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水沙资源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图书
唯一号: 151320020210000771
颗粒名称: 第一节 水沙资源
分类号: K928.42
页数: 2
页码: 129-130
摘要: 本文描述了黄河水沙资源,黄河水挟带大量泥沙,输沙量名列世界各大江河之冠。黄河泥沙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最适于农田灌溉和淤地改土。
关键词: 黄河 水沙资源 利津县

内容

黄河水量丰沛,时段分布不平衡,年际变化幅度大,年内水流分配不均。据利津水文站1950一1982年实测资料计算,利津段平均年径流量459.4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973.1亿立方米(1964年),最小年径流量91.5亿立方米(1960年)。年内水量以8月份最多,2月份最少,1972-1981年曾有7个年份在五六月间断流,少者4天,多者15天。
  1986年起,黄河进入枯水位时段,水量偏小。
  利津水文站1986-2001年实测资料:平均年径流量139.4亿立方米,最大年径流量266亿立方米(1990年),最小年径流量18.8亿立方米(1997年)。年内水量分配以8月份最多,5、6月份最少。除1990年外,已连续12个年份出现断流。每年断流次数为2一16次,断流天数为5-226天,其中1997年断流天数最多为226天,1998年断流次数最多为16次(详见本节附表)。自2000年起,国家授权,黄河水资源由黄委会统一管理监督,实行人工调水,至2002年,未再发生断流现象。
  黄河水质良好,含盐量少,含有机质多,氢离子浓度在8- 8.3之间,属弱碱性水;总硬度每升3-6毫克当量,属弱硬水;矿化度每升0.3- 0.4克。利津县工农业生产和人民生活用水多赖黄河水供应。
  黄河水挟带大量泥沙,输沙量名列世界各大江河之冠。据利津水文站1950-1982年实测资料计算,平均每年输沙量为11.79亿吨,最大年输沙量21亿吨(1958年),最小年输沙量2.42亿吨(1960年)。1986年起,来水来沙量减少,1986- 2001年实测资料:平均年来沙量3.56亿吨,最大年来沙量8.12亿吨(1988年),最小年来沙量0.15亿吨(1997年)。年内来沙量分配以8月份最多,1月份最少。河水含沙量年际变化和年内变化幅度较大。多年平均含沙量为每立方米河水含沙24.96公斤,年均最大含沙量为每立方米河水48公斤(1959年),年均最小含沙量为8.84公斤(1987年),一次洪水最高含沙量为每立方米河水222公斤(1973年)。来沙大部分属于颗粒较细的悬移质泥沙,粒径多在0.025毫米以下。
  黄河泥沙中含有丰富的氮、磷、钾元素。多年实测资料显示:平均每立方米泥沙中含氮0.8一1.5公斤,含磷1.5公斤,含钾20公斤以上,是引黄灌溉中自带的天然肥源,最适于农田灌溉和淤地改土。

知识出处

利津县志(1986~2002)

《利津县志(1986~2002)》

出版者:中华书局

出版地:2006

《利津县志》(1986-2002),旨在存史以鉴兴衰成败之理,资治以寓因革损益之训,教化以启爱国爱乡之情,兴业以济人民富裕幸福之道。全志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精心谋篇,广征博采,科学考证,去粗取精,实事求是地记述了 1986年至2002年我县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诸方面的发展变化,突出了地方特色和时代特征,是一部融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权威性于一体的县情百科全书。

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