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许卓然” 相关
共 18 条 1 / 2
1
知识出处: 永春縣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永春境内民军与土匪横行,华侨们组织起来,成立南洋永春同乡总会,并筹募经费支持正规军剿匪。抗日战争期间,永春华侨筹集捐款购买大米,运回永春平粜,救济征人家属和难民。
2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辛亥革命前,同盟会在泉州展开了一系列革命活动,组建了地方机构和组织,包括同盟会福建分会、共和实进会、中华革命党等。这些组织积极参与革命斗争,进行秘密活动并建立了秘密机关和联络点。后来,这些组织大多在中国国民党的组织下进行活动,不断...
3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泉州地区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革命斗争、反袁运动、抗日战争时期的抗日活动、以及民国时期的派系斗争等。文章涵盖了泉州地区在辛亥革命后至民国时期的政治、军事和社会活动,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斗争的复杂局面。
4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描述了泉州地区在不同时期发生的一些重要历史事件,包括武装反袁起义、护法斗争、北伐军进驻泉州、解除泉州市卫队武装、晋南民团三袭高为国民团以及陈国辉进剿福山腰等。
5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中国泉州地区从民国时期到现代的报纸和刊物的发展历史。文章内容涉及了不同时期各种报刊的创办、编辑人员以及停刊情况,包括政治背景下报刊的命运。
6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泉州华侨参与辛亥革命、讨袁护国、北伐战争、土地革命和抗日救亡运动等各项革命和抗战活动,通过捐款、发动民众、参加武装斗争等形式支援祖国的革命和抗战事业。他们积极参与国内政治斗争,发起抗日团体并组织华侨回国参加抗战。回国的华侨参加解放...
7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鲤城区人物传的情况。其中包括黄守恭、欧阳詹、王潮、谭峭、王审邽、王延彬、留从效、陈洪进、陈从易、曾公亮、蔡襄等。
8
知识出处: 泉州市丰泽区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描述了历史上在丰泽地区或与之相关的一些著名人物,包括大道、沙谒储我高仕、蔡如金、万巧娘、吴朝章和蒲寿庚。这些人物来自不同的背景,有宗教领袖、官员、医师和商人等。
9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13年,革命党人许卓然、王泉笙等,创办《新民周报》,为晋江新闻事业的开端。
10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15年春,许卓然回晋江,与书报社同人一起深入乡村,以反对“二十一条”为号召,设坛演讲,散发传单,发动“反日倒袁”运动。
11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17年1月25日,晋江县城驻军北军李厚基部马步云一团兵变,杀死平民40人,许卓然召开公民大会抗议,并电省控告马步云,结果以赔偿死者每人200元了事。
12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军事事件
1920年3月30日,安海各界推陈清机、李硕果为代表,到桐林谒见粤军军长许崇智,表示愿力劝靖国军许卓然让出安海,请求其按兵桐林,勿攻安海。许崇智当场答应。当晚,许卓然、杨持平率部退出安海,驻扎水头。
13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23年春,许卓然任泉州卫戍司令(后改为泉州警备司令),陈清机任晋江县长。
14
知识出处: 晋江市志:简本 | 类型: 政治事件
民国4年(1915)春,许卓然等以反对“二十一条”为号召,发动“反日倒袁”运动。
15
知识出处: 鯉城区志 | 类型: 文化事件
1915年,许卓然、王泉笙等创办《新民周报》,为泉州办报之始。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