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0

生育

畲族妇女十分勤劳,他们不仅从事田间劳动,而且操持繁杂的家务。昔日畲族妇女生子越三日,即襁负至田畔,射耕不懈。《长汀县志》说:“生子随地则浴泉间,不避风雨。”《建阳县志》则说:“生子逾月,服农事如常,日止哺儿一次。”

解放前,畲族孕妇临产时,习惯坐在矮板凳上,待孩子出生后,婆婆或老人才进房帮忙。孩子产出后,如胎盘尚未出来,须将脐带绑于木屐上,待它自然脱落。如果是男婴要用毛笔筒破开断脐,女婴则用吹火筒破开断脐,然后用麻线绑结好脐带。婴儿出生后,要卜卦算命,命中若有带“煞”,则必延请巫师主持“过关”除“煞”的礼仪,有挂神像、排法宝、念咒语、请菩萨、舞铃刀、吹法螺,指手划脚,煞有介事。

产妇产后两三天内,一般忌食肉类、油类,多食姜、盐、咸菜等;产后未满月或一百天内,忌食鸭、鹅。有的地区产妇在生了孩子的第一个月中,要用温开水洗脸,不吃稀饭,不吃青菜之类(都是吃干菜和鸡蛋),煮菜用红糖,亲戚邻居有互送红糖和鸡蛋的习惯。

在分娩期中,不许外人到产妇家。产妇产后未满月不许到别人家串门。满月时要请母舅、姨妈来家做“满月”,有的地区也请巫师来。舅公需从头到脚送一套帽、衣、裤、鞋、袜等给外甥,回礼是一只猪腿、面等。其他亲友随便送礼,回礼也随便。孩子周岁时的情况与满月相同。

解放前由于妇幼卫生条件差,婴儿护理不当,多感染病菌而夭亡。解放后,人民政府培训了许多畲族接生员,推广新法接生,减少了婴儿的死亡。

做生日

解放前,畲族人民生活贫苦,哪有力量做生日。家境比较富裕的,一般在五十岁做生日,从五十岁起每逢六十岁、七十岁、八十岁等整寿时做生日。五十岁生日时,亲友送来的寿礼比较简单,一般是鞋、帽、袜和衣衫等。六十岁寿诞比较隆重,出嫁的女儿则送寿被、红裙等。有首山歌唱道:

大女送红裙,二女送寿被,

三女送鞋帽,四女没送要受气。

其他亲戚一般则送猪肉、寿面等寿礼,以示祝贺。

畲族人民做生日的日子,一般不在本人诞辰的那一天,而是多在正月初二、初三、初四、初五这四天。由于过去畲胞生活困苦,利用春节期间各种菜肴齐备之便做生日,可以节省耗费。同时,新春佳节期间正值农闲季节,便于探亲访友。

礼俗

畲民是一个文明礼貌的民族,勤劳朴实,热情好客,至今还保持很多古雅、淳朴、优良的传统礼俗。

首先,在道德规范方面,畲民历来有祭祖尊宗的遗风,加之长期与汉族人民交错杂居在一起,互相影响,对于孔孟的伦理思想和道德哲学,已逐渐为畲民所吸收,形成了具有畲族独特风格的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表现在长期以来,畲族人民无论在开发我国东南部山区的自然斗争中,还是在反抗历代封建统治者和外国侵略者的斗争中,都与汉族人民一起,披荆斩棘,并肩战斗,患难与共,休戚相关,共同缔造我们伟大祖国的悠久历史和灿烂文化。畲族人民始终将国家与天地并列,每逢春节,家家户户在厅堂中央张贴对联道:“天地君亲师位”,焚香点烛,虔诚供奉。

其次,畲民历来有尊师敬老、待人知礼的传统。在畲乡,不管是陌生或是面熟的,见面必打招呼。畲民十分讲究礼貌,不仅对本民族的老人极为尊重,对汉族老人也非常尊敬。广东《惠州府志》载有畲民“下山见耆老土人皆拜,府知礼敬云”。畲民也讲究孝道,在“高皇歌”中唱道:“南京路上去安葬,孝男孝女尽成杭(行),”“南京路上葬祖坟,进出蓝雷贤子孙。”

