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522条
析出资源
379条
图表
5条
人物
52条
事件
73条
地名
6条
作品
2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青岛市” 相关
共 522 条 16 / 35
226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余丁一九〇六年来青,时年十三岁。先入东镇蒙养学堂,后在礼贤书院读书。第一次世界大战起时,余年方二十一岁。童子无知,对于德人在本市之设施,未尝注意。兹仅就当时闻见所及者分述于后。惟一鳞半爪,语焉不详,聊供研究青岛历史者参考。
227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青岛是因前海的小青岛而得名的。这个小岛,因常年被绿色植物覆盖,又与隔水相望的黄岛颜色上有青黄之别,故称小青岛。
228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德帝国主义侵占青岛时期,于一九〇〇年三月开始兴建四方机厂,一九〇二年基本落成。该厂是中国劳动人民用自己的血汗和生命移山填海建成的,当时参加建厂的有一千多人。建成的厂房有组立场、铁匠房子、事务所大楼、发电所、水楼子、德国员工宿舍等,总面积为一...
229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尉礼贤是德国人,是德国和瑞士合办的同善教会的牧师。他很早就来到中国传教。通晓中国语文,是一个中国通,是德帝国主义侵华的先遣者之一。他传教、办医院、办学的目的,都是为德国侵华服务的。他来到中国,先是活动于山东高密一带,除传教外,还办了同善医院...
230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黑澜大学是中德合办青岛特别高等专门学堂的俗称,是在1908年成立的。德国在1897年侵占青岛之后,看到英、美等国均在中国创办学校,推行文化侵略,也想在青岛创办一所专科大学,以为其长期侵略中国服务,但当时清政府认为,在国内除已经开办的京师大学...
231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1897年德国占领青岛后,为进一步扩大对中国和远东的侵略,徳国远东海军舰队又进驻青岛。为便于就近修理该舰队的船只和制造新舰船,他们在大港设立了一所造船厂,当时叫做水师工厂。这个规模相当大的工厂,需要大批技术熟练的工人,为此,1900年在莱阳...
232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青岛市浙江路与徳县路之间,有鼎足而立的三座楼房,它们原是属于国籍不同的三个单位:德国的天主教堂、法国的玛丽雅圣母院、美国的圣功女子中学。我曾在圣功女子中学担任文牍和教员十多年,对内部事务知之较为详确,故濡笔以记其事。至于挂漏遗误之处,尚希...
233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伪青岛治安维持会于一九三八年一月在中山路七十四号成立,下设社会、警察两个部。伪社会部中设有教育科,科长由陈命凡担任,职员有伊里布、周蜀江等。为了粉饰门面,装点太平,推行奴化教育,开宗明义第一章就是办理小学教师登记,准备恢复市区各小学。伪教育...
23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1914年,日本帝国主义夺占青岛,取得德国在山东的殖民权益。这一页受凌辱的历史,我们应铭记在心中。
235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徳国驻青岛的警备队由三个海军大对及四个炮兵连共约2500人所组成。战争爆发后,将在北京的分遣部队和其他后备力量调来青岛增援。军官人数达183名,士兵增至4881名。再加上奥匈巡洋舰斯林伊利莎白号上的水兵,共同防守青岛。
236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之年,日本借口日英同盟对德宣战,强从龙口登陆进攻青岛。大战开始时,袁世凯的北洋政府宣告中立,当时我正在县立高小读书,见到布告上写得很详细,后面还附记了一些处理交战国的侨民、士兵、武器。船舶等办法。我认为中国可免战争之祸,心...
237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二一年在华盛顿召开的太平洋会议上,我国代表据理力争,迫使日本帝国主义签订了《解决山东悬案条约》。规定日本交还青岛,并由中国出资赎回胶济铁路。但日本帝国主义对此并不甘心,妄图制造抗交借口,以继续霸占青岛和胶济铁路等殖民权益。
238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七七事变”之后,日寇在青岛制造了 "八一四事件”。1937年8月14日,有日寇水兵五六人,走到德县路天主教堂附近,遭到了由日本特务机关指使的化装成中国人的日本浪人的阻击,有两人毙命,这就构成日军入侵的借口。
239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日伪时期,青岛人民一提到日寇宪兵队,无不谈虎色变。如果谁的亲友被宪兵队抓了去,更是提心吊胆,惶惶不安!
240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 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青岛传染病院院址,原在台西嘉祥路三号,初建于德国占领时代,后两次沦陷于日本,设备简陋,医药缺乏,根本没发挥防治传染病的作用。特别在抗日战争年代。1938年日本二次占领青岛后,竟以隔离传染病人为借口,大量残害"劳工”。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