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筱俊亭” 相关
共 7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少明是一位经历过风风雨雨的八旬老人,他在文章中回忆了自己童年时的记忆、成为“右派”的经历以及参加文艺演出的故事。
2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三集)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王少明是一位退休后被聘为七里海镇关工委主任、小学校外辅导员的老人。他义务开办了书法班、戏曲班,自编书法教材,每年与美术教师张学生共同组织书画展;排演了《花为媒》《金沙江畔》《会计姑娘》《夺印》等评剧选段,举办了评剧演唱会,与其他剧...
3
知识出处: 百老话沧桑(第四集) | 类型: 照片
4
知识出处: 天津市宁河县非物质文化遗产图典 | 时代: 当代
李筱舫(1920~2004),15岁学艺,在东北奉天(今沈阳市)经人介绍,请唱彩旦的杨宝云做“开坯子”老师,后又投唱小生的潘桂芳老师学艺三年。1947年,到唐山东三矿西瑞兴戏园和朱宝霞、韩少云合作演出。同年跟朱宝霞赴天津河北大街天桂戏院演出...
5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宁河县评剧团,1959年经县人民委员会批准,原艺新剧社改建为宁河县评剧团,演职员由50多人发展到70人左右。由原按份分成,改为工资制。经常到河北、东北等地区巡回演出。演出主要剧目有:《花木兰》、《茶瓶计》、《画皮》、《半把剪刀》、《南海长城...
6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文化、体育和娱乐业
芦台影剧院建成于1982年底,工程历时3年半,占地面积3625平方米,座位1599个,剧场设施为全国甲级剧场水平,共投资272万元。1983年初,县人民礼堂拆除合并到芦台影剧院,编制增至13人,后增至24人。自50年代起,先后接待了全国各地...
7
知识出处: 宁河县志 | 类型: 政治事件
1950年年,组建“芦台艺新剧社”(即县评剧团前身)。演员45名,有著名评剧演员筱俊亭、王曼玲、李小舫等。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