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2814条
基础文献
17条
析出资源
1528条
图表
95条
人物
50条
事件
566条
地名
3条
专题
227条
作品
323条
实物
5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漳浦县” 相关
共 2814 条 156 / 188
232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 | 类型: 景区
御屏松涛:乌石大厅后面百米处,有巨石数片,岿然屹立,形如古代乌纱帽和御赐屏风。御屏后有一片大松树林,长约400米,宽200米,面积80000平方米,有松树数百棵,西南边沿还有巨大樟树、枫树十多棵,参天蔽日。轻风吹拂,林中即发出号号涛声;大风...
232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 | 类型: 景区
岩坑悬瀑:海云山又称乌石岩山,在正东面莲花峰与大寨峰之间,形成一道深壑,俗称岩山大坑,两峰之水汇入坑中,坑内布满大石头。平时,坑水在石下伏流,到了下边的水磨坑,才露出石外为明流,其落差水力曾带动十几部水磨,哗哗的流永声,吱吱的水磨转动声融汇...
232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 第十四辑 | 类型: 景区
石塔凌空:乌石东南方塔山上,有座石塔,建于明天启四年(1624),高约十米,共七层,塔壁有石碑镌刻“第一峰”,因为塔山是天马山最东边的高峰,下临浯江溪口和白沙港。塔山浑圆,石塔更显得突兀凌空。从六鳌海上北眺,石塔遥遥在望;到白沙港望石塔,即...
232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木麻黄亦称“驳骨松”,木麻黄科,常绿乔木。主干明显,干形通直,高可达20米。喜光,对土壤要求不严。木质坚硬耐久,纹理细致,树皮可提栲胶或染鱼网的原料。木麻黄是强阳性树种,生长迅速,成材期短,能耐干早和潮湿,耐贫瘠,耐盐碱,在其他树木不能生长...
233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马尾松 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40米。喜温暖气候和酸性土壤,深根性,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繁殖容易,寿命长,产量高,为荒山造林先锋树种,也是水土保持林的良好树种之一。木材纹理直,结构较粗,有弹性,多树脂。马尾松木材利用价值高,可供建筑、枕木、...
2331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松科,常绿乔木。高可达36米,适应性强,生长良好,树干通直,材质较松软,耐朽力强,可做建筑、桥梁、枕木等用材,亦为优良的产脂树种,产脂量高,松脂质量好,能加工成特级和优级的松香和松节油,是重要的速生用材树种之一。原产北美东南海岸,我国广东、...
2332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亦称“粗皮细叶桉”,桃金娘科乔木。木材淡红色、质易折断开裂,一般作细工木料及薪炭用材。又为蜜源植物和行道树种。原产地澳大利亚及马来西亚,为我国南部引进树种之一。下蔡林场于1977年开始选择窿缘桉引种试验,边试验边推广,于1982年度已营造窿...
2333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南洋杉科,常绿乔木。是世界上著名的速生树种,有“植物赛跑家”的称号。喜温湿静风的环境,为喜光树种。并具有一定的耐寒能力,在绝对低温-2。地区均能正常生长,开花结果。树种萌芽力强,更新良好。对土壤要求不严,其根系发达,根瘤丰富,落叶量大、各种...
2334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桃金娘科,常绿大乔木。是世界著名的速生树种之一,可作行道树及绿化树。木材坚韧,供枕木、建筑、桥梁、车辆、地板等用,叶发强烈的柠檬香气,可提芳香油,以制香水。原产澳大利亚,漳浦县三十年代开始引种,至今已有50多年历史,群众有丰富的栽培经验。据...
2335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含羞草科,是世界著名的速生高产优质鞣科树种,喜温,生长迅速,造林后6~8年即可采伐利用,木质硬重。1956年从海南岛引进,在大南坂农场培植。八十年代以来,开展大面积速生丰产实验基地,至今已有30多年栽培历史,是一种多用途且具有特殊价值的栲胶...
2336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豆科,常绿乔木。原产澳大利亚,树干通直,叶形宽大,根系发达,适应性强,出材率高。是一种经济价值较高的造林树种,造林季节为4~5月,具有速生、耐瘠、耐旱的特点。为治理水土流失、造林绿化、改善生态环境的树种之一。1979年,我县从澳大利亚引进,...
2337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绢毛相思又名毛荆相思、丝毛相思。原产澳大利亚,1986年漳浦水土保持站从广东小梁水保站引进培育推广,经科研人员实验结果:在立地、气候、管理三方面与其它树种同等条件下,绢毛相思的生长速度、适应性、抗逆性都占领先的地位,具有速生、快长、易繁殖的...
2338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物产
番薯,以自“番邦”传入得名。在有番薯以前,漳浦有山薯,又名尾薯,即葛根,可入药,淀粉可食,茎的纤维可织布。又有甜薯、柱薯、竹根薯等类似山薯的野生薯类,产量甚低。番薯则产量很高,根块可全块食用,江浙一带叫山芋,四川叫红苕,山东叫地瓜(漳浦人叫...
2339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专题知识
含羞草科。适生于夏雨型、干湿季节明显的热带和亚热带气候,自立春至立夏的三个月春雨季节造林最好。心材坚韧致密,有弹性,不易折,花纹美观,褐色,有光泽,干燥后少开裂。原产我国台湾省和福建省,菲律宾亦有分布,适应性强,是荒山荒地造林的先锋树种,适...
2340
知识出处: 漳浦文史资料第十六辑 | 类型: 物产
苎麻俗称“袋仔”,从前漳浦县农村多利用闲杂地栽培,解放后,只剩下内地山区房前屋后零星保留,为数甚少。苎麻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植物,其繁殖方法用分株或地下茎分蘖种植。苎麻一年可收获3~4次,加工成细纤维,这种纤维在麻类作物中,品质居第一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