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2条
析出资源
21条
事件
1条

检索条件

与 “虎邱镇” 相关
共 22 条 2 / 2
16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供销社在1979年开始加强劳动监督,恢复劳动定额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1982年开始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并在一些供销社进行试点。1984年全面推行不同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如定利润基数、超利税后分成、联销计酬等。1989年继续完善经营...
17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国营粮食网点在1951年开始参与收购和出售粮食,以保护农民利益。1953年冬开始实行统购统销后,建立了多个粮管站和分仓,以及油脂购销站。私营粮商在1950-1952年期间逐渐减少,最终被国家粮食部门取代。
18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民国以前设有多种类型的仓库,包括社仓、义仓、预备仓和常平仓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仓库数量和容量逐渐增加。1949年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政府的粮仓,并在各地新建了石木钢筋水泥结构的粮仓,改善了设施和设备。从1951年开始,...
19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以前,粮食加工主要依靠土砻、石碓和人工操作。1950年后,私人集资创办碾米厂,后公私合营,归属粮食部门。1971年,感德新建土木瓦结构厂房,日碾大米24吨。设备逐步更新,厂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配套较先进设备。1984~...
20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发展饲料加工和粮食副食品加工以满足养猪业的需求。饲料加工逐渐成为粮食工业的重要任务,生产各种不同比例的混合饲料供应。同时,安溪县生产米粉、面线、湿大面等粮食复制品,以湖头的福寿、汤头为著名。随着时代的前进,手工已由机械所代替...
21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武术具有悠久的历史。在宋绍定五年(1232年)和明代时期,安溪已经有演武亭和演武场,并有武进士和武举人的记录。清朝时期,有多位武进士和武举人。现在流传的拳种以太祖龙虎拳为主。在民国时期,安溪举办了多次武术表演和比赛。解放后,一...
22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嘉庆六年(1801),新康(今虎邱镇)卓源周氏部分精壮族众移居台湾,定居在淡水大加蚋堡东门外三板桥(今台北市信义路永康街及台北监狱后一带)开垦原野,从事农耕,逐渐蕃衍,成为台北望族。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