第三,畲民勤劳朴实,谦逊好客,受人称道。“务本力农”是畲民传统的美德。男女老少无不参加劳动,妇女劳动力一般都很精强,除奔跑于上山下地之外,还纺苎织布,从事副业生产。畲民十分好客,每逢客人光临,主人必要泡上一杯热茶和醇香的米酒相待。茶叶是他们自己生产加工的。一般要喝两碗,他们说“喝一碗是无情茶”,“一碗苦,二碗补,三碗洗洗嘴”。所以客人喝茶,喝一碗必要喝第二碗。据说如果客人声明口渴,可以任意喝,数量不拘。否则主人就不会冲泡第三碗茶待客的。广东畲族每家都有小型烹茶具,名为“工夫茶”茶具。

畲族逢年过节必酿酒、舂〓、扎粽,以款待宾客。过年的“黄金〓”不硬不软,恰到好处。端午节的“竿粽”紧扎成长条形,既有粘性又不糊嘴,香甜可口。

畲民的宴会,以面向大门者为上位,年长辈份高者坐之。席间,男女杂坐,毫无拘束。盛食的器皿,半系形粗质差的瓦质食具,间有用钵的,大如斗。他们只求醉饱,不求雅致美观。宴席上必备猪肉一大盘,切成方块,如鸡蛋大小,每人可分数块,席散后,置于衣袋中携归。

最有趣的是畲民的会客地方,一般都在厅堂前,但在过去遇有贵客来临,往往引到灶前去叙谈,灶前可算是他们最恭敬的会客处。

第四,畲民夫妻友爱,男女相助,品德高尚。傅恒《皇清职贡图》卷三说:“其习俗诚朴……多在荒僻山岭,结茅为屋,男女相助,力作采薪捕鱼,以供食用。”浙江《遂昌县志》说:畲民“夫妇耦耕并作,朝夕与偕。”江西《贵溪县志》也说:“婚姻惟四姓相通,居室不乱。”

第五,畲民教子极严。《遂昌县志》说:畲民“间有良莠梗化之徒,其长老父兄谆谆告戒,以为败类,深自愧耻。”孩子一懂事,大人就教育小孩应当如何称呼客人,如何问候,如何待人接物,以及走亲访友的礼节。畲民在族规中对于偷盗、淫乱之徒处罚极严,众人扭其赴祠堂,由族长长辈严加管教。

第六,畲族喜欢社交活动。畲民不仅十分好客,也喜欢社交,每逢农闲或喜庆佳节,常常彼此邀请相互交往,多以对歌为主。男女互唱对答,通过盘歌,促进了村寨之间的团结和加深男女青年的友谊。

丧葬

畲族在历史上曾盛行过火葬。据卞宝第在《闽峤輏轩录》中载:福建霞浦县畲族“人死刳木纳尸其中,……主丧者盘旋四舞,乃焚木拾骨,置诸罐,浮葬林麓间,将徙则取以去。”顾炎武在《天下郡国利病书》中载:广东畲族“有病没,则并焚其室庐而徙居焉。”《贵溪县志》说:”遭亲丧,舁棺至山麓火化之,拾其骨,请于所求隙地葬之,不起坟。”民国《建德县志》也对浙江建德县畲族的丧俗作过一番描述:畲族“重做功德,门竖一幡,上书死者姓名,灵前杂列鸡黍,畲妇七八团棺坐哭,用麻干为方格,高阔尺许,外糊以纸,中置纸锭,名之日库,并持竹鞭甑,且鞭且祝曰:阿娘气平平上,或曰阿爷气平平上,名曰孝子饭。”解放前,畲族人民被迫到处迁徙,过着不安定的生活,传说畲民迁到哪里就把祖先的骨灰背到哪里去,后来由于逐渐定居下来,才把丧葬改为土棺葬,丧仪大致和汉族一样,有大殓、小殓、报丧、戴孝、送葬、择日、卜葬、祭奠、扫墓等。但仍保持以歌代哭,以歌赴丧、报丧、浴尸、做功德、炊孝饭、拾骨重葬等丧俗。

报丧,家中遇有年龄在五十岁以上的人身故要报丧。父死,孝子去亲房叔伯家报丧。母死,去娘舅家报丧,邀请他们前来吊唁,才好入殓。广东凤凰山区畲民报丧人要把平常衣服反穿,到亲戚家时在门外泣诉噩耗。当娘家亲人前来奔丧抵村外时,要鸣放鞭炮作为通知,抵丧家屋前时,孝子孝孙们要按长幼次序跪在门外,一手持明香,一手敬酒,跪迎吊者,并对歌一首。丧家子孙唱道:

