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莒南县” 相关
共 982 条 26 / 66
37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3年10月17日,县教研室召开中学语文、数学教学研究会。历时6天。
37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3年11月5日,文教局在岭泉公社进行民师训练试点。随后,各公社普遍进行民师训练。
37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3年下半年,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访三老(老贫农、老党员、老红军)、写四史(家史、村史、厂史、校史)和忆苦思甜活动,向学生进行阶级、阶级斗争和革命传统教育。
37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3年,国务院决定给8至15人以下或7人以下的小伙食单位,每人每月发1元或1.5元补贴费。县内凡没有炊事员的小学从本年起,教师每人每月发给“小伙食补贴5元。
38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2月,县文教局在原党校(现酒厂处)召开中、小学干部和中学政治课教师会议,揭 “学校中阶级斗争的盖子”,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并安排开展比、学、赶、帮活动。
381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4年3月,全县各级各类学校普遍开展学习毛主席著作的活动。暑假后,根据教育部的指示,以《毛泽东著作》(乙种本)作为高中政治课代用课本。
382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5月,县文教局对全县中、小学进行视导,内容是政治思想教育,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高教学质量和学校革命化。通过听、看、测、访、座谈、指导等方法进行。
383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8月,全县贯彻专署文教科发出的《关于积极发展简易小学的通知》,开始办简易小学(后称半工半读小学),普及农村教育。到年底,全县办起简易小学652处,969个班,学生31058人,教师994人。采取半日班、中午班、早班、晚班等形式进行...
384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社会事件
1964年8月,各公社普遍办起一两处农业中学。县文教局于秋假期间集合农中教师进行培训。
385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10月16日,文教局在十字路召开全县中、小学教职工会议,到会2092人。学习中共中央关于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文件, 中共中央、国务院批转教育部党组提出的《关于克服中小学生负担过重的现象和提高教育质量的报告》,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
386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12月,县文教局召开中、小学政治思想工作座谈会,分析学校中阶级斗争的表现形式,要求以阶级斗争为纲,进一步加强学校的政治思想工作,实现师生思想革命化。 冬全县教师投入面上“四清”运动,函授师范停课。
387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2月9日,全县中、小学教职员在十字路集会,到会2251人。学习中共中央制定的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目前提出的一些问题》(即“二十三条”)。其中提岀:“这次运动的重点,是整党内那些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当权派。”期间,开展社会主义教育...
388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4月,县文教局贯彻地区下发的《关于整顿巩固工读教育的意见(草案)》,召开各公社文教助理员会议,要求整顿半工半读学校,提高工读教育质量。
389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5月15日,省总工会和第二教育厅联合检査组,对县内干部职工教育进行检查。
390
知识出处: 莒南县教育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64年6月23日,县文教局发出《关于评发社办小学、农业中学、工读小学教师生活补助费的通知》。各公社以学区为单位评定,分三等,小学教师月平均4元,农中教师月平均6元。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