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黄河” 相关
共 106 条 2 / 8
16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黄河河务通信的有线通信,无线通信,程控交换。
17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黄河的水沙利用,包括第一节水沙资源,第二节引水设施。
18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黄河水沙资源,黄河水挟带大量泥沙,输沙量名列世界各大江河之冠。黄河泥沙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最适于农田灌溉和淤地改土。
19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黄河的引水设施其中包括有:引黄闸(宫家引黄闸,东关闸,王庄闸,罗家屋子闸);扬水站(宫家闸扬水站,綦家嘴扬水站,刘家夹河扬水站,小李扬水站,盐窝扬水站)。
20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河防管理包括:第一节河务机构,第二节治河财务,第三节河产经济。
21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河务机构历代皆为官办独立机构,不受地方官府统辖。全河上下形成统一的管理系统。
22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黄河治河经费,水费征收,料物器材,资产设备。
23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国家大力加强黄河河防建设,全河上下河防工程逐步坚固化、耐久化。在长期、连续的河防建设过程中,各河务段逐步积累、形成了一套庞大的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拥有众多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大量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机械设备,构成一个独立的、庞大的、具有...
24
专记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黄河专记中的河防景观其中包括:宫家险工景点,张滩景观点,王庄景观点。
25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黄河堤防植树,历来是保护大堤的重要措施。把河防工程加以美化,建成景观线,景点包括宫家险工景点,张滩景观点,王庄景观点。
26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 类型: 正文
利津黄河河务局在职职工280人,下设7个科室,5个管理段,担负着78公里堤防、6处险工、8处控导、4处涵闸工程的管理、运行、调度和保护任务。于1998年10月份实现办公、住宅一次性搬迁,改善了干部职工的办公、生活条件;2005年6月顺利完成...
27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6)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一是对现有自然湿地资源实行普遍保护,坚决制止随意侵占和破坏湿地的行为,自然保护区湿地面积明显增大,鸟类种类和数量明显增多。二是加大护林防火工作力度。共发放宣传资料1800余份,登门造访200余户。制定了扑火预案,规划了防火示意图,...
28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6)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黄河水文,概括了机构队伍、水文观测、安全生产、水沙运行、水位流量关系变化、测验设施设备、测站管理、对外联系等。
29
知识出处: 利津年鉴(2006)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利津水文站系全国大江大河重要水文站,是黄河最下游一个水文站,站址位于利津镇刘家夹河村,东经118°18′,北纬37°31′,距河口104公里。利津水文站由前黄河水利委员会于1934年6月设站,1937年11月因抗站停测。解放后,1...
30
河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东营区年鉴2005 | 类型: 正文
本段写的全区共有河流9条。黄河是境内唯一的自然河流。区内有排水河道8条:支脉河、广利河、老广蒲沟、武家大沟、五六干合排、溢洪河;境内排涝河道有广蒲河、东营河,控制面积分别为339.6、83.4平方公里。东营河汇入溢洪河,广蒲河汇入支脉河,后...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