颗粒类型

全部
7条

知识出处

检索条件

与 “常怀义” 相关
共 7 条 1 / 1
1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 类型: 正文
太子河区曙光乡在深化农村改革中,继续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增加农业投入,强化基础,发展多种经营,推动全乡经济的发展。1989年,全乡农村社会总收入历史上第一次突破亿元大关,达到1.17亿元,比上年增长30%,人均收入再次超过千元,达到1,230...
2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 类型: 正文
1990年辽阳市太子河区在深化农村改革中,贯彻“以菜为主,多种经营,服务城市,富裕农民”的方针,充分发挥集体经营的优越性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促进了全区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又上新台阶。
3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 类型: 正文
曙光乡大打白村铜材厂,是辽阳市唯一的一个生产铜材的厂家,靠质量,求信誉,羸得用户,企业越办越好,经济效益明显提高。
4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 类型: 正文
责任田按务农劳力、能力限量承包,既使务工经商的农民专心致志地经营自己的专业,又使务农的农民适度扩大了土地经营规模,有了用武之地,取得显著效果。
5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 类型: 正文
1991年辽阳市太子河区委、区政府回顾一年工农业生产形势:通过深化农村改革,增加农业投入,夺得了农业丰收,过深化企业经营机制改革,区、乡、村三级企业完成产值2亿元,全区上下决心在新的一年,夺取首季开门红。
6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 类型: 正文
1991年辽阳市太子河区太子河乡,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加强“菜篮子工程”建设,大力发展二三产业,把全乡经济和农民收入再次推上新水平。
7
知识出处: 辽阳日报 | 类型: 正文
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太子河区曙光乡在深化农村改革中,坚持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充分发挥集体经济的优越性和家庭经营的积极性,强化农业基础,发展乡村企业,拓宽收入渠道,全乡出现集体经济壮大,粮食产量提高,农民收入增加的喜人形势。粮食总产量达到...

颗粒分类统计

关键词云