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都县辛亥革命回忆

知识类型: 析出资源
查看原文
内容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图书
唯一号: 150020020220011843
颗粒名称: 益都县辛亥革命回忆
分类号: K257.1
页数: 4
页码: 210-213
摘要: 1911年辛亥革命时,我刚满七岁。听说武昌起义,成立军政府,益都县革命党人,也要响应起事。地方当局,恐慌万状,满营旗兵,在大街小巷,昼夜巡逻防范,查缉革命党,人心惶惶。不久又听说南京新政府成立,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一时群情振奋,万众欢腾。各界人士在城里夭齐庙召开庆祝大会,一些头面人物,相继登台演说,慷慨激昂。
关键词: 辛亥革命 益都县

内容

1911年辛亥革命时,我刚满七岁。听说武昌起义,成立军政府,益都县革命党人,也要响应起事。地方当局,恐慌万状,满营旗兵,在大街小巷,昼夜巡逻防范,查缉革命党,人心惶惶。不久又听说南京新政府成立,建立中华民国,孙中山任临时大总统。一时群情振奋,万众欢腾。各界人士在城里夭齐庙召开庆祝大会,一些头面人物,相继登台演说,慷慨激昂。象征汉满蒙回藏五族共和的鲜艳五色国旗,代替了龙旗,飘扬满城。进步人士纷纷剪去发辫;也有些人盘起辫子,盖上帽子,敷衍一时,不少政客士绅等,也积极参加活动,表示赞成拥护共和,摇身一变,成了民国的新人物。
  时过不久,在1912年阴历2月初4日夜间,发生了兵变。数百家商店,被乱兵抢劫一空。事后捕去群众多人,枭首示众。此事恰在北京兵变后不久发生。不久又闹二次革命,失败了。地方当局,到处追查拿捕革命党人,凡剪发者都被波及。吓的剪发者都装上假辫,盘辫盖帽者重新垂下发辫来。
  清室退位后,北城旗营满族和平易帜,咸与维新,但被取消了"吃皇粮”制度,生活骤变贫困,满族的旗装、礼服、花翎、缨帽、鼻烟壶等小摆设及用具等,一时充满市场。
  以上是我儿时对益都县辛亥革命的印象。
  后来年事渐长,接触到几位当年在地方上搞过革命活动的人士,听到了一些革命活动情况,点滴追述如下:
  益都地处胶济铁路中段,交通便利,又系青州府治,教育比较发达。光绪末年,废科举,办学校,成立了官立青州中学堂(后改为山东第十中学),青州师范学堂(后改为山东第四师范)、青州蚕桑学堂(后改为山东甲种农业学校),益都县立东关高等小学堂,还有英人设立的神道学堂。这些学堂的教员学生中,受革命影响的很多。因为这时山东各地,除开办官立学堂外,还办了不少私立学堂,叫做公学,多是革命党人办的,作为传播革命思想,联络革命同志的根据地。不少教员学生,加入了同盟会。因此数年之间,革命空气弥漫全省。益都学校中教员学生及少数校外进步知识分子,亦在各地活动,或聚会讨论如何起事。
  1911年农历11月上旬,益都人宋传典(教会知识分子,办实业发家,张宗昌督鲁时期任山东省议会议长)、李有典、尹学聪及少数中学生赵海秋(即后来的山东大学校长赵太侔)等,以及回族革命志士马纪廷、张香坡,还有寿光人赵象阙等,准备在青州起义独立。谋既定、邓天乙等人先将军火(有步枪一支,子弹500粒,及土造炸弹等)运到青州神道学堂内,交与尹学聪收存。赵象阙乘火车来,当他下车经过夏家庄时,被满营旗人瑞增预先侦知埋伏,用手枪将他打死。邓天乙等急于报仇举事,派李有典到城东坡子庄去运动兵营起义,被兵营拘留。当夜青州知府亲自带领人马巡查客店,捕拿革命党人。但革命要人都住在神道学堂内,官府不敢随便入内,遂调满营旗兵将神道学堂包围。神道学堂校长英入卜道成,副校长美人赫士于翌日宣布全体放假,出资给学生(本校及师范生七十余人)买车票由英、美二校长一前一后率学生赴车站登车,各返原籍。独尹学聪、邓天乙因责任所关,未与众同走。时城中约有两三千满兵巡逻,城门有兵丁站岗,尹已剪掉发辫,不易出城。他戴上一顶红色风帽,盖着假辫子,由南门混出城去,将所带的告示,独立用的方印焚毁了事。邓天乙则将神道学堂所藏的炸弹带往诸城举行起义,因此益都的起义未能成功。
  1912年元旦,孙中山先生在南京宣布成立中华民国,并就任临时大总统。消息传来,于是宋传典、李有典等数人,去向满营宣抚。不料始到北城南门外,即被满人蜂涌而上,拳脚交加,幸经人营救,始得逃出。因当时本省业已独立,即报告到省,经省督军处下令,令北城满营首要惩凶赔情了事,不久南北和议告成,清帝逊位,北城满营,也不得不应天顺人,拥护民国,和平统一,而易帜去发,变服改制,咸与维新了。

知识出处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黄岛文史资料选辑第一辑》

为了纪念辛亥革命七十周年和整理研究青岛地区这期间的文史资料,特编写一八九四年至一九二五年史事纪要。 这个纪要的资料,取自《清史稿》《中华民国大事纪》《东方杂志》《中外历史年表》《中国近代史事记》《胶澳志》《青岛革命史稿》以及其他中国近代史和现代史资料。

阅读

相关人物

马永桢
责任者

相关地名

宋传典
相关人物
赵太侔
相关人物
益都县
相关地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