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黄河故道” 相关
共 7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产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水域广阔,古时主要湖泊有巨野泽、雷夏泽、菏泽等,主要河流有黄河、济水、菏水、濮水、丹水、汶水等,后由于黄河大徙决口,它们或湮没或演变。现有水域主要是演变来的东平湖,黄河、黄河故道及建国后疏浚开挖的内河,还有太行堤水库以及星罗棋布的坑...
2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前,菏泽境内,由于受历史黄河泛滥影响,仅有少数自然坡河,较大的有万福河,洙水河和赵王河等河道。但由于长期未经治理,河槽窄浅而弯曲,苇草丛生,每届汛期,排水不畅,内涝灾害严重。建国后,除对原有河道进行调整治理外,并开挖了许多...
3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水利志 | 类型: 正文
黄河故道,系清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黄河在兰考城西铜瓦厢决口改道后,遗留下的旧河床,自西向东,由河南省的界牌集流入山东省曹县境内,下经郭楼、田场、魏堤头、刘花园、葛台袁庄,于王六庄南入单县境,再下至张河涯流入安徽省砺山县境内,总流域面积...
4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菏泽地区地质构造略图燕山运动形成各构造格局的雏形,喜马拉雅山运动控制了境内各构造机体。全区各构造单元,尤其是二、三级构造的展布,具有以下特点:西侧的华北断拗构造线以北东向为主;东侧的鲁西中台隆以弧形的北东一东西向为主,后者生成较早。
5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境内有残丘44座,大小山头108个,属泰沂山切断余脉,多为第四纪黄河冲积物掩埋后残留的孤山,由平缓的单斜岩层构成,基岩多裸露地表。由于长期遭受剥蚀,丘顶浑圆。这些残丘,除巨野县金、独二山外,皆在梁山县境内。
6
知识出处: 菏泽地区志 | 类型: 正文
古代河流济水:济水古代与长江、黄河、淮河并称四渎,在荥阳与黄河分流,自蒗荡渠(亦名鸿沟)东流,至今兰考县北折向东北,进入境内。在定陶东北注入菏泽湖,然后分为两支。一支名菏水,东流至今鱼台注入泗水,沟通济、泗两流域;另一支称济水,出菏泽湖,流...
7
知识出处: 菏泽黄河大事记 | 类型: 照片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