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郴县” 相关
共 1865 条 125 / 125
1861
知识出处: 郴县志 | 类型: 民俗
长鼓舞系县内瑶族民间舞蹈,多在盘王节演出。表演者身系长鼓,模仿瑶民祭奠盘王以及平日耕耘收种等动作而舞,舞姿刚柔俱备。新中国建立后,经过整理加工,已成为文艺舞台上经常演出的舞蹈节目之一。
1862
知识出处: 郴县志 | 类型: 艺术
明清时期,广东的洪拳、福建的咏春拳、江西的刁家拳、北方和西南诸省的北少林拳、太极拳和硬气功及湖南湘潭的巫家拳等,相继传入,流行境内各地。晚清至民国时期,桥口周颜凯演变八合拳,编成五虎赶羊套路,流传较广。民国25年(1936),成立郴县国术馆...
1863
知识出处: 郴县志 | 类型: 民俗
清代,每逢端午时节(或前后一二日),县内凡通舟楫之江河沿岸乡村,“龙舟竞渡,相习成风”。民国时期渐衰,几于绝迹。新中国建立后,仍未兴盛。仅于1986年端午节时,桥口镇瓦窑坪村民在当地的东江河段举行一次龙舟竞赛,参赛龙舟两条,运动员50人,沿...
1864
知识出处: 郴县志 | 类型: 民俗
新中国建立前,县内广泛流行踢毽子。其种类有用鸡毛插在铜钱周围而做成的“鸡毛毽子”,亦有用纸扎成的“纸球毽子”。踢法甚多,主要有单脚踢、更脚踢、内踢、外踢、单人踢、双人合踢、对踢等等。以踢中次数多少分胜负。活动多在闲暇,节日尤甚。且多系少女少...
1865
知识出处: 郴县志 | 类型: 民俗
民间流行象棋、围棋、跳子棋、军棋、裤裆棋、围子棋多种。“围子棋”系民间俗称,正名无考。棋盘为正方形,由5条经线、5条纬线和6条斜线交叉成25个点构成(如图一)。棋法:二人对弈,各持5子,置棋盘对边的5个点上,盘中各线为“路”,各点为“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