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索条件

与 “张栻” 相关
共 108 条 7 / 8
91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赵汝愚(1140—1196),字子直,饶州余干(今江西省余干县)人。宋宗室汉王元佐七世孙。乾道进士,历官福州知州兼福建安抚使、四川制置使、吏部侍郎、吏部尚书等,官至右丞相。居官政绩卓著,与朱子、张栻、吕祖谦等为师友。 淳熙九年(1182)七...
92
知识出处: 朱子文化大典 上册 | 时代: 不详
彭龟年(1142—1206),字子寿,号止堂,临江军清江(今江西省樟树市)人。性颖异,青年时,研读二程的著作,废寝忘食。曾从朱子、张栻问学质疑。 乾道五年(1169)举进士,历官宜春尉、安福丞、太学博士、国子监丞、吏部侍郎兼侍读等。议论忠鲠...
93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时代: 不详
潘友端 潘友端,字端叔,婺州金华人,潘畤之子,潘友恭之兄。淳熙甲辰(1184)进士,历官太学博士。曾先后师从张栻、吕祖谦,淳熙十三年(1186)又与弟友恭一起从朱熹学(参“潘友恭”条)。《文集》卷三五《与刘子澄》书十一对其有如下评价:“潘德...
94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时代: 不详
张巽 张巽,字子文,一字深道,泉州惠安人。其父寓,知临江军,与张栻是同学。“淳熙中,遣公从南轩于长沙。及归,南轩赠以二诗,示为学根本。杜门玩养,无有知者。时朱子之学盛行于泉,谓之清源别派,而刘叔光尤称高弟,公间从之游,因得所闻于朱子者,心疑...
95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不详
张魏公:张浚,宋著名抗金将领,张栻之父。四川绵竹人,死后墓葬于衡岳。
96
知识出处: 朱熹诗词选注 | 时代: 南宋
吕季克:名胜己,原籍福建建阳,其父吕祉,是南宋初年的一位有民族气节的大臣,力主抗金,绍兴七年曾任兵部尚书,后叛将酃琼挟持他投奔金朝的傀儡刘豫,不屈被害。季克承父志,初从张栻、朱熹学,深受器重。初官九江,后知杭州,官至朝请大夫知沅州。辞官后归...
97
知识出处: 朱子学年鉴(2018) | 时代: 北宋
张浚,男,(1097~1164),张栻的父亲。
98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曹建(1162—1191年),字立之,学者称无妄先生,饶州余干县(今属江西)人,先后从学于程迥、陆九渊、张栻等,最后入朱子门下,卒后朱子为其作墓表。
99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陈孔硕,字肤仲,学者称北山先生,陈孔夙之弟,福州信官县(今属福建)人,淳熙二年进士,历知州县,官至中大夫秘阁修撰。工篆隶,辞章翰墨号为当世第一。尝从学于张栻、吕祖谦,后与其兄同入朱子门下。
100
知识出处: 朱子的学术交流方法论自觉 | 时代: 南宋
张杓,字定叟,张栻之弟,绵竹(今属四川)人,以父荫通判严州,历知州府,俱以能称。进端明殿学士知建康府,乞祠,卒。“杓天分高爽,吏材敏给,遇事不凝滞,多随宜变通,所至以治办称,南渡以来,论京尹者,以杓为首。”与朱子为平辈讲友。
101
知识出处: 朱子学与朱子后学 | 时代: 南宋
张浚,男,1097年生,1164年卒,张栻的父亲。
102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类型: 教育
在江西丰城荣塘剑池庙左,亦作“荣光书院”。宋绍兴元年(1131),邑人陈自俯创建(明徐即登《重建龙光书院记》,同治《丰城县志》),“四方来学者三百余人”(光绪《江西通志》卷八一,《建置略·书院》),有六经楼、仰止堂、讲堂、戒规堂等建筑。乾道...
103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类型: 教育
在江西丰城县东蓝家巷(光绪《江西通志》卷八十一,《建置略·书院》)。宋乾道三年(1167),朱熹从崇安往潭州访张栻,顺道曾讲学于此。淳熙间,邑人盛温如在此建书院(同上书)。万历《新修南昌府志》卷三十,有朱子《盛家洲》诗二首,其一云: 湖上阑...
104
知识出处: 朱熹书院与门人考 | 类型: 教育
在湖南衡山烟霞峰下。唐代邺侯李泌隐居于此读书、藏书,其子蘩于南岳庙之左侧建“南岳书院”。宋宝庆中改称“邺侯书院”。明人重修改称“集贤书院”,合祀唐宋诸贤于其中。清乾隆间复称“邺侯书院”(《南岳志》卷十七,《书院》。光绪《湖南通志》卷六九,《...
105
知识出处: 朱子学通论 | 类型: 教育
南轩书院 在湖南衡山南岳山后,宋张栻建。张栻因父浚“奉诏居永州,栻往来省侍,受业于五峰胡宏之门,置书院于岳麓山后”。孝宗乾道三年(1167年)八月,“张栻与朱子同游,讲学于此。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