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图书馆
抚州市图书馆
机构用户
抚州市图书馆(机构用户)
登录
注销
首页
知识图谱
颗粒列表
全部
基础数据
精细化标引
析出资源
图表颗粒
知识抽取
人物
New
机构
事件
地理名称
专题
作品
实物
知识片段
资源阅读
近现代图书
古籍善本
其他
资源统计
加工标准
相关文档
题名
责任者
关键词
全文
检索
颗粒类型
全部
2287条
基础文献
3条
析出资源
1676条
图表
388条
人物
3条
事件
160条
地名
5条
专题
52条
知识出处
全部
抚州市志:全5册
抚州金融志
王荊文公詩箋註
抚州地区教育志
乐安县志
临川文化史
上顿渡镇志
湖南乡志
抚州地区粮食志
唱凯镇志
抚州特色农产品
走遍抚州
抚州检察志
大岗镇志
临川市企事业单位组织...
临川区志(1987-...
崇仁县志
临川古今名人略傳
检索条件
与 “抚州” 相关
共 2287 条
11
/
153
151
第五章 自然灾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
市自然灾害主要有水灾、旱灾、风灾、雹灾、冻灾、虫灾和地质灾害等。水灾、旱灾偏多,较大水灾每4年发生1次;较大旱灾每10年左右发生1次,较小的旱涝灾害几乎年年发生。新中国成立后,水灾次数未见减少。由于加强水利建设,水灾不断,灾情却减轻;
152
第一节 水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
多水灾,自唐上元元年(公元674)水灾到1949年,1275年间共发生大水灾122次,平均10.5年1次。新中国成立后,水灾次数未见减少,但水灾危害则减轻许多。1952年、1953年、1962年、1976年、1982年、1989年、19...
153
第二节 旱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旧时域内“夏秋大旱”“不雨”“禾苗尽枯”等记载不绝,从唐元和三年(公元808)至1949年1141年间,较大旱灾平均10年发生1次,大旱灾每13年左右发生1次。新中国成立后,由于加强水利建设,旱灾不断,灾情减轻,大旱年份为1963年、197...
154
第三节 虫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对
抚州
区域农业生产危害最大虫灾有螟虫、稻飞虱、浮尘子、蝗虫和松毛虫。历史上虫灾记载较少。1980年—2011年,市植保植检站年报资料统计,域内平均每年病虫发生面积450万亩至1100万亩,每年损失稻谷2500万~6000万千克。
155
第四节 风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风灾主要表现为在强对流天气时出现雷雨大风,个别年份亦有龙卷风危害。2008年,黎川7月7日21时11分大风,各乡镇受影响,受灾人口8万人,农作物、房屋等受损,直接经济损失1300万元。
156
第五节 雹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雹灾一般发生在春夏季,伴随强对流大风天气而成。2010年5月18日下午,资溪乌石镇草坪村和株溪林场下冰雹,最大冰雹直径30毫米左右,7200亩烟叶受灾,绝收1000亩,油菜受灾6560亩,绝收950亩,倒塌损坏房屋16间。
157
第六节 冻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冻灾表现为春寒、小满寒、寒露风、冻雨、雪。2010年,广昌3月9日—11日连续3天低温雨(雪)冰冻,极端最低气温零下2.1℃,造成柑桔等果树受冻。宜黄12月15日—16日大雪,对电力、交通、越冬作物和果树等带来不利影响。
158
第七节 雷灾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域内雷灾自古就有,灾害情况记载较少,1993年以前未见专门记载。1994年5月1日,黎川县遭受雷雨大风袭击,雷击死1人。1995年3月中旬,东乡出现两次降温降水天气,同时伴有雷雨大风,雷击死2人。1998年2月16日临川出现强雷暴,
抚州
地区...
159
第八节 地质灾害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
区域是江西省地质灾害多发区之一,灾害发生频繁,种类较多,以滑坡、崩塌、地陷、水土流失、地震5类灾害为主。2002年6月13日,乐安县湖坪乡贺立村枣树下组发生山体滑坡,规模300立方米,造成1人死亡、1人受伤。6月16日,黎川县樟溪乡东港...
160
第一章 人口源流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抚州
人口源远流长,从临川区乐家寨、虎形岭、磨盘山、桃子山寨、金钟,南城县武岗山,广昌县甘竹镇,黎川县栗塘乡,崇仁县巴山镇等地陆续发掘出的氏族村落遗址表明,最迟在距今约5000年的新石器时代晚期,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先秦时代,赣东的土著居...
161
第一节 南北朝以前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先秦时期,
抚州
属百越之地。越国疆域拥有今山东东南部、江苏北部运河以东、江苏南部、安徽南部、江西东部和浙江北部。据《汉书·地理志下》臣瓒注:“自交趾至会稽七八千里,百越杂处,各有种姓。”明确指出江南大部分地区在春秋战国之际属于古代越族聚居之地...
162
第二节 隋唐五代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隋代始定“
抚州
”之名。隋朝末年由于隋炀帝的残暴和隋末的大规模战争,社会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民生活痛苦至极,史称“率土百姓,零落殆尽,州里萧条,十不存一”“黄河之北则千里无烟,江淮之间则鞠为茂草”。而
抚州
境域则不断吸纳北方士人定居,包括今福建...
163
第三节 宋元时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经过唐末五代近百年的开发,到宋代,“盱江南北,地方千里,田如绮绣,树如烟云,原隰高下,稍涉腴美,则鲜有旷土”。不独平原地区,丘陵山区也是“山耕而水莳。”域内社会、经济、文化得到空前发展。宋元丰三年(1080)
抚州
、建昌军有主户183497户...
164
第四节 明清时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明清时期,域内土地得到进一步开发利用,人口有较大幅度增长,明洪武年间
抚州
、建昌两府有人口171万余人,至清咸丰年间增至300余万人。这一时期,域内新建自然村10310个,占现有自然村总数的67.05%。其中,外省迁入建村的998个,江西省其...
165
第五节 民国时期
析出资源
阅读原文
知识出处:
抚州市志:全5册
|
类型:
正文
民国年间战乱与疾疫频仍,民国20年(1931)域内尚有人口近180万人,抗日战争以前,仍有外省部分人迁入从事商业和手工业生产,建立12个自然村,其中以河南、浙江省籍居多;江西省其他地区人口迁入建村的6个。抗日战争初期,日本侵略军占领沿海及江...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