之三,艺术表现技巧的成熟化与多样化。首先是语言修辞的诗美价值。古人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诗词艺术的魅力往往鲜明地表现在语言上。《郯城诗词选》,在语言上追求一种明白晓畅、清新自然、言简意赅、雅俗共赏的效果,全书洋溢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平实,质朴,感人,流动着一种更浅近、更凝炼的诗韵和一种更贴近生活、贴近现实的诗美。如《五古•仞子》“家中一稚男,善言醉吾心,晨起逢人笑,暮下傍母眠,出外多烦絮,归还乐开颜”,《国庆有感》“四季不缺肉蛋菜,八方永足粮油棉”,虽平白如话,但是在平淡的语言之下是极深沉的感情沉淀之后的结果,展示了语言与感念的和谐统一。其次是艺术风格的多样化。有“万水千山等闲过,沐雨栉风笑谈中”(《忆长征》)式的豪放遒劲;有“故园老井栏如旧,小草依然秀”(《虞美人•咏槐》)式的明快清新;有“读夏月,饮春茶,赋诗作画弄琵琶”(《鹅鸩天》)式的闲情逸致; 有“英雄屡挥驱虏剑,壮士常怀雪耻心”(《香港回归有感》)式的悲壮激昂;有“运筹帷幄决千里,布置江山掌巨轮”(《纪念毛泽东百岁诞辰》)式的笔走龙蛇,气魄沉雄;有“夜来月白筛疏影,晨起霞红罩素妆”(《咏木香花》)式的工巧细腻,浑然天成;或咏物明志,或借景言情,或直抒胸臆,展示了多姿多彩的艺术魅力。再次,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的有机结合。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作为文学史上两种基本的创作方法,两者各有所长,交相辉映。高尔基说过:“在伟大的艺术家们身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好象永远的结合在一起”。从作品主体上看,《郯城诗词选》是一本真实地反映社会现实的现实主义诗集,但是在艺术表现形式上,又继承了自屈原以来借丰富奇特的想象来抒发内心情感的优秀传统,更多地呈现出了浪漫主义的色彩,如“黄河牵一线,拈来绣神州”,“难觅玉帝栖身处,怕是举家搬人间”,“无暇随人攀绝顶,携杖飞下莲花山”; “铁臂一挥河颤栗,钢足双蹈地惶惊”,“天若有情天落泪,地如有知地悲声”,语言的豪迈,夸张的奇请,情感的炽烈,想像的瑰丽,充分表现了思想与精神的强大冲力,渗透出一种深沉厚实的文化内涵。
  特色之四,大胆的革新与创造。革新与创造是诗词艺术发展的原动力与生命力,也是传统与诗词俱进,与时代俱进的内在动因。思想的大解放,给文学创作注入了新的力量,新的血液和新的气息,也涉及到郯城诗词领域。这些诗人们不因循守旧,而是大胆探索,开拓创6新,他们上承古典诗词,古老而活水常流的阔大水系,旁引异域诗歌风光殊异的万千溪流,于新的时间和空间中开辟了自己新的河道,使古诗词逐渐失去的禀赋获得了很好的复归与发扬,在继续向前迈进中,日益趋于茁壮成长,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大胆突破前人的格式自由地抒发思想感情方面。《郯城诗词选》在格律诗词的基础上,出现了“三字经”、“四言诗”、“俳句”、“十六字令”、“六言体”、“六七体”以及现代新体诗,并且大量引进新词新韵,入诗入词,如《迎新曲》八句连用十八个“新”字,《老部长好》标题制作口语化,大量的诗词中出现了“初级阶段”、“三代核心”、“小平理论”、“一国两制”、“市场经济”、“改革开放”、“港人治港”等词汇,使诗词突破了传统形式的约束,打上了时代的烙印,真正做到了形式为内容服务,内容反映时代特色。
  郯城诗词学会成立迄今,会员们寄情翰墨,笔耕不辍,队伍日益壮大,成果日益丰硕,这本选集既是为迎接建国五十周年的献礼书,又是对这些年创作成果的一次大检阅。从这里所选录的不少篇章中,既可以清晰地看到郯城县诗词创作不断前进的风貌,又可以看到它尚须不断努力改进的趋向。尽管有的作品还略显单薄,但是其独特的视线,朴素的语言,浓厚的感情仍然给人以启迪和美感。从目前的发展趋势来看,郯城诗词创作的前景将会是十分乐观的。如果我们在几年之后,再来编选一本新的诗集,肯定会应接不暇地看到繁花似锦的诗词创作新局面。
  《郯城诗词选》的问世,是我县文艺界的大事、好事,借此《郯城诗词选》付梓之际,祝愿新时期郯城县诗词创作获得更大的成绩,祝愿新时期郯城县文艺事业更加繁荣昌盛。
  杨玉金
  一九九九年五月十六日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郯城文史资料第十三辑》

《郯城诗词选》共收录50人,515余首诗词作品。全书内容丰富,底蕴深厚,基调高昂,文笔生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于一体,集古典诗词与新体诗歌于一书。 郯城县是一片“纳山之灵气,汲水之膏泽",人杰地灵,物阜民丰的古老土地。历史上这里英才辈出,文人竞彩,汉相于定国,薛宣,著名无神论思想家、天文学家何承天等在波澜壮阔的中国历史上留下了闪光的足迹。杰出的文学家、诗人鲍照、徐陵、何逊、王僧孺、何思澄等,在星汉灿烂的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脍炙人口的名章佳句。新中国成立以来,郯城县文化界更是继承和发扬了历史的优良传统,积极贯彻“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双百方针,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文化事业,在新文学运动中作出了突出贡献。尤其是近时期,改革开放的年代给一切事物提供了新生和发展的契机,文学也不例外。郯城县文学创作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崭新局面,文学群体如雨后春笋般应运而生,健康向上,催人奋进的作品、精品层出不穷。郯城诗词学会就是这些文学群体中较为突出的一个,他们之中有老骥伏枷的长者,也有风华正茂的后辈,有身居要职的领导干部,也有奋战基层的普通工作者,共同的兴趣和爱好使他们走到了一起,“继承格律用新韵,旧瓶新酒吟华章”。他们热情地捕捉时代进步的因子,热切地关注着身边琐事和广阔世界,自由地抒发内心情感和汹涌诗情,时之所尚,意之所需,情之所钟,便执笔为诗为词,汇成了这本珍贵的《郯城诗词选》。

阅读

相关人物

杨玉金
责任者

相关地名

杨玉金
相关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