子孙跪落娘家前,无限悲痛泪连连;

双手把定娘家盏,行位报我要超荐。

娘家吊唁者唱道:

今日娘家是我来,接过儿孙酒一杯;

你母行次第×位,你今礼教做得对。

歌毕,娘家来人扶起丧家人,接过明香,进至灵堂,把明香插进香炉里。这时,孝子要端水给娘舅洗脚,请喝茶,吃点心,称之为吃“娘家茶”。同时也请做功德的人、风水先生、抬棺材的人一起吃,吃时排座位,左大右小,母舅坐第一位。稍停,吃饭。吃饭时要“劝娘家”,唱哭歌劝酒。孝子端上一只盘,盘上放两杯酒,跪着请母舅喝。

浴尸,奔丧的亲属到达后,孝子要到河边烧纸钱,并提回一些给死者洗澡的水,这叫“买水”。死者如果是男子,必须取顺流水,以表示男在天;死者如果是妇女则取逆流水,表示女居地之意。接着要给死者剃头,妇女则梳髻。沐浴毕,要给死者更衣,穿上新制的寿衣,男的以单数为主。妇女以双数为主。女的要将出嫁时的衣服穿在最外面,头戴凤冠。此外还为死者穿上鞋、帽及制一内放谷壳的枕头。有时棺内放纸灰包、茶叶和米(连糠)。女人死后要娘舅验尸后才能封棺。

死者入殓后要搭灵台,用一幅土布把棺材放在里面,外面放一张桌子,上摆供品,布幔上挂有挽联。

唱哭歌,死者落棺后,要唱“哭歌”,盛行以唱代哭,以歌赴丧的传统葬俗。“哭歌”,也叫“哭灵歌”,又称“白事歌”(即丧葬歌)或“哭娘歌”。唱哭歌的除死者的子女、媳妇等直系亲属外,大都是六亲九眷的女客,人数少则几人,多达几十人不等。她们素装打扮,身穿白裙衫,头扎白罗帕,围坐在棺材边,整夜地边哭、边唱,以哀歌表达对死者缅怀思念之情,寄托哀思,一直要哭到第二天天亮“抬丧”才止(有的连续哭唱几天)。这种葬俗在史书上早就记载有:“灵前杂列鸡黍,畲妇七八团棺坐哭”。何子星在《畲民问题》中说:“虽亡人入殓,不举哀、乃以歌代哭。”传说这种葬俗,还有一段来历:传说始祖盘瓠王行猎,不慎,被山羊撞落在高山悬岩下,盘瓠王子孙到处寻找不见,抬头望见在不远处的天空,乌鸦盘旋飞舞,上下翻腾,急忙赶前一看,只见盘瓠王尸体悬挂在岩壁的大树上,百鸟群集,在啄食盘瓠王尸体,盘瓠王妻三公主见状不忍,赶忙率领子孙吹角敲鼓,编了千百首“哭歌”,边哭边唱,为盘瓠王驱走群鸟,保护盘瓠王尸骸,历久相沿,遂形成这一葬俗。

哭歌的内容为缅怀祖宗,悼念死者,诉说死者在生前乐善为人,祈祷死者安息,并负疚忏悔对死者生前照顾不周等等。如“哭娘歌”中有一段这样唱道:

没有爹娘无主张,家有金银枉思量;

