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郯城县” 相关
共 430 条 10 / 29
136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白柳条,学名白杞柳,俗称簸箕柳。属杨柳科柳属。 白旄乡栽培白柳条始于元末明初,迄今已历600余年。它源于乡境内柳庄一带,柳庄村据说也是因栽柳编柳而得名,素有"白柳之乡”之称。最初栽培的白柳条为当地"绒柳”,后引种了笨柳、金钱柳、大稀叶等品种...
137
知识出处: 临沭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太子参是一种名贵中草药。査《本草从新》、《纲目拾遗》、《欲片新考》等医籍记载,太子参原指五加科植物人参之小者,又名童参。现在的太子参又叫孩儿参,属石竹科植物,俗称四叶菜、山菠菜,学名“异叶假繁缕"。
138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巍巍苍山,绵绵沭水,记录了临沭人民一段段可歌可泣的革命历史,讴歌着一曲曲令人荡气回肠的光荣颂歌。
139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1957年冬,鲁南的天气格外寒冷。但郯城县一千多名小学教师却奉命提前放了寒假, 去码头镇集合进行整风学习。
140
知识出处: 临沭县文史资料第八辑 | 类型: 正文
不给出路的政策,不是无产阶级的政策。对于任何敢于反抗的反动派,必须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之。
141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四辑 | 类型: 正文
一九三九年三月,我被派到刚刚成立的费县二大队去工作。这个大队在国民党反动派游击队王洪九等部的包围之中苦斗,战胜了他们的封锁、策反等摩擦勾当,战胜了缺乏给养、服装等等困难,逐步发展成长起来。它在坚持临(沂)费(县)边区抗日游击战争,掩护县委开...
142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青岛地区教务,原由几位外籍传教士担任,并无主教。至一九二四年,始由兖州教区主教韩守嵩,通过教会会议决定将青岛划成独立教区。一九二五年正式成立青岛教区,由维昌禄(德籍)任主教,管辖范围是临沂、郯城、费县、蒙阴、沂水、莒县、日照、诸城、胶县、高...
143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有两个城,一个是北老城,它是春秋时期郯子的封地,已有人著文考证;一个是现在党政机关驻地的县城。
144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据郯庙村长者介绍,他们亲眼见过明万历年间的石碑,是两截的,拼凑在一起,用铁扒子扒住,立于西廊房门北。据说是康熙七年地震时摔断的。现在,庙里石碑大多找到下落,有的埋在屋下当基石用,有的垒在桥墩上,如能挖掘拼复,将会得到更多的文字资料。
145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南皇亭(即感恩亭),位于郯城城南,现益新公路西,郯城酒厂南侧。这里还有孝妇祠、关帝庙等建筑。
146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郯城东北十二里,有个地方叫安坞穴。安坞穴上有石坝,高二丈一尺五寸,相传为大禹治时,凿陵导沭后而设,名为禹王台。
147
墨泉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墨泉,原系郯城的一大名泉,墨河(俗名皂河)源头,在郯故城东北一里许。县志记载:“泉形宽六丈,长十四丈,深丈余”,由城北绕至城东,经龙门、寨子、杨集、南入宿迁,入骆马湖。
148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孝妇祠位郯城城南约二里处,面向东。现酒厂南侧。祠分南北二部。南部为孝妇祠,系嘉庆元年知县周履端所建。道光五年知县徐铭增修后殿。孝妇祠自前向后为山门、正殿、后殿三个部分。
149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于公墓址,现在仍很高大,占地二亩许。传说于公死后,坟墓如常并不很大,由于他治狱事迹感人,死后,群众无不痛心相念,自发地肩挑背负,添土聚坟,你来我往,不期然就聚成了一个高大的坟冢。于公墓是我县重点保护的古墓之一。现在西关三街在此建果园一处。
150
知识出处: 郯城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官竹寺,也叫观竹寺,旧名广福寺。位于郯城西南五十华里的新村西北角。该寺西傍滔滔沂水,东临莽莽沃野,背依红土高崖,寺内大殿前的“九女松”,树干笔挺秀颀,枝叶苍笼葱翠,最大一株胸径两围。寺后有一株参天耸立的银杏,树高35米,胸径五围,巨影婆娑,...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