畲族丧葬的风俗

知识类型: 专题
查看原文
知识出处: 《畲族风俗志》
唯一号: 130934020220000008
专题名称: 畲族丧葬的风俗
文件路径: 1309/01/object/PDF/130910020220000003/001
起始页: 0156.pdf
专题类型: 民俗

专题描述

畲族在历史上曾盛行过火葬。据卞宝第在《闽峤輏轩录》中载:福建霞浦县畲族“人死刳木纳尸其中,……主丧者盘旋四舞,乃焚木拾骨,置诸罐,浮葬林麓间,将徙则取以去。”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载:广东畲族“有病没,则并焚其室庐而徙居焉。”《贵溪县志》说:”遭亲丧,舁棺至山麓火化之,拾其骨,请于所求隙地葬之,不起坟。”民国《建德县志》也对浙江建德县畲族的丧俗作过一番描述:畲族“重做功德,门竖一幡,上书死者姓名,灵前杂列鸡黍,畲妇七八团棺坐哭,用麻干为方格,高阔尺许,外糊以纸,中置纸锭,名之日库,并持竹鞭甑,且鞭且祝曰:阿娘气平平上,或曰阿爷气平平上,名曰孝子饭。”解放前,畲族人民被迫到处迁徙,过着不安定的生活,传说畲民迁到哪里就把祖先的骨灰背到哪里去,后来由于逐渐定居下来,才把丧葬改为土棺葬,丧仪大致和汉族一样,有大殓、小殓、报丧、戴孝、送葬、择日、卜葬、祭奠、扫墓等。但仍保持以歌代哭,以歌赴丧、报丧、浴尸、做功德、炊孝饭、拾骨重葬等丧俗。 报丧,家中遇有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身故要报丧。父死,孝子去亲房叔伯家报丧。母死,去娘舅家报丧,邀请他们前来吊唁,才好入殓。广东凤凰山区畲民报丧人要把平常衣服反穿,到亲戚家时在门外泣诉噩耗。当娘家亲人前来奔丧抵村外时,要鸣放鞭炮作为通知,抵丧家屋前时,孝子孝孙们要按长幼次序跪在门外,一手持明香,一手敬酒,跪迎吊者,并对歌一首。丧家子孙唱道: 子孙跪落娘家前,无限悲痛泪连连; 双手把定娘家盏,行位报我要超荐。 娘家吊唁者唱道: 今日娘家是我来,接过儿孙酒一杯; 你母行次第×位,你今礼教做得对。 歌毕,娘家来人扶起丧家人,接过明香,进至灵堂,把明香插进香炉里。这时,孝子要端水给娘舅洗脚,请喝茶,吃点心,称之为吃“娘家茶”。同时也请做功德的人、风水先生、抬棺材的人一起吃,吃时排座位,左大右小,母舅坐第一位。稍停,吃饭。吃饭时要“劝娘家”,唱哭歌劝酒。孝子端上一只盘,盘上放两杯酒,跪着请母舅喝。 浴尸,奔丧的亲属到达后,孝子要到河边烧纸钱,并提回一些给死者洗澡的水,这叫“买水”。死者如果是男子,必须取顺流水,以表示男在天;死者如果是妇女则取逆流水,表示女居地之意。接着要给死者剃头,妇女则梳髻。沐浴毕,要给死者更衣,穿上新制的寿衣,男的以单数为主。妇女以双数为主。女的要将出嫁时的衣服穿在最外面,头戴凤冠。此外还为死者穿上鞋、帽及制一内放谷壳的枕头。有时棺内放纸灰包、茶叶和米(连糠)。女人死后要娘舅验尸后才能封棺。 死者入殓后要搭灵台,用一幅土布把棺材放在里面,外面放一张桌子,上摆供品,布幔上挂有挽联。 唱哭歌,死者落棺后,要唱“哭歌”,盛行以唱代哭,以歌赴丧的传统葬俗。“哭歌”,也叫“哭灵歌”,又称“白事歌”(即丧葬歌)或“哭娘歌”。唱哭歌的除死者的子女、媳妇等直系亲属外,大都是六亲九眷的女客,人数少则几人,多达几十人不等。她们素装打扮,身穿白裙衫,头扎白罗帕,围坐在棺材边,整夜地边哭、边唱,以哀歌表达对死者缅怀思念之情,寄托哀思,一直要哭到第二天天亮“抬丧”才止(有的连续哭唱几天)。这种葬俗在史书上早就记载有:“灵前杂列鸡黍,畲妇七八团棺坐哭”。何子星在《畲民问题》中说:“虽亡人入殓,不举哀、乃以歌代哭。”传说这种葬俗,还有一段来历:传说始祖盘瓠王行猎,不慎,被山羊撞落在高山悬岩下,盘瓠王子孙到处寻找不见,抬头望见在不远处的天空,乌鸦盘旋飞舞,上下翻腾,急忙赶前一看,只见盘瓠王尸体悬挂在岩壁的大树上,百鸟群集,在啄食盘瓠王尸体,盘瓠王妻三公主见状不忍,赶忙率领子孙吹角敲鼓,编了千百首“哭歌”,边哭边唱,为盘瓠王驱走群鸟,保护盘瓠王尸骸,历久相沿,遂形成这一葬俗。 哭歌的内容为缅怀祖宗,悼念死者,诉说死者在生前乐善为人,祈祷死者安息,并负疚忏悔对死者生前照顾不周等等。如“哭娘歌”中有一段这样唱道: 没有爹娘无主张,家有金银枉思量; 有钱能买千般物,难买堂上双爹娘。 此外,还有“守孝歌”、“大离别”、“小离别”、“牛子圈”、“苦伶娘”、“二十四更歌”、“思亲歌”等哭歌,都是歌词悲切,催人泪下。 