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杨时” 相关
共 410 条 21 / 28
301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福建文化研究会的学者们对朱子学的研究成果,包括理学的渊源、内涵和派别以及朱熹思想的源流等方面。这些学者们通过对福建理学的系统概括和深入研究,将闽学概念发展为“闽学”,并对朱熹的哲学思想进行了评价和剖析。
302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正文
本文介绍了郭毓麟将宋代福建理学分为12派,包括一元派、致知派、主心派、义理派、心气合一派、心性派、穷理致知派等。
303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学的“理一分殊”理念在21世纪“一带一路”新时代中具有新的启示意义。在与不同国家和文化的互动中,需要求同存异,在“分殊”中寻求“理一”。朱子的学说建立在“理”“气”不离不杂的哲学基础之上,对“一带一路”新时代具有重要的启示。同...
304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曾恬在崇宁、大观年间问学于谢良佐和杨时门下,约在1107年后在湖北记录《逍遥先生语录》。
305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朱子编撰《上蔡语录》揭示其早年思想的多样性和独立性,强调胡宪在其中的重要作用。谢良佐的思想对朱子早年的忠体恕用说、性体心用说有启发,提供了与新一代湖湘学者交流的思想基础。
306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儒家道统的渊源,解析了“吾道”一词的历史背景和原意。从孔子到韩愈,儒家传播心法的脉络被梳理,明确了儒家道统的概念。
307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儒家道统由尧舜禹创立,历代儒家传承并不断丰富。宋代理学、道学以“理”为最高范畴,以“明道”为目标,传承儒家心法。儒家学者围绕道统展开阐发和传播,坚守儒家立场。
308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理学研究对朱子学有深入研究,包括朱子学史、渊源、朱子后学和遗迹调查等方面,其中《福建文化》杂志刊载了大量相关文章。
309
知识出处: 全球化时代与朱子学研究 | 类型: 正文
本文记述了《福建理学系统》和《福建理学之渊源》等研究探讨了福建理学的渊源问题,重点考述了古灵、福建学派的学侣和门人,并将闽学渊源追溯到宋初。
310
绪论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闽学是南宋时期以朱熹为核心的学派,主要在福建地区活动。本文介绍了闽学的概念、发展与衍化,以及它对中国和邻近国家的影响。
311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探讨了闽学与宋代理学之间的关系以及闽学的学术思想发展。文章认为,闽学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术思想,其发展受到了宋代理学的影响,尤其是朱熹思想的影响。文章还探讨了闽学的传承和创新,认为闽学的传统是经过几代人的传承和发展而形成的,这种传...
312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探讨了闽学的历史传承过程和杨时在闽学形成中的重要地位。文章认为,闽学是一种具有地方特色的学术思想,传承了洛学的思想范畴,并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思想内核。文章重点分析了杨时对闽学的贡献,包括在本体论问题上提出新的判释、在认识的方式方法问题...
313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文主要介绍了朱熹关于理与气的观点以及他与程颐、陆九渊之间的思想辩论。朱熹认为,理与气是紧密相连的,不能分开。他既强调了理在气中的存在,又主张理先于气存在。这一观点既体现了理与气的相即不离,又体现了逻辑上的先后关系。朱熹的理先气后思想主要是...
314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节主要介绍了闽学在台湾的传播与发展。文章首先阐述了闽学的起源与传承,以及其在宋代的发展和影响。接着,文章着重探讨了闽学在清代学术风向转变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闽学传统在台湾的建立。
315
知识出处: 朱子学说与闽学发展 | 类型: 正文
本文讨论了福建历史上文化发展滞后于中原地区的情况,并介绍了闽学在宋代兴起的背景和发展。闽学是以儒学为基础,在福建地区形成的独特思想体系。文章还分析了闽学在福建地区的传播路径,最终传入台湾,并对台湾文化产生了重要影响。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