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费县” 相关
共 180 条 5 / 12
61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临沂城,从一九三八年起。长期遭受日本侵略者的蹂躏,至此,宣告解放。我们永远不会忘记沂蒙人民,在抗日战争期间所作的贡献,他们的丰功伟绩,将永远彪炳于革命史册。
62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清末民初,“安清邦”(又名“家理”)在临沂城乡,几度兴衰。笔者仅就所闻所睹清末宣统元年岁末,临沂西乡义堂街大地主、练长王春台勾结官府剿灭当地“安清邦”的史实,述其一、二。
63
知识出处: 临沂文史资料第六辑 | 类型: 正文
地方志可为文史研究提供丰富的文献资料。地方志乃是一个行政单位的历史著作,是记述一个地区里社会、自然的历史和现状的综合性著述,举凡一地的天文、地理、政治、经济、军事、文化、风俗、灾异等等,皆包罗在内,被誉称为“一方之全书”、“地方百科全书”。...
64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平邑县地处山东省南部,沂蒙山区的西南边缘,淮河流域沂河水系浚河上游。地理座标为北纬35°07'35"〜35°43'23"、东经117°25'12"~117。56′51〃。县境东连费县,西邻泗水县,西南与邹县、枣庄市山亭区交界,西北与新泰市、...
65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平邑镇是县内回族同胞居住最多的地方。据一九八五年统计,有回民六百九十三户,三千六百九十四人,其中学龄儿童三百一十六人。镇上现有县办回民小学一处,五个班,学生二百四十七人,教师十三名,校舍二十五间,学校面积近三千平方米。
66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平邑县魏庄乡苗庄庄户剧团,四十多年如一日,坚持演现代戏,演革命文艺节目,直接为人民群众服务,为革命斗争服务,取得了显著成就,深受群众欢迎。
67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平邑县位于沂蒙山区,境为山岭起伏,河流纵横,适宜于中草药生长。特别是蒙山所产中药材,品种繁多,质地优良,藏量丰富,自古有“天然药库”之称。更由于地近鲁都,文化开发较早,境内名医辈出,药事机构悠久,许多名牌中成药代代流传,在防病治病中发挥了巨...
68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沂蒙印花布”是过去平邑一带的手工制品,蓝底白花,间或有白底兰花者。图案美观、雅致,富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在经济贫困落后,印染技术低下的年代里,作为生活用品的印花布曾经美化、点缀了人民的生活。现在,有些反映革命老根据的历史风貌的电影、戏剧还在...
69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费县师范讲习所是一九三二年春成立的一所初级师范学校。讲习所成立后,中共鲁南党组织就在这里培养发展了一批党员,并向学生进行马列主义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在党的领导下,很快就开展了一些革命活动。
70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费县农民协会是一九二九年春成立的。费县农民协会成立以后,即以湖南农民运动为榜样,打土豪,斗恶霸,抗捐抗税,沉重打击了封建地主和贪官污吏。费县农民协会存在的时间虽然短暂,却成功地发动了一次农民暴动,使农民免交了当地土豪劣绅增设的“三捐”,推动...
71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平邑县城第三小学院内东侧房內并排矗立着三座造型古朴的东汉早期石阙,这就是全国著名的平邑汉阙。平邑汉阙包括功曹阙、皇圣卿阙,其中功曹阙一座,皇圣卿阙二座。
72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清光绪三十四年戊申(公元一九O八年)夏历五月二十日,天大雨,山洪暴发,祊河泛滥衍溢,自白彦南王河达于关阳川上下二十余里尽成泽国。
73
知识出处: 平邑文史资料第一辑 | 类型: 正文
白彦,原为费县边境领土组成部分一个较大的集市,居东西往来孔道,在军事方面具有战略意义和地位。东通沂州,西连邹、滕,北与滋、临公路毗邻(今兖、石公路),南达枣庄、峄县,巽隅则万峰耸立,岗陵起伏,绵亘海岸,灌木参天、丛莽无际,就中抱崮犊尤为险峻...
74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于学忠,字孝侯,山东篷莱人,生于1890年,卒于1964年。其父在晚清时代曾供职毅军,壬的青少年时代即随父在军营中度过,并毕业于毅军通州随营学堂步兵科。西安事变后,蒋为削弱东北军力量,以二、二制(即一军二师,一师二旅,一旅二团)缩编该军。缩...
75
知识出处: 沂水县文史资料第五辑 | 类型: 正文
五十一军的前身是直系吴佩孚部下于学忠的部队。吴(据说为于学忠之舅父行)在直奉战争失败后拟率于学忠部由河南南阳、邓县一带转移山东,但于部军心涣散,不肯照办,吴乃匆匆带少数卫队投靠川军杨森。于学忠自此下台回蓬莱故乡。自于离去,所部彷徨无主,进退...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