做功德,死者学过师的还要做功德,即儿孙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举行隆重的“做功德”活动。有的做三天三夜,也有的做一天一夜,这要视丧家财力和是否祭过祖而定。做功德时,要悬挂祖图,祭祀始祖,要整夜地唱“功德歌”。父已祭祖,子必祭祀,否则父亡时,子就不能作孝子治丧,必请曾经祭过祖的人代为孝子治丧。主持做功德活动的有四位祭师(有的八个),他们穿着青、红各色前襟绣有龙、麒麟,背绣有木鱼一类图案的祭服长衫,在死者灵前或中堂诵颂祭词和歌舞。第一个祭师称“敢当”,手持桐木制的大刀;第二个祭师称“鼓手”,手拿小鼓;第三个祭师称“少年”,第四个祭师称“夜郎”,均手执桐树木拍。他们边唱功德歌、边敲小鼓起舞。上半夜唱“换天地”、“请师爷”、“造神退兵”、“造祖宗寨”等,下半夜唱“正月正”、“辛苦种田歌”等。舞姿优美雄壮,歌词感人。此外,还跳“白鹤舞”和“闹灶房”。“白鹤舞”是三人舞,舞者均在三十岁以下的男子,一人背负一只竹篓,手抓一把米,余二人则抬一只麻袋,绕着棺木作圈圈舞,左转右跳,不停的边歌边舞约一个小时。“闹灶房”也是男女对歌,闹灶房后要“背老枷”,即送亡灵进祠堂或并入家庭香案总炉。 炊孝饭,又叫“做孝子饭”,是予卜吉祥的一种形式。孝男孝女站立灶旁,由两位孝子女抬一只盛有七、八碗饭的饭甑,到灵堂作三个揖,然后抬回厨房,放在锅上蒸,大家围观,视饭锅里的水蒸气出锅的先后、快慢以卜吉祥。这时女的唱“炊孝饭歌”: 长命白饭锅里蒸,大是子女小是孙; 今早炊香富贵饭,望你阿爹(娘)平平分。 孝子饭蒸好后,抬到灵堂前,孝子站在凳子上高高抬着,大伙都忙着抓上一把米饭吃,以示吉祥如意。祭奠仪式的最后一项为“孝子祭”,即烧纸钱。 出殡,人们对墓地的选择极为重视。据说,得福地,则福荫子孙,人财两旺;得坏地,则家破人亡,祸延后世,这当然是迷信。出殡时,棺材上要披一条五色带,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儿媳走在最前面,挑一付担子,内放香炉和一盏灯,担子一直挑到墓地,途中可以休息,但不准回头看。接着是孙子数人,拿着纸钱,一路扔,叫“引路”。棺材抬至途中,为悼念死者要做拦路上马祭,在路旁摆上三牲、酒,点燃香火,唱着“奠祭歌”: 我母老落又过世,如今给你做路祭: 拦路祭奠上马酒,送上山头过生世。 棺材抬到墓地,在落土埋葬前,解下棺材上披的五色带,给子孙系在颈上,认为可以长命。与此同时还要抽竹篾,死者有几个子女,墓穴中就放几根竹篾,上用泥土压实,让子女们同时去拔,谁先拔出谁就吉利,拔完竹篾,才落土埋葬。这时,其他人可以脱去孝服、孝帽,但孝子不能脱,至少要穿戴七天,媳妇在头上扎白线或在鞋上缝几条白线,男的则剪一块小白布挂在胸前或缝在帽子上面,七日后除去,还得剃头,四十九天内不再理发。家中死了人,一百天内不得举办婚事,百日之后得守孝三年才可结婚。 安神主,丧家只保留祖宗三代的神位,如果家中原供奉了大、小、百”三代祖先的神位,到“千”字位的人死后,就把“大”字辈的神位牌送到祠堂去,称为安神主,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焚香点油灯供祭之。 拾骨重葬,人死埋葬过一至三年后,择吉日(清明或冬至)破土开棺拾骨。拾时,由下肢而上肢,最后是头颅,按此顺序放入陶罐内,然后把山坡铲出一个垂直面,再打一个洞,把罐放进去,以石块封口。烧掉棺材,称“化殓”,装尸骨的陶罐称之为“金瓮”。死者有墓的,也把“金瓮埋于墓中。 扫墓,拾骨重葬后才能扫墓。每年清明要祭扫祖墓,为坟地除草、培土。父母死后,头年不做粽,一周内不刷锅,儿媳等在五十天内(一说一百二十天)不准理发,子孙戴孝三年,不能看戏,不能参加宴会和赛歌会,也不能到热闹的地方去,以示对死者的哀悼。 在畲族人民中,一家有丧事,亲友和全村人都予以帮助,赠送鸡、米、豆等,有的送一担柴,有的帮助挖坟、抬棺材,有的帮忙烧饭做菜,这种一方有难,四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是畲族人民传统的美德。 解放后,在丧葬时已没有过去那一套迷信的超度等陋习,人死后便收殓埋葬而已。

知识出处

畲族风俗志

《畲族风俗志》

出版者: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

本志记述了畲族生活、生产、人生礼仪、饮食、节日与禁忌等各类风俗习惯。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