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罗源县” 相关
共 260 条 5 / 18
61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畲族的历史、文化、政治地位以及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作用。畲族是中国东南沿海的少数民族,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尽管受到汉族文化的影响,但畲族仍然保留了自己的生活习俗和文化传统。在革命时期,畲族儿女积极参与民族解放事业,为中国...
62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畲族的历史渊源、文化传说和迁徙与人口繁衍的情况。畲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其起源可以追溯到盘瓠王传说,并经历了多次迁徙,逐渐在福建、浙江等地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分布格局。畲族的姓氏、族群特点和迁徙路线反映了该民族在历史进程中的...
63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36年秋天,斗争形势又紧张起来。国民党以刘建绪为绥靖主任,对闽浙、闽赣边区红色游击队进行“清剿”,先后增派80师、9师、保安独立旅等到闽东来,配合地主反动武装分驻在根据地周围,进一步用“五光”、“十杀”、“移民并村”等残酷手段...
64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闽东畲族在南方三年游击战争中的重要作用。在艰苦卓绝的环境下,畲族人民坚定信念,勇挑历史重担,为红军游击队提供了有力的支持和保障。文章中通过多个实例,展现了畲族人民在反“清剿”斗争中的英勇表现和特殊贡献。
65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讲述了在革命时期,畲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红军和游击队的各项活动,为革命事业做出了重大贡献。畲族人民通过组织农村代表、建立秘密党组织、运送粮食、提供情报、保护革命同志等方式支援红军。他们在竹洲山、太姥山、李家山等地的战斗中表现...
66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罗源畲族乡村的革命斗争历程。罗源畲族人民在中共福州市委的领导下,先后成立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和革命武装队伍,积极参与革命斗争。在长期的斗争中,畲族人民为保卫红色政权、打击反动势力做出了巨大牺牲,许多英雄人物涌现...
67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罗源县畲族村发展迅速,得益于党和政府民族政策的正确执行。其中,八井村和福湖村是畲族名村,八井村以武术和医术闻名,福湖村则以文教和人才辈出著称。
68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霍口乡是福州市仅有的两个民族乡之一,在党的领导下,经过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修建交通路网等措施,乡情、乡风、乡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
69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石壁下畲村在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显著成果,经济、文化、基础设施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70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罗源县通过实施“造福工程”,改善了民族地区的社会面貌,提高了畲族民众的生活水平,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71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畲村搬迁特事特办,解决边远山区群众生产生活难题,政府出台优惠政策,财政倾斜,督查验收,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72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众人动手添砖加瓦,罗源县各部门和广大干部群众大力支持“造福工程”,解决边远山区群众生产生活难题,确保工程进度和质量。
73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罗源县实施“造福工程”,解决边远山区群众生产生活难题,坚持自愿搬迁、规划先行、自力更生原则,做到“四个统一”、“四个结合”,整体推进重建家园。
74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罗源县实施“造福工程”,改善了民族山区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条件,提高了家庭收入和生活水平,精神面貌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增强了脱贫致富奔小康的信心和决心。
75
知识出处: 福建畲族百年实录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畲族服饰和医药是畲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价值。罗源县在保护和传承方面做出了积极努力。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