有钱能买千般物,难买堂上双爹娘。

此外,还有“守孝歌”、“大离别”、“小离别”、“牛子圈”、“苦伶娘”、“二十四更歌”、“思亲歌”等哭歌,都是歌词悲切,催人泪下。

做功德,死者学过师的还要做功德,即儿孙为报答父母养育之恩而举行隆重的“做功德”活动。有的做三天三夜,也有的做一天一夜,这要视丧家财力和是否祭过祖而定。做功德时,要悬挂祖图,祭祀始祖,要整夜地唱“功德歌”。父已祭祖,子必祭祀,否则父亡时,子就不能作孝子治丧,必请曾经祭过祖的人代为孝子治丧。主持做功德活动的有四位祭师(有的八个),他们穿着青、红各色前襟绣有龙、麒麟,背绣有木鱼一类图案的祭服长衫,在死者灵前或中堂诵颂祭词和歌舞。第一个祭师称“敢当”,手持桐木制的大刀;第二个祭师称“鼓手”,手拿小鼓;第三个祭师称“少年”,第四个祭师称“夜郎”,均手执桐树木拍。他们边唱功德歌、边敲小鼓起舞。上半夜唱“换天地”、“请师爷”、“造神退兵”、“造祖宗寨”等,下半夜唱“正月正”、“辛苦种田歌”等。舞姿优美雄壮,歌词感人。此外,还跳“白鹤舞”和“闹灶房”。“白鹤舞”是三人舞,舞者均在三十岁以下的男子,一人背负一只竹篓,手抓一把米,余二人则抬一只麻袋,绕着棺木作圈圈舞,左转右跳,不停的边歌边舞约一个小时。“闹灶房”也是男女对歌,闹灶房后要“背老枷”,即送亡灵进祠堂或并入家庭香案总炉。

炊孝饭,又叫“做孝子饭”,是予卜吉祥的一种形式。孝男孝女站立灶旁,由两位孝子女抬一只盛有七、八碗饭的饭甑,到灵堂作三个揖,然后抬回厨房,放在锅上蒸,大家围观,视饭锅里的水蒸气出锅的先后、快慢以卜吉祥。这时女的唱“炊孝饭歌”:

长命白饭锅里蒸,大是子女小是孙;

今早炊香富贵饭,望你阿爹(娘)平平分。

孝子饭蒸好后,抬到灵堂前,孝子站在凳子上高高抬着,大伙都忙着抓上一把米饭吃,以示吉祥如意。祭奠仪式的最后一项为“孝子祭”,即烧纸钱。

出殡,人们对墓地的选择极为重视。据说,得福地,则福荫子孙,人财两旺;得坏地,则家破人亡,祸延后世,这当然是迷信。出殡时,棺材上要披一条五色带,代表金、木、水、火、土五行。儿媳走在最前面,挑一付担子,内放香炉和一盏灯,担子一直挑到墓地,途中可以休息,但不准回头看。接着是孙子数人,拿着纸钱,一路扔,叫“引路”。棺材抬至途中,为悼念死者要做拦路上马祭,在路旁摆上三牲、酒,点燃香火,唱着“奠祭歌”:

我母老落又过世,如今给你做路祭:

拦路祭奠上马酒,送上山头过生世。

棺材抬到墓地,在落土埋葬前,解下棺材上披的五色带,给子孙系在颈上,认为可以长命。与此同时还要抽竹篾,死者有几个子女,墓穴中就放几根竹篾,上用泥土压实,让子女们同时去拔,谁先拔出谁就吉利,拔完竹篾,才落土埋葬。这时,其他人可以脱去孝服、孝帽,但孝子不能脱,至少要穿戴七天,媳妇在头上扎白线或在鞋上缝几条白线,男的则剪一块小白布挂在胸前或缝在帽子上面,七日后除去,还得剃头,四十九天内不再理发。家中死了人,一百天内不得举办婚事,百日之后得守孝三年才可结婚。

安神主,丧家只保留祖宗三代的神位,如果家中原供奉了大、小、百”三代祖先的神位,到“千”字位的人死后,就把“大”字辈的神位牌送到祠堂去,称为安神主,每月初一、十五,都要焚香点油灯供祭之。

拾骨重葬,人死埋葬过一至三年后,择吉日(清明或冬至)破土开棺拾骨。拾时,由下肢而上肢,最后是头颅,按此顺序放入陶罐内,然后把山坡铲出一个垂直面,再打一个洞,把罐放进去,以石块封口。烧掉棺材,称“化殓”,装尸骨的陶罐称之为“金瓮”。死者有墓的,也把“金瓮埋于墓中。

扫墓,拾骨重葬后才能扫墓。每年清明要祭扫祖墓,为坟地除草、培土。父母死后,头年不做粽,一周内不刷锅,儿媳等在五十天内(一说一百二十天)不准理发,子孙戴孝三年,不能看戏,不能参加宴会和赛歌会,也不能到热闹的地方去,以示对死者的哀悼。

在畲族人民中,一家有丧事,亲友和全村人都予以帮助,赠送鸡、米、豆等,有的送一担柴,有的帮助挖坟、抬棺材,有的帮忙烧饭做菜,这种一方有难,四方支援的互助精神,是畲族人民传统的美德。

解放后,在丧葬时已没有过去那一套迷信的超度等陋习,人死后便收殓埋葬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