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赵太侔” 相关
共 21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1931年秋,俞启威考入了青岛大学物理系,由上海来到青岛。海鸥剧社于1932年春正式成立,由俞启威负责。1933年夏天,因叛徒出卖,青岛地下党遭到破坏,俞启威被捕,崔嵬、杨浴昆等人离开了青岛。俞启威被释放后,也离开青岛去了北京,以后成为著名...
2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类型: 正文
何炳棣回忆1933年夏考入山东大学至1934年夏转学清华大学,这一期间,在山东大学的人生经历。这一年,是何炳棣英文进步最猛的一年,广义教育行万里路的第一年。
3
知识出处: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 类型: 正文
回忆起青岛的京剧《票社》,可以说是绚丽多彩的。早在二十年代初期,就相继有了《物产社》、《和声社》等。到了三十年代,又有了《西镇商会票社》、《欢声社》等.四十年代又有《琴樽友韵庐》、《银光社》、《业余求智会》等。现就记忆所及,将各个票社的情况...
4
知识出处: 文史资料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光绪三十四年(公元一九O八年),徳国政府与清政府签定协议,在青岛开设青岛特别高等学堂,也称徳华学校(GermamChineseschool)。在朝城路选定校址开工建校,一九O九年学校竣工,开始招生,学校开办费共四十六万徳国马克,中国政府负担...
5
知识出处: 四方文史资料 第三辑 | 类型: 正文
金又新同志1932年10月11日出生在浙江省绍兴市。他的父亲金锐新曾在青岛沈鸿烈政府任职,1933年在青岛举行的第十七届华北运动会,与葛光庭、赵太侔、崔士杰、蒋丙然等35人同列为副会长。金又新思想进步,1947年在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求学时,积...
6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1911年辛亥革命时,我刚满七岁。听说武昌起义,成立军政府,益都县革命党人,也要响应起事。地方当局,恐慌万状,满营旗兵,在大街小巷,昼夜巡逻防范,查缉革命党,人心惶惶。不久又听说南京新政府成立,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一时群情振奋...
7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类型: 正文
赵太侔生于一八八九年十一月,汉族,世居山东青州府益都县东关棉花市街,家道贫寒。青年时代的名字是赵海秋,担任国立山大筹委会常委和初长山大时期的名字是赵畸,二次出长山大的名字是赵太侔。一九三〇年,赵太侔出任山东大学出任文学院教授一年后改任教务长...
8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黄敬,原名俞启威。1931年一1933年就读于青岛大学,同时从事党的地下工作。建国后,先后任天津市市长、市委书记、中央一机部部长、国家技术委员会主任等职。俞启威和他的姐姐俞珊,青年时喜爱戏剧活动,参加了上海的“南国社”,从事左翼戏剧活动,与...
9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俞珊,女,俞启威姐姐。俞珊,青年时喜爱戏剧活动,参加了上海的“南国社”,从事左翼戏剧活动,与田汉、田洪、洪深等都有往来,后俞珊与从美国留学回来的赵太侔结婚。
10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崔嵬,男,青岛大学旁听生。1932年海鸥剧社成立,崔嵬加入该社。海鸥剧社是中共青岛地下市委为了有利地进行斗争,指示青岛大学支部,组织一些合法的、公开的社团,以团结广大同学。赵太侔在济南时,曾创办过山东实验剧院,崔嵬是该剧院的成员,也是跟着赵...
11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九辑 | 时代: 不详
李云鹤(即江青),女,青岛大学图书馆管理员。1932年海鸥剧社成立,张福华加入该社。海鸥剧社是中共青岛地下市委为了有利地进行斗争,指示青岛大学支部,组织一些合法的、公开的社团,以团结广大同学。李云鹤同时还加入了,由赵太侔在济南时所创办的山东...
12
知识出处: 市北文史资料第二辑 | 时代: 不详
俞珊是前山大校长赵太侔先生的夫人,曾留学美国专攻戏剧。回国后为上海著名话剧演员,参加了《南国社》,从事左翼戏剧活动。 俞珊还擅长演京剧青衣,在三十年代的“大舞台”(今永安大戏院)多次演出梅派京剧,博得青岛京剧爱好者的高度赞誉。集话剧,京剧于...
13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时代: 不详
林济青,男,韩复榘部下,曾任齐鲁大学教务长兼代校长,一九三六年,山东省主席韩复榘,借故停拨学校的经费,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愤而辞职,林济青继任校长,林济青一派政客学阀作风,一些名教授因此相继离校。
14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时代: 不详
赵西华,女,赵太侔长女,曾任山东大学中文系助教。
15
知识出处: 青岛文史资料第七辑 | 时代: 不详
王正廷,男,曾任国民党外交部长,一九四七年九月山东大学开学后,王正廷到了青岛,就要求校长赵太侔请王到校讲话,被赵太侔拒绝。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