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市图书馆
泉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泉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42条
析出资源
39条
图表
1条
事件
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鯉城区志
安溪县志
安溪县志 下册
安溪县志(1991-...
检索条件
与 “湖头镇” 相关
共 42 条
2
/
3
16
第一节 电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的网络与设备以及电报业务发展情况。在设备方面,安溪县自开办电报业务开始,设备相对简单,采用人工机和音响机传递电报。随着时间的推移,县内设备逐渐增加,包括电传打字机、载波电报机、电传传真机等。在业务方面,1951年起,安溪邮局...
17
第二节 电话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的长途电话、市内电话和农村电话的网络、设备和业务发展情况。在长途电话方面,从民国时期到解放初期,安溪县的线路和设备都非常简陋,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线路数量逐渐增加,交换机容量也有所扩充。在业务方面,长途电话业务逐年增长,到19...
18
第一节 私营个体商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商业发展的历史演变。在清代以前,商贾为私营经营,主要经营饮食器具。乾隆五年开始有茶商出洋经销茶叶。民国时期出现批发业和消费合作组织。1950年后,私营商业发展,但受国内外情况影响市场趋于萧条。1953年开始实行对私营工商业的...
19
第三节 国营商业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国营商业的发展历程。1951年起,国营商业在安溪设立营业处,之后成为南安百货支公司的推销组,负责农村批发和城关零售业务。1953年由供销社负责全县的购销业务。1956年相继建立多个国营公司,掌握全县批发业务和城关、湖头、官桥...
20
第一节 圩集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的圩场和集市贸易的情况。圩场的起源时间不详,民国时期主要圩市有33处,圩期为五日一圩或五日二圩。文化大革命期间废除圩期,规定农历逢四、九为统一圩期,后改为农历逢九。1979年改革开放后恢复五天一圩期,规定新历逢一、六为统一圩...
21
第一节 纺针百文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清代以前和解放后的纺织、针织和百货商品的发展情况。在清代以前,农民主要以种植棉花、自纺织布料作为衣料。解放后,县内成立了百货公司和纺织公司,供应的商品种类和数量逐年增加。1953年经营品种为684种,而到了1983年已扩大...
22
第三节 组织机构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民国时期,安溪县建立了多个合作社和保合作社,但最终全部解体。解放后,安溪县供销合作社联合社成立,作为政企合一的机构,并成立了多个专业公司,包括农业生产资料、土产、茶叶等。同时建立了多个基层供销合作社和农村代购代销店,以解决农村商业...
23
第三节 农业生产资料供应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农业生产资料供应是供销社的一项主要业务,包括肥料、农药、农药器械、中小农具等。1952年开始供应,销售金额逐年增加。肥料供应品种有尿素、碳铵、过磷酸钙等,农药供应品种有乐果、氧化乐果、敌敌畏等。此外还组织干部、职工下乡为农民巡回维...
24
第六节 农副产品加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供销社在50年代初期开始经营农副产品加工业务,包括肥皂厂、蜡烛厂、糖品加工厂等。70年代开始兴办“5406”菌肥厂,并附设玻璃厂生产菌种瓶。80年代初、中期,供销社办冰棒厂、碾米厂等。后来,基层供销社对原有的食品、糖品糕点加工厂进...
25
第四节 经营责任制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供销社在1979年开始加强劳动监督,恢复劳动定额管理,建立岗位责任制。1982年开始试行经营承包责任制,并在一些供销社进行试点。1984年全面推行不同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如定利润基数、超利税后分成、联销计酬等。1989年继续完善经营...
26
第一节 集市贸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历史上一直是缺粮县,主要依靠进口米和邻近县的输入。粮食贸易主要有三种形式:粮商开店经营、圩日交易和就地调剂余缺。1953年后,粮食实行统购统销,取消自由贸易。1979年开始经营议价粮油,1984年集体和个体的粮油商店成为多渠...
27
第二节 经营网点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国营粮食网点在1951年开始参与收购和出售粮食,以保护农民利益。1953年冬开始实行统购统销后,建立了多个粮管站和分仓,以及油脂购销站。私营粮商在1950-1952年期间逐渐减少,最终被国家粮食部门取代。
28
第一节 仓库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安溪县在民国以前设有多种类型的仓库,包括社仓、义仓、预备仓和常平仓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仓库数量和容量逐渐增加。1949年后,县人民政府接管了国民政府的粮仓,并在各地新建了石木钢筋水泥结构的粮仓,改善了设施和设备。从1951年开始,...
29
第三节 调运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在民国时期,县内粮食调运主要依靠人力肩挑。50年代后,随着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实施,集运粮量逐渐增大。1958年后,开始修建公路并组织劳力突击运粮。1964年实行征购粮食义运里程补贴。1979年后,开展议价经营,运粮任务加重,充分发...
30
第一节 粮食加工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安溪县志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1949年以前,粮食加工主要依靠土砻、石碓和人工操作。1950年后,私人集资创办碾米厂,后公私合营,归属粮食部门。1971年,感德新建土木瓦结构厂房,日碾大米24吨。设备逐步更新,厂房均为钢筋混凝土结构,配套较先进设备。1